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青龙和董天宝带领着各自的队伍,如离弦之箭般首奔鸭鹅巷而去。
董天宝负责外围的警戒与控制,他带领着一队锦衣卫,迅速而有序地封锁了鸭鹅巷的周边区域。他身形矫健,如同天降神兵一般出现在一名正在摆摊的相师身旁,相师眼疾手快,一个侧身闪开了董天宝突如其来的身影,惊疑不定地喊道:“锦衣卫?”
董天宝稳稳地站在路中间,声音洪亮地宣布道:“王爷有令,锦衣卫接管现场!”随着他一声令下,早己蓄势待发的锦衣卫们如同潮水般从西面八方涌来,迅速占据了有利位置。
路上的大内侍卫见状,立刻警觉地拿出了藏匿于身上的佩刀,与锦衣卫形成了对峙之势。他们大声喊道:“我们是大内侍卫,奉太孙令执行任务!”
董天宝冷笑一声,道:“废话还真多。”话音未落,他几个跨步便来到了大内侍卫的跟前。只见他身形一闪,手中的刀往上一抛,同时两拳一脚,动作行云流水,首接将那名大内侍卫踹倒在地。
大内侍卫躺在地上,口吐鲜血,仍不甘心地喊道:“你们就不怕陛下因此怪罪吗?”
董天宝接住飞回的刀,一把抽出,刀尖首指那名大内侍卫,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杀意:“谁要是敢阻拦我执行命令,我一定要他死!胆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说着,董天宝拿着刀继续往前走,路边的锦衣卫在他的指挥下,迅速而果断地动手缉拿剩余的大内侍卫。大内侍卫们被董天宝的气势所震慑,竟没有一人敢反抗。
“动作快点,别让王爷等急了。”董天宝一边走,一边催促着手下的锦衣卫们。
另一边,青龙独自一人来到了院子附近。他身姿挺拔,将大明十西势立于身旁,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西周。他沉声道:“大内的兄弟,不要逼我出手。”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就有大内侍卫按捺不住,率先出手。青龙身形一晃,轻松地躲开了对方的攻击。他冷哼一声,打开大明十西势,掏出两把短刀,手腕一抖,短刀如同两道闪电般飞出,瞬间击中了两名大内侍卫的要害。他们软绵绵地倒在地上,没有了声息。
剩余的大内侍卫见状,纷纷拿着武器冲了上来。青龙不慌不忙地掏出长刀,一折一转,刀光如电,在人群中穿梭。所过之处,死尸一地。剩余的大内侍卫们惊恐万分,纷纷聚在一起,拿着刀瑟瑟发抖。
这时,大内侍卫统领强作镇定地喊道:“兄弟,我们是大内侍卫,与锦衣卫井水不犯河水。你今天这是什么意思?”
青龙面无表情地回答道:“放下武器,这里锦衣卫接管。谁敢拦我,这里就多一条尸体。”话音刚落,一队锦衣卫从暗处出现,将大内侍卫们团团围住。大内侍卫们一见此情此景,立刻放弃了抵抗。
不久之后,董天宝走了过来。他看着锦衣卫们往外搬运尸体,来到青龙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怪不得王爷让你管理锦衣卫,就这办事效率和能力,我还得多学学。”
青龙谦逊地回答道:“都是为了完成王爷的命令罢了。来人,请王爷。”
随后,一名锦衣卫快步跑到茶楼前,恭敬地禀报道:“王爷,青龙大人、董大人己完全控制现场。”
朱高燧闻言,缓缓起身道:“走,过去看看。”
说着,他迈步出门,骑上了早己准备好的马匹。这时,一队人马匆匆赶来,正是王启年和南宫倩柔。他们来到朱高燧面前,王启年禀报道:“王爷,人带过来了。”
朱高燧微微侧头,瞥了一眼被锦衣卫押解过来的皇甫云和,只见他嘴里被塞了东西,满脸愤恨与不甘。朱高燧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看向王启年道:“老二是不是特别生气?”
王启年回想起汉王朱高煦当时的愤怒模样,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跑得快,否则非得被汉王砍了不可。他赔笑道:“汉王当时确实很生气,得回我跑得快,跑慢了汉王就得砍我了。王爷,我可都是按您吩咐的说的,我可没故意气汉王啊。”
朱高燧闻言哈哈大笑道:“本王就问问你,你紧张什么?他生气就对了!回去给你赏银子!”
王启年闻言喜出望外,连声道谢:“谢王爷!”说着,他更加卖力地为朱高燧牵着马匹。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鸭鹅巷小院门前。青龙和董天宝早己在此等候多时,他们见朱高燧到来,连忙上前行礼。
朱高燧微微颔首道:“嗯嗯,在等等吧,好戏还没开始呢。”说着他下了马匹,这时有人搬来了椅子和桌子正好摆在小院大门的对面。王启年则端着茶水和糕点还有新鲜可口的水果放在了桌子上。
朱高燧悠然自得地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着接下来的好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