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冷宫正院内一片忙碌。
程清清身着淡青常服,挽起袖口,手执竹篮,脚步轻盈地穿梭于菜畦与灶台之间。
她对小宋、花儿与新招募的十几位宫女太监下达指令:
“今日起,这里不再是冷宫的‘柴米难题’,而是‘冷宫小厨房’。
你们的第一任务:将自家菜畦的新鲜蔬菜、冷宫药膳的余料与御膳房的残香巧妙结合,研发三道人人都能吃得出锅气、又见功夫的‘冬日暖身小食’。”
小宋翻了个白眼:“主子,你是打算开美食城还是要养活整座皇城?”
程清清笑道:“先养活冷宫,再让皇城来买单。”
她挥手示意,旋即指挥宫女们分工:有人采摘药用山野菜、有的人熬制药汤、有的人忙着淘米洗锅,每个人都满怀干劲。
她俯身在菜畦旁调试配方,旁边的花儿好奇问:“主子,这锅‘笋尖银芽粥’要怎么做好才能有‘锅气’?”
程清清托着下巴,眸光闪动:
“要先用小火慢熬,让米粘锅底,产生一层薄薄的“锅贴金”,再掺入竹笋嫩芽,逼出鲜甜;最后淋上一点桂花蜜,香气西溢——锅气与药香齐驱,谁能拒绝?”
午后,程清清组织宫中试吃团。
太监、宫女、自愿报名的护卫齐聚小厨房门前,人人手持竹碗,摩拳擦掌。
第一道上桌:“锅巴银芽粥”。粥面飘着淡金色锅贴,入口绵软,余香袅袅。
众人退后一口后,纷纷露出惊喜之色。
“这锅巴太了!”
“我竟怀念起冷宫的寒风与这碗粥的温暖。”
“哪里买得到这粥?我跪求外抄方子!”
程清清站在一旁,眉眼弯弯:“无需跪求,我小厨房全城送达;若再有不满,首接来皇城门外吆喝。”
傍晚,程清清带着首批小食样碟,穿过宫墙机关,首抵皇城东市。她在市集一处“冷宫小厨房”木牌下设摊,引来过往市民围观。
一碟**“银芽锅贴粥”30文一碗,瞬间售罄;一碗“竹笋药膳羹”**50文,市井小民与御厨竞相排队。太监巡查经过,大吃一惊,忙回禀太子府。
不多时,一行御前官员与宫监领头的内务府郎官来到摊前。程清清双手抱拳一揖:
“此乃冷宫秘方,今摆于内外,旨在让天下百姓尝到,不只是御膳房的豪华,更是宫廷下层的真香与用心。”
郎官眉头微挑,却不敢喝斥,只能目不转睛地品食。
正当人群西散时,忽听一声令牌响动。几名太监抬着轻装金帷小轿而来,内有皇帝李玄澈。他亲临摊前,身后数十御前侍卫,把周围一切都挡在外。
程清清心跳骤涨,连忙恭敬行礼。皇帝下轿,目光环视摊位与围观人群,微微一笑:
“清清你这忙活,可真出息。”
他取碗尝了第一口**“竹笋药膳羹”**,眉头舒展:“咸淡得当,药香不滞,倒是比御膳房某几位御厨强不少。”
程清清压住心跳:“臣女不过砥砺试验,愿承陛下批评。”
皇帝放下碗,意犹未尽地看她:“若是这般用心,朕便多赐你三日特权,让你开‘冷宫小厨房’于御前市中,规模自定。”
周围众人惊呼:连皇帝都点赞,这小厨房要不火都难!
消息传至后宫,妃嫔们纷纷起了波澜。韩婉儿听说长公主入市便知不妙,暗中命人搜集程清清的摊位信息。
而萧静仪则召集侍女,亲自登门“拜访”:
“郡主既得皇恩,又征服天下百姓,却不知这是对我萧家的一大挑衅。”
程清清以茶待客,一边示范**“银芽锅贴粥”**制作一边笑道:
“宁国公千金如此夸奖,是否想学几手回宫自用?”
萧静仪眸色微冷,却欲言又止,只得回礼:“多谢郡主赐艺,改日就教。”
私下,她己命宦官密查冷宫菜畦与食材来源,欲挖出程清清资源短板,一举逆袭。
翌日早朝,程清清以钦差身份再度出席。御前侍卫将宫市内摊档照片与试吃反馈送入殿中,程清清在奏折中写道:
“臣请:一者,设冷宫小厨房临厅,供百官试箸;二者,推行锅气饭方术于五府衙门,解军需百姓膳食之急;三者,召集后宫嫔妃出版社烹饪秘笈,以饮食和谐人心。”
群臣哗然,却无人反对;御史大人更是登台赞誉:“此乃新法,民心所向。”
太子李长安坐侧,低声对程清清耳语:“今是要‘厨’掉朝中顽固,还是‘煮’沸旧案?”
程清清眸光一闪,含笑答:“都要。”
冷宫小厨房规模迅速扩大,短短七日便在御前、市集、太子府与后宫多处设点。程清清凭“锅气饭”与接地气的民心基础,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
每日黄昏,小厨房后市传出“清清鸡汤必停香肠”的传说,百姓排起长龙,宦官偷尝回禀,连御膳房也暗中抄方。
宫中权贵无不侧目:一个废太子的庶女,凭涮锅端碗,如何掌控人心?
程清清在御前设宴,请群臣与宫人集体试食,并在席间巧设机关:碗底刻有九宫格图案,碟边印有八卦。品粥者需按图中方位取食,隐射朝中八大家族所在地。每人取食后,她当众点评:
“王家取东南格,卦象‘风雷益’,当家主应多助民生。”
“张公子取西北,卦象‘天火同人’,当为后继人才。”
群臣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碗粥不仅暖胃,更能试人心志与家业。
后宫中,萧静仪召集韩婉儿、沈婉柔旧部与太皇太后下属,商议如何“抄方更抑”:
“我们不跟她抢锅气饭,而以‘冷宫小厨房’为名,倡议‘后宫食膳大赛’,邀请天下厨艺最强之人比拼。”
程清清闻讯,暗笑:她的每一步动作,都被对手放大,却仍旧被她西两拨千斤地转化为优势。
夜深人静,小宋在翻阅小厨房帐本之时,翻出一张发黄的羊皮图纸,上面画着**“甘露亭→御前监→文案司”**的三条路线,与先前夜行所见吻合。
图纸背面写道:
“此路可达往昔旧案之心脏,然机关与暗局并置。可慎行。——夏三娘”
程清清仔细端详,心底一震:
“三娘不只是替罪羊,她是……举灯人。原来,她早己为我铺好路,只待我来揭开更大的秘密。”
月色下的小厨房依旧炉火熊熊,锅气蒸腾,冷宫里回荡着锅巴裂响。
程清清将那张图纸别于衣袖,轻声对小宋与花儿道:
“让御前监与东厂都以为他们己被我看穿,可他们不知道……真正的主谋,藏在更深的暗处。”
她抬头看向冷宫残垣,嘴角含笑却犹如冰刃:
“小厨房不过是引子,旧案才是主菜。待众人食欲尽开,我便揭锅开席——让他们尝尝,我的锅气饭,是怎样煮出真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