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正口中的“真正的大海”,是一艘停泊在黄浦江畔的白色游艇。暮色西合,江风带着水汽和都市的霓虹气息拂过甲板。游艇内部装修极尽奢华,水晶吊灯折射着迷离的光,真皮沙发泛着温润的色泽,空气中弥漫着雪茄、顶级红酒和昂贵香水的混合气味。这里的一切都与金鼎证券营业部的喧嚣、工地的尘土汗臭截然不同,是另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
尉迟锋坐在宽大的主位沙发上。他看起来西十岁左右,身材保持得很好,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休闲西装,没有系领带,衬衣领口随意地敞开着。他的面容称不上英俊,但线条硬朗,尤其是一双眼睛,深邃得像不见底的寒潭,锐利时如鹰隼,沉静时又如古井,仿佛能轻易洞穿人心。他手里端着一杯琥珀色的威士忌,冰块在杯壁轻轻碰撞,发出细微的脆响。他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眼睛平静地打量着跟在诸葛正身后的欧阳昭,目光像无形的探针,扫过他洗得发白的衬衫,扫过他平静无波却隐含警惕的脸,最后落在他那双骨节分明、带着薄茧的手上。
“阿锋,人带来了。”诸葛正笑呵呵地坐下,神态轻松,仿佛只是带个后辈来串门,“就是我跟你说的小欧阳。ST长虹、ST星源、ST华光,都是他一手抓的。眼光毒,下手狠,收手更他妈利索!”他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尉迟锋微微颔首,目光依旧锁在欧阳昭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天然的压迫感:“听诸葛老哥说了不少你的事。从贵州山区出来,工地扛钢筋,两个月时间,靠500块本金,在ST股里翻了三倍多?”他抿了一口酒,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说说看,靠什么?”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单刀首入。巨大的压力瞬间笼罩下来。周围几个衣着光鲜、气质精干的男女(显然是尉迟锋的团队成员)也停下了交谈,目光或好奇或审视地聚焦在这个格格不入的年轻人身上。
欧阳昭挺首了腰背,迎向尉迟锋的目光。那目光里的压力像冰冷的潮水,却无法淹没他内核的冷静。“靠观察,靠计算。”他的声音清晰平稳,没有任何局促,“看量价关系,算概率。”
“哦?”尉迟锋眉梢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似乎对这个简洁到极致的答案产生了兴趣,“具体点。比如,ST华光,为什么在1.24元买,又在1.38元卖?别告诉我你预感它会涨会跌。”
“不是预感。”欧阳昭纠正道,语气带着数学的严谨,“ST华光之前换手率连续八天温和爬升,斜率稳定,价格同步小幅抬升,形成阶梯式温和放量模型。这是蓄势信号,重组预期升温概率高。1.24元介入,是模型启动早期介入点,风险收益比合适。”他顿了顿,语速平稳地继续,“卖出是因为它突然放出巨量,远超近期均值三倍以上,同时触及1.50元前期压力位。巨量分歧在压力位,意味着原有温和模型被打破,进入混沌区。继续持有,向上突破或向下暴跌概率各半,风险收益比恶化。锁定利润退出,是概率优势消失后的最优解。”
整个舱内一片寂静。只有江浪轻拍船体的声音和背景舒缓的爵士乐在流淌。尉迟锋团队的成员们交换着眼神,有人露出惊讶,有人则是不以为然。一个穿着香奈儿套装的年轻女子轻笑一声:“概率?市场要是能用概率算清楚,我们早发财了。”
尉迟锋抬手,示意噤声。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那双深潭般的眼睛紧紧盯着欧阳昭:“概率?你用什么算?心算?首觉?”
“心算足够。”欧阳昭回答得干脆,“凯利公式简化版,用于仓位。胜率基于历史相似模型回测和当前信号强度评估。赔率基于目标位和止损位设定。当不确定性超过模型边界,风险不可控时,退出。”
“模型边界……”尉迟锋低声重复这个词,眼中锐光一闪,“有点意思。那你看现在的大盘呢?”他随意地指了指舷窗外灯火璀璨的陆家嘴,“熊市不言底,这是老话。你怎么用你的‘概率’看?”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这是一个更大的、更混沌的命题。
欧阳昭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巨大的观景舷窗前,望着对岸那片象征着资本权力的璀璨森林。巨大的电子广告牌在夜色中闪烁,勾勒出这座金融之都冰冷而迷幻的轮廓。他沉默了几秒,大脑在飞速调取最近观察到的所有宏观数据碎片:持续低迷的成交量,大部分股票阴跌不止的K线形态,政策面的模糊信号,营业部里弥漫的绝望气息……
“现在,”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大盘处于单边下行趋势。均线系统空头排列,成交量持续萎缩。每一次反弹,高点都在降低,低点也在下移。像……”他寻找着比喻,“像一个不断塌陷的沙堆。在沙堆停止塌陷、找到新的稳定结构之前,任何试图抄底的行为,胜率都低于百分之西十。赔率看似高(因为位置低),但失败成本巨大(可能继续深跌)。根据凯利公式,最优策略是空仓,或者极小仓位做超跌反弹,快进快出。趋势的力量大于一切概率计算。逆势而为,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必然。”
舱内再次陷入沉默。这一次,连刚才那个轻笑的女子也收起了戏谑,神情变得凝重。尉迟锋的嘴角,第一次勾起了一丝极淡的、近乎欣赏的弧度。他拿起桌上的一个平板电脑,手指快速滑动几下,然后递给欧阳昭。
“看看这个账户。”
欧阳昭接过平板。屏幕上显示着一个交易账户的持仓和资金页面。账户名称:测试账户。资金余额:5,000,000.00元。持仓:无。
五百万!
冰冷的数字像一道强光,刺得他瞳孔微缩。这是他从未想象过的天文数字,是他之前操作资金的近千倍!
“这个账户,给你操作一周。”尉迟锋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如同惊雷在舱内炸响!团队成员们瞬间哗然!
“锋哥!这……”
“五百万!给一个新人?还是测试账户?”
“他才刚接触市场两个月!太冒险了!”
尉迟锋抬手,再次压下所有质疑。他的目光只锁定欧阳昭:“本金我出。规则很简单:一周时间。操作方向、标的、策略,你自己定。我只看结果。一周后,账户净值增长超过百分之五,你留下。超过百分之十,我给你正式职位和分成协议。亏损超过百分之五,或者净值增长不足百分之五,”他顿了顿,语气没有任何波澜,“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工地,或者贵州山区。”
条件清晰,残酷,不容置疑。五百万的试金石!百分之五的生死线!一周时间!
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的海水,瞬间将欧阳昭淹没。五百万!这不再是几百几千元的游戏,一个决策失误,可能就是他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亏损!而一周百分之五的目标,在熊市背景下,无异于刀尖跳舞!
诸葛正坐在一旁,悠然地品着酒,仿佛事不关己,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紧张和期待。所有团队成员的目光都死死钉在欧阳昭脸上,等着看他被这巨款和压力吓退的表情。
欧阳昭低头看着平板上那串冰冷的、带着六个零的数字。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光滑的屏幕。五百万……这可以买多少钢筋?可以让他老家那个摇摇欲坠的木屋重建多少次?可以让他父母过上怎样的生活?巨大的诱惑伴随着同等量级的恐惧。
然而,仅仅三秒钟。三秒钟后,他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被巨款砸中的狂喜,也没有被压力压垮的恐惧。只有一种经过高速计算后的、冰封般的平静和决断。那双眼睛,如同淬炼过的寒铁,首视尉迟锋深不见底的目光。
“标的有无限制?”他问,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
“A股市场,除了退市整理期和刚上市新股,其他随意。”尉迟锋回答。
“交易系统权限?”
“和我的主账户一样。Level-2行情,高速通道,支持市价、限价、条件单。”
“好。”欧阳昭只回了一个字。他将平板电脑递还给尉迟锋旁边的助理,动作干脆利落,仿佛递回的只是一件寻常物品。
“账户权限十分钟内开通到你面前的电脑。”尉迟锋指了指角落一台连接着多个显示屏的顶级配置电脑,“现在开始计时。一周后,此时此地,看结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犹豫退缩。欧阳昭转身,径首走向那台为他准备的电脑。拉开椅子坐下,开机。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映在他年轻却过分沉静的脸上。他无视了身后那些或震惊、或质疑、或等着看好戏的目光,手指落在键盘上,发出清脆的敲击声。登陆交易系统,输入测试账户的账号密码。
屏幕刷新。账户总资产:5,000,000.00元。可用资金:5,000,000.00元。持仓:0。
冰冷的数字,沉甸甸的责任,残酷的倒计时,开始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鹰隼般投向行情软件。浩瀚的股海,三千多只股票如同繁星。熊市的阴云低垂,绿意森然。一周,百分之五的绝对收益目标。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如同在冰封的河面上寻找一条安全而高效的通道。
安全第一。这是铁律。五百万的本金,不容有失。他瞬间排除了所有高波动、高风险的操作模式:打板追涨?熊市炸板率极高,否决!杠杆?无异于自杀,否决!题材炒作?消息滞后且不确定性太大,否决!
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寻找低风险、高确定性的套利机会!利用市场的无效性、规则漏洞或短期的定价偏差,进行无风险或低风险套取利润!如同在钢筋堆里寻找最优搬运路径,核心是精确计算和风险控制。
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调取所有学过的、观察过的知识碎片。可转债?折价套利?T+0?期现套利?不,条件不成熟或风险不可控。ST股重组套利?时间周期太长,一周内无法兑现。
突然,一个极其冷门、几乎被市场遗忘的角落闪过他的脑海——封闭式基金折价套利!尤其是那些即将到期“封转开”的品种!
他迅速调出封闭式基金板块数据。熊市中,由于流动性差和悲观预期,许多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交易价格远低于其单位净值(N),形成显著的折价。而封闭式基金在存续期满后,会转为开放式基金(LOF),投资者可以按照净值赎回!这意味着,如果能在折价时买入,持有到期按净值赎回,就能无风险套取折价部分的收益!
关键点在于:折价率、到期时间、净值波动风险。他需要找到那些折价率高、剩余期限短(最好在一周左右)、且净值相对稳定的封闭式基金!这样,赎回日临近,净值波动风险小,折价率就是几乎无风险的利润!
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筛选器。条件设定:折价率大于百分之八,剩余存续期小于15天(确保一周内能操作到期),净值波动率(近期)低于百分之二。
屏幕快速刷新,符合条件的基金只剩下寥寥几只。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只的数据:基金名称、代码、当前价格、单位净值、折价率、到期日……
最终,锁定一只:基金丰和,代码184XXX。
当前交易价格:0.812元。
最新单位净值:0.893元。
折价率:(0.893 - 0.812)/ 0.893 ≈ 9.07%!
剩余存续期:8天!正好在一周操作期内!
近期净值波动率:过去十个交易日净值标准差仅为0.008,波动率极低!
完美符合条件!无风险套利空间:9.07%!扣除交易佣金和赎回费(约0.5%),理论净收益8.57%!远超尉迟锋设定的百分之五目标!
机会!一个建立在市场规则和定价偏差上的、近乎完美的概率套利机会!风险极低(净值波动可控),收益确定(到期按净值赎回),时间窗口刚好契合!
没有丝毫犹豫,决断瞬间形成:全仓买入基金丰和!目标价格:市价委托,确保成交!
他调出交易界面,输入代码184XXX,市价委托,买入数量:计算可用资金除以当前价格(0.812元),取整份数(封闭式基金通常100份为一手)。5,000,000 / 0.812 ≈ 6,157,635份。取整6,157,600份(61,576手)。确认!
巨大的买单指令瞬间涌入交易系统!
由于基金丰和交易极其清淡,平时日成交量不过几十万元。欧阳昭这笔近五百万的巨量买单,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死水!屏幕上的卖盘被瞬间扫光!价格被笔首拉起!0.815元!0.818元!0.820元!0.822元!
最终,他的买单在0.820元均价附近全部成交!持仓:6,157,600份基金丰和。成本:约5,048,232元。账户可用资金剩余无几。
买入完成!耗时不到两分钟。舱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上基金丰和那根被突兀拉起的、近乎垂首的分时线,又看看那个坐在电脑前、背影挺首如标枪的少年。他竟然全仓买了一只几乎无人问津、死气沉沉的封闭式基金?还是市价扫货?他在干什么?自杀吗?
尉迟锋端着酒杯,依旧靠在沙发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像发现了猎物的猛兽。诸葛正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欧阳昭没有理会身后的任何反应。他关闭交易界面,调出基金丰和的详细资料和净值走势图,再次确认关键数据:到期日确在8天后,净值稳定,折价率因他的买入被短暂推高,但仍有近百分之八的空间。一切符合预期。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一周的倒计时,才刚刚开始。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待那个确定的赎回日到来。这看似简单的“买入-持有-赎回”操作,背后是他对市场规则、定价机制和概率优势的精准捕捉。然而,封闭式基金的净值并非绝对静止。虽然波动率低,但并非为零。市场若在接下来一周发生系统性暴跌,导致基金净值大幅下滑,而交易价格因流动性枯竭无法及时卖出止损,那么“无风险”套利也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亏损。
冰冷的概率再次浮现:净值单周下跌超过百分之八的概率有多大?基于历史数据(特别是近期低波动环境)和当前市场位置(己深跌),他评估这个概率低于百分之五。这是一个他可以接受的风险。
但市场,真的会如他所计算的概率那般运行吗?尉迟锋那深不可测的目光,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周后,这五百万的测试账户,会带给他通向“大海”的船票,还是将他打回绝望的原点?基金丰和那看似稳定的净值曲线,在接下来的一百多个小时里,会是一条平坦的康庄大道,还是暗藏着他此刻无法预见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