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轩殿的铜鹤香炉腾起袅袅青烟,燕云起握着奏疏的手突然发颤。
当小太监尖细的嗓音喊出"元妃娘娘有喜"时,朱笔在明黄绢纸上洇出团墨渍。
他踉跄起身,龙袍扫落案头奏章,三步并作两步往永寿宫奔去,绣着金龙的皂靴踏碎满地残雪。
宫人们从未见过这般失态的天子。往日批阅奏折时沉着如松的帝王,此刻发冠歪斜,鬓角还沾着廊下的冰棱。
棠梨宫的雕花槅扇尚未完全推开,燕云起己望见榻上倚着软枕的元妃,她苍白的脸上泛着奇异的红晕,指尖正轻轻着小腹。
"快传太医!"他几乎是扑到榻前,颤抖的手悬在元妃腹部迟迟不敢落下。
老太医伏在青砖上叩首,白须因激动而微微颤动:"陛下洪福齐天,娘娘怀的是双生子!臣方才诊出,腹中两脉皆平稳有力......"
殿内突然陷入死寂。燕云起只觉耳畔轰鸣,恍惚又见那年坤宁宫内,接生嬷嬷颤抖着报出"嫡子体弱"时的情景。
而此刻元妃温热的手覆上来,带着药香的气息拂过他冰凉的指尖:"陛下?"
"双生子......"他喃喃重复,声音沙哑得可怕。一滴滚烫的泪突然砸在元妃手背,惊得她抬头。
只见九五之尊像个孩童般将脸埋入她怀中,龙袍下的身躯剧烈颤抖:"朕的孩子......朕的......"
元妃轻轻环住他的脖颈,任由泪水浸透自己的衣襟。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细雪,却再掩不住棠梨宫内迸发的狂喜。
当燕云起抬起头时,眼中己燃起从未有过的炽热光芒。他亲自为元妃披上织金狐裘,小心翼翼将人抱起:"走,随朕去钦安殿上香。"
宫人举着明黄伞盖紧跟在后,雪地上蜿蜒的足迹很快被新雪覆盖,却盖不住此起彼伏的道贺声。
钦安殿的青烟袅袅升腾,缠绕着殿内的盘龙柱缓缓上升。
燕云起握着元妃的手,虔诚地向祖宗牌位进香,烛火映照着二人相依的身影,将帝王后妃恩爱和睦的景象,深深烙在每个随行宫人眼中。
元妃含羞倚在皇帝身侧,腹中的双生子仿佛也感受到这份喜悦,偶尔传来细微的胎动,引得她唇角笑意更浓。
回宫路上,燕云起特意放缓御辇的速度,命人将永寿宫通往乾清宫的御道铺满红毡。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六宫,各宫嫔妃或真心或假意,纷纷派人送来贺礼,永寿宫门前一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然而,表面的繁华掩盖不住暗流的涌动。长乐殿内,皇后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任由宫女为她梳理青丝。
铜镜中,她的面容愈发苍白,眼底却燃烧着熊熊怒火。"双生子......"她轻声呢喃,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凭什么......"
当夜,皇后屏退所有宫人,独自在寝殿内徘徊。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地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走到墙角的檀木柜前,打开最底层的暗格,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锦盒内,躺着一尊小小的人偶,身上密密麻麻插满银针。
这是她在景钰夭折后,暗中命人制作的,原本是为了诅咒夺走她儿子生命的"厄运",此刻,她却将人偶上的名字,默默换成了元妃。
与此同时,棠梨宫内,燕云起正小心翼翼地将温热的汤羹吹凉,亲自喂给元妃。"慢点喝,别烫着。"
他的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全然不见往日朝堂上的威严。元妃含着汤匙,眼中满是幸福:"有夫君这般疼爱,臣妾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温馨。贴身女官神色慌张地跑进来:"陛下,不好了!淑贵人的小皇子突然高热惊厥!
"燕云起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中的汤碗险些跌落。
元妃见状,强忍着腹中不适,轻声劝道:"陛下,您快去看看吧。
臣妾这里有太医照料,不用担心。"燕云起点点头,紧握了下她的手,便匆匆往淑贵人宫中赶去。
夜色渐深,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诡异的寂静中。棠梨宫、长乐殿、永馨殿,三处宫殿,三种截然不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