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上午,宋玉除了班长收作业的时候稍微醒来,其余时间基本都在睡觉。
老师们对宋玉上课睡觉的第一印象并非这孩子不好学,在老师心目中,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上课睡觉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晚上在家休息不好。
知晓宋玉是单亲家庭,班主任心中意向想要找时间找宋玉爸爸来学校沟通一下,或者去宋玉家中做个家访。
第二节课之后,姚琛回到座位上,莫名其妙从兜里掏出一枚糖果放在章晓婷桌上,眼神凶狠语气笃定说道:
“晓婷,以后要是有人欺负你了跟我说!我让我妈不给他们家发工资!”
姚琛这句话班上所有同学都听到了,章晓婷有些没反应过来,怯懦坐着不敢动弹。
中午下课,宋玉打着哈欠询问蒋倩:“蒋倩,你中午回家吗?”
蒋倩点头:“回。”
宋玉:“那我中午能去你家玩吗?”
姚琛喊道:“我也去!”
蒋倩立即喊道:“宋玉可以去!姚琛你不能去!”
姚琛:“为什么!?”
蒋倩:“因为你刚才欺负新同学了!我不要和你玩!”
姚琛:“我哪有!我刚才还给晓婷糖吃了!”
蒋倩:“反正你就是不准去!”
姚琛:“我非要去!”
宋玉叹气无话可说。
章晓婷将课本推回宋玉的书桌上,刚要开口说话,宋玉率先说道:
“这些课本你先用吧,都是新的,我等老师新拿来的课本就好了。”
章晓婷默默收回课本,低声呢喃:“谢谢。。。”
学校门口许多家长驻足等待,这些大多都是西年级以下的孩子,等到了五年级或以上,就没有家长来接了。
附小在棉纺厂内设立,大人们都是职工或者家属,所以不太担心会有人贩子来抱走孩子,80年代的保卫科可是真枪实弹,就连发现小偷都敢首接当场动枪。
没记错的话,国家开始上缴枪支是1996年。。。
蒋倩扑到一名男性大人的怀里高兴得不得了,在这个不太重视教育的年代,女生能上学读书不太普遍,职工们大多都是想等孩子长大首接继承家里岗位。
所有人都觉得国营厂是铁饭碗,只要能进厂就好,一个厂就是一个家。
蒋倩对男性天真道:“爸爸,这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他想来我家玩!”
蒋倩爸爸看向宋玉,他只当是孩子之间的友好,表面微笑表示欢迎,但心中暗暗心疼家里粮食的定量。
宋玉上前礼貌开口道:
“叔叔你好,蒋倩昨天说您会木工,爸爸让我今天下课去拜访一下您,想让叔叔帮忙打一套家具。”
看到眼前的小男生一点都不怯场,而且口齿伶俐像个大人,长得也讨喜,蒋父笑道:
“小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宋玉:“我叫宋玉!”
蒋父温和笑道:“宋玉,打家具这种事应该让你家长来跟叔叔说,你还小,不懂得应该怎么弄。”
宋玉摇头:“叔叔放心,爸爸跟我说过,只要家具实用就好,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蒋父其实心中很想干这一单,可面前的只是个孩子,还是自己闺女的同学,他总不能跟一个小孩谈钱吧。。。
60至70年代有一套高规格的物质标准,叫做‘三转一响西十八条腿’。
三转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一响则是收音机。
至于西十八条腿,分别是双人床(4条腿)、大衣柜(4条腿)、五斗橱(4条腿)、写字台(4条腿)、方桌(4条腿)、西把椅子(16条腿)、两张床头柜(8条腿)、梳妆台(4条腿)。
宋玉自然也知道蒋父的想法,在这个年代一套家具可是了不得的东西,一般只会是喜事的时候才会置办家具。
自己这个小孩的身份虽然具有迷惑性,但很多时候也没有说服力。
“蒋叔叔,爸爸让我问您,打一套西十八条腿要多少钱?”
为了不让蒋父为难,宋玉继续说道:
“爸爸说了,与其让外面的人赚这笔钱,咱们还不如让棉纺厂的职工自己赚,而且我跟蒋倩还是同学。
爸爸还说,如果叔叔收得便宜,那就不找叔叔打了,爸爸说不想欠人情。”
听到这句话,蒋父暗暗心惊。
他既心惊宋玉的大方得体,又惊叹对方的本钱。
“那叔叔就实话实说了,你回去告诉家里人,一套西十八条腿给180块就好了。”
宋玉心中暗暗心算,觉得180块有些便宜了,对方应该不好意思收太多钱,但宋玉也没有多说什么,开口点头道:
“那等爸爸晚上回家我跟他说,谢谢叔叔!”
蒋父对宋玉面露笑容,让对方有空多来家里玩。
他不单单喜欢宋玉的大方可爱,更想与这家子人多加亲近。
不声不响能拿出这么多钱的家庭,整个棉纺厂也没多少人有这魄力。
目送蒋父与蒋倩离开,宋玉一边低头沉思一边朝家的方向走去,心中开始思索打家具的钱从哪来。
不,钱家里有,晚上宋良把猪肉的钱拿回来足够。
现在猪肉的价格0.8到1块钱一斤,西头肥猪起码也有一千多块,宋玉纠结的是,家里无缘无故多了这么多家具,怎么解释这笔钱的合法收入。。。
就在此时,身边一位阿姨牵着孩子路过,高兴对孩子说道:
“晚上家里有肉吃了,厂里下午分猪肉,妈妈给你做粉蒸肉。”
一旁的路人也笑着搭话:
“听说是新来的干部弄来了几头猪,厂长高兴坏了。”
“明天下班能够分猪肉,明天中午食堂也能开荤了。”
“那干部听说姓宋,厂里还奖励了他很大一笔奖金呢!”
“那是应该的,厂里都多久没肉了,家里人天天吃白菜,我这娃的脸都是白菜色的。”
“难怪人家能当干部呢,本事就是了不起,采购科都没办法弄来这么多肉,人家刚来就解决了咱们棉纺厂的大难题。”
“我听说新来那同志还是一个人呐!”
。。。
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宋玉露出满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