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开之后,在蒙古草原各部族之间,引起了一场剧烈地轰动。很多蒙古牧民,不远千里赶来交易,这是唯一一个不用银两,就能换取物资的双边榷场。
*
芦阳镇,每天都是热闹非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队来此交易。
芦阳镇靠近黄河,兰州城里打趸船运送来了大量的货物,同时也运送来大量的砖石建筑材料。
*
为了保护黄河的航道安全,徐亮带着水陆两营五千兵马攻打靖远堡。明军不到两千人马,都是一些戍守的卫所兵,根本得不到任何的援军,连三边总督洪承畴的三十万大军,都挡不住唐贼。一个小小的靖远堡,就更不可能挡得住了,卫所兵本来过得就艰辛无比,食不果腹,吃了上顿愁下顿。而且待遇奇差,几乎得不到朝廷的粮饷物资,经常被官老爷各种克扣拿。心里面是敢怒不敢言,犯不着为官老爷们去拼命。结果一天的时间都没有撑住,弃堡逃窜了。
*
徐亮留下魏珩镇守靖远堡,留下了五千人马,对靖远堡进行一番修缮,加强防御能力。主要管理这一段黄河航道,维护航行秩序安全。同时也对兰州方向的船队,商队,保驾护航,以免遭受匪寇劫掠。
*
芦阳镇扩建工程进展十分的神速,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榷场到处都是商人,根本不差钱,慷慨解囊,大量的资助修建工程。大部分商人也明白,只要这个榷场持续经营下去,得到的回报,将是惊天的财富。商人甚至还出资建造码头,铺设道路首通榷场。
*
兰州船队往来穿梭,运来一批批各式各样的材货,运走一群群牛羊马匹。热闹的交易,聚集了大量的蒙汉商人和牧民,带来的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芦阳镇这个毫不起眼的边境小镇,快速变得繁华兴盛起来。芦阳镇如同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开始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
芦阳镇吸引了无数的牧民和商户,蜂拥而来进行交易。迅速提高了边境小镇的政治意义,逐渐展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军事价值。
赵翊组织了数万的民壮和工匠,利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扩建了一座城堡。规模远远超过芦阳镇的范围,可以同时容纳十多万人的城池。
*
芦阳镇的名字,己经不适合再使用了,更改为宁阳县城。赵翊亲自带领五千铁骑,镇守宁阳城,当然,阿拉善部也派出了代表,乌图赫尔是最骁勇的蒙古“巴特尔”,带着三千蒙古勇士,进驻宁阳城。
*
汉蒙两族都是分开驻扎,赵翊的驭风铁骑负责东城和南城,以及守卫码头和宁阳渡口。乌图赫尔的蒙古铁骑,负责北城和西城。赵翊作为镇守使,行辕在新建的宁阳官署——宁阳军政厅。乌图赫尔作为蒙古特使,有专门的府院。乌图赫尔和日月山庄的萧掌柜,都任职为榷场提举司,双方共同管理榷场的所有交易的相关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