时间:天幕暂停播放【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榜单的间歇期。
现代。
周小帅在网上看到了各种关于墨子和荀子的讨论。
他发现网友们对墨家那种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思想,以及他们严密的组织性和高超的科技水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人开始研究墨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而荀子的性恶论和对礼法的重视,也引发了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以及教育和制度重要性的讨论。
“看来思想文化类的盘点,反响也不错啊。”
小帅心想,这流量算是稳住了。
他习惯性地刷着手机,看到一个关于“古代权力斗争”的纪录片解说视频,里面提到了各种权谋术和“厚黑学”。
这让他联想到古代那些玩转权术、影响君王、甚至操纵朝政的人。
“法家……韩非子……”小帅脑中忽然闪过这些名字。
就在小帅思考这些的时候,天幕再次启动了。
【华夏上下五千年】
【系列盘点】
【首期主题: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
【即将揭晓:第八名】
古代世界,文人学士们依然沉浸在对墨子和荀子的讨论中。
当看到天幕继续,他们再次聚精会神。
唐朝。
那些对法家思想有研究的官员们,表情严肃。
他们知道法家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但对其严酷和负面影响也有清醒认识。
宋朝。
一部分文官对法家嗤之以鼻,认为那是“霸道”而非“王道”。
但也有一些务实派官员,认为在某些时刻,法家手段是必要的。
明朝。
统治者对法家的态度更为复杂,既利用其集权和御下的思想,又警惕其可能带来的严酷统治和官僚僵化。
天幕画面切换,出现了一间朴素的学堂,弟子们围绕着一位瘦弱的学者,认真听讲。
画面中穿插着一些关于国家混乱、君主无道的景象。
【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
【第八名】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
画面跳转到秦国,一个略显阴沉的人物,正在向秦始皇进献书简。
文字解释:
【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
师从荀子,与李斯是同学。
认为人性本恶,强调法、术、势结合,君主集权。
其思想深刻影响了秦朝乃至后世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
著作《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作。】
画面详细展示了韩非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严格的法律、君主的权术、以及君主地位的威势。
同时,也通过画面呈现了韩非子在秦国不被重用,最终被李斯等人陷害,客死他乡的悲剧。
古代世界,对韩非子的反应更为激烈和分化。
秦朝。
秦始皇看着天幕中韩非子的画面和对其思想的介绍,眼神锐利。
“法、术、势……此乃朕统治天下之根本!”他内心对韩非子的思想高度认可,但也看到其最终的悲惨结局。
“朕不能如韩非一般,不能被身边人所制!”他对李斯的警惕更深了一层(即使李斯此刻还在他身边)。
李斯(如果能看到),看着天幕中关于自己和韩非子的画面,以及韩非子最终的结局,脸色异常复杂。
他心中或许有愧疚,但更多的是对权力的执着和对韩非子威胁的清除的“合理化”。
他能感受到天幕对韩非子思想的肯定,但同时也指出了其结局,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也产生了一丝不安。
战国时期。
韩非子本人(如果能看到),看着自己思想被天幕肯定,又看到自己的结局,或许会发出苦笑或悲鸣。
他的抱负,他的才华,最终都没能救得了他自己。
法家学派的追随者,看到天幕对韩非子“集大成者”的评价,感到无比振奋。
其他学派,尤其是儒家,则对韩非子的思想进行猛烈批判。
“法家苛刻,视民如草芥,此等思想岂能称‘巨匠’?!”
后世朝代。
许多帝王和统治者都对韩非子的思想心有戚戚焉,他们或多或少都借鉴了法家的统治手段。
天幕的展示让他们更系统地理解了法家的精髓,但也让他们看到了其可能导致的严酷和对统治者自身的反噬(如同韩非子自己的结局)。
他们既想学习法家的“术”,又不想背负“严酷”的骂名。
文人学士则围绕法家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有人认为法家是乱世的良药,有人则认为它是毒药。
韩非子的个人遭遇也成了文人笔下探讨“伴君如伴虎”和“功高震主”的素材。
现代评论区:
【韩非子!古代版马基雅维利!】
【这思想太超前了!君主论啊这是!】
【法家爱好者集合!这才是古代统治学!】
【可惜了,生在那个年代,遇到那个同学……】
【这套理论,放现代公司管理也适用啊!】
【论《职场厚黑学》的古代起源!】
【韩非子: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所有君主都是……】
古代人看着“马基雅维利”、“统治学”、“职场厚黑学”等词,再次感到云里雾里。
但他们能感受到现代人对韩非子思想在统治和权谋方面的极高认可,以及对其个人遭遇的惋惜。
李斯听到自己被称为韩非子的“同学”,表情可能会有些微妙。
天幕画面继续,出现了一片祥和的乡村景象,鸡犬相闻,田园牧歌。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骑着一头青牛,悠然自得。
【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
【第七名】
【老子】(约公元前500余年,春秋末期)
画面转到了函谷关,守关的官员恭敬地向老者求取著作。
接着,画面流转,展现了山川自然、阴阳变化、以及人们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景象。
文字解释:
【道家学派创始人,华夏哲学史的开山鼻祖之一。
其著作《道德经》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
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清静无为,以柔克刚。
其思想对华夏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画面详细展示了《道德经》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大音希声”、“上善若水”等,用写意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进行阐释。
老子出函谷关、著书的场景也得到了描绘。
古代世界,道家信徒和文人墨客对此反应最为热烈。
春秋时期。
老子本人(如果能看到),或许会微笑着看着天幕,觉得这世间万物的显现,不过是“道”的一种体现。
道家学派的后人,感到无比荣耀。
他们将天幕的展示视为老祖显灵,对道家的地位得到天幕认可而欢欣鼓舞。
“道祖!是道祖啊!”
帝王们对“无为而治”的态度不一。
有的认为这是一种高深的治国境界,有的则觉得这太过消极,不适合乱世或需要积极作为的时期。
但许多帝王私下里都对《道德经》感兴趣,将其视为修身养性的指引。
文人学士们,无论是儒家还是其他学派,都对老子的哲学思想怀有敬意。
他们讨论着“道”的玄妙,试图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
许多隐士和向往自由的人,则对老子的思想心生向往。
现代评论区:
【老子YYDS!华夏哲学扛把子!】
【《道德经》,一本顶一万本!】
【这才是真正的道系青年鼻祖啊!】
【“无为而治”?躺平大师?(古代人:躺平?大师?又来了)】
【上善若水!这格局太大了!】
【感觉看天幕播老子,心都静下来了……】
【老子的思想,放在现代依然不过时!】
古代人:
“哲学扛把子”?
“道系青年鼻祖”?
“躺平大师”?
这些词依然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但他们能感受到现代人对老子及其思想的极致推崇,以及对其意境的向往。
天幕画面继续,出现了一片竹林,一个洒脱的身影,手持酒杯,或是在山间漫步,或是在与蝴蝶嬉戏,神情逍遥自在。
【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
【第六名】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中期)
画面展示了庄子生活的片段:
拒绝做官,宁愿在烂泥里打滚;
与惠施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梦中化为蝴蝶,不知自己是庄周还是蝶;
妻子死后鼓盆而歌。
画面风格自由飘逸,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文字解释:
【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其思想超越世俗功名,追求精神自由与逍遥,认为万物齐一,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著作《庄子》充满寓言故事和浪漫色彩,对华夏文学艺术和哲学影响深远。】
古代世界,对庄子的反应,尤其集中在文人墨客和追求自由的群体中。
战国时期。
惠施(如果能看到)或许会露出复杂的笑容,既感叹庄子的才华,又回想起当年的辩论。
后世朝代。
许多文人学士,特别是那些在官场失意或厌倦世俗的人,对庄子的思想心生向往。
他们讨论着“逍遥游”、“齐物论”,试图从庄子的哲学中找到精神寄托。
帝王们对庄子的思想大多不太感冒,觉得太过出世,不利于统治。
但也不乏有帝王对庄子的文学才华和其哲学中“顺应自然”的部分感兴趣。
儒家学者则对庄子“齐物论”否定等级、反对礼法的思想提出批评。
现代评论区:
【庄子!古代嬉皮士鼻祖!】
【逍遥游!这才是真正的精神自由!】
【哲学家的文笔天花板!】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杠精鼻祖!】
【庄周梦蝶,到底是我还是蝶?细思极恐!】
【庄子: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上班!】
【躺平?不,庄子是首接飞升!】
古代人:
“嬉皮士”?
“杠精”?
“飞升”?
这些词又让他们困惑。
但他们能感受到现代人对庄子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的极致赞美和向往。
天幕的光芒再次略微减弱,文字浮现。
【本次盘点暂告一段落。】
【【华夏十大思想文化巨匠】榜单剩余席位,包括奠定华夏思想根基的至圣先师,以及对后世影响更为首接和深远的伟大思想家,将在下期揭晓。】
【敬请期待!】
古代世界,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法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己经出现,那剩下的,毫无疑问,将是儒家的核心人物,特别是孔子!
同时,天幕暗示还有其他对后世影响更首接的人物,这又引发了新的猜测。
难道会是董仲舒?
朱熹?
王阳明?
(尽管有些超出明末时间线,但古代人可以有此猜测)。
文人学士们屏住了呼吸,他们最关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帝王们也对接下来的盘点充满期待,特别是对孔子的评价,以及那些影响后世统治的思想家。
而周小帅,看着天幕上新的提示,心里也同样期待起来。
孔子啊……那可是真正的圣人!
他会如何被天幕盘点?
又会引发怎样的反应?
特别是天幕承诺将详细展示“至圣先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内容将会非常重要和精彩。
他知道,思想的碰撞,往往比武力的较量,更加深刻,也更加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