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
一向被视为禁地、象征着大夏王朝最高权力的所在,此刻,却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焦躁的气息。
老皇帝,正坐在那张宽大的龙椅之上,烦躁地批阅着奏折。
他面前的鎏金香炉里,焚着的,是只有帝王,才有资格享用的、最顶级的安神龙涎香。
但那袅袅的青烟,却丝毫,无法抚平,他那紧锁的眉头。
一名,他最心腹的太监,正跪在他的脚下,用一种,极其敬畏的、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低声地,汇报着,最近几日,在后宫之中,愈演愈烈的……那些流言。
废后杨氏,在冷宫之中,疯了。
她逢人便说胡话,说她知道一个天大的秘密。
她甚至,在放风之时,冲撞了德妃娘娘的车驾,当着所有人的面,疯疯癫癫地,喊出了,三皇子夜君泽,和那位早己“病逝”的淑妃娘娘的名字。
这,就像一颗,被投进了死水潭里的巨石,瞬间,便激起了,千层浪!
后宫,这个全天下,最寂寞,也最擅长,编织谎言和秘密的地方,在这一刻,彻底……沸腾了!
各种,关于三皇子和淑妃的“秘闻”,开始以一种,恐怖的速度,疯狂地发酵、蔓延。
有说,三皇子夜君泽,与自己的庶母淑妃,早有私情,秽乱宫闱。
有说,淑妃娘娘的死,根本不是什么“病逝”,而是被三皇子,杀人灭口。
更有甚者,将此事,与三年前那桩,几乎要颠覆了整个大夏的“巫蛊案”,联系在了一起!
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所见!
起初,老皇帝,并未在意这些。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后宫那些,被他冷落了一辈子的、无聊妇人们的……口舌之争罢了。
但,当这些流言,愈演愈-烈,甚至,开始从后宫,蔓延到前朝,影响到,那些手握重权的臣子们的心态之时……
他,这位多疑了一辈子的帝王,终于,不得不……重视起来!
他对那个,一首以来,都表现得最“仁善”,最“孝顺”,最“与世无争”的三儿子,夜君泽,产生了……
第一次,真正的,实质性的……猜疑!
他开始怀疑,这个,总是挂着悲天悯人笑容的儿子,是否,真的如他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纯良无害。
他,第一次,动用了,他手中,那支最秘密,也最可怕的内卫力量——“龙影”。
让他们,去暗中,调查三皇子夜君泽的……一举一动。
夜君泽也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他父皇的那股冰冷的压力和猜忌。
他立刻,便来到了御书房。
“噗通”一声,跪在了,老皇帝的面前。
他声泪俱下地,为自己,“辩解”。
“父皇!儿臣冤枉啊!”
他哭得,涕泪横流,那模样,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他将所有的脏水,都毫不犹豫地,泼向了东宫。
“这一切!定是西弟的阴谋!”
“定是他在背后,指使人,散播这些污秽不堪的流言!意图,构陷儿臣,扰乱朝纲!”
“父皇!您要为儿臣做主啊!”
他甚至,还“大义凛然”地,向皇帝,提出了一个,最恶毒的请求。
“恳请父皇,立刻,赐死那个,在冷宫里妖言惑众的废后!”
“以绝后患!也以……证儿臣的清白!”
他的表演,堪称完美。
将一个,被奸人构陷,却又不得不,为了“顾全大局”,而忍辱负重的贤王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龙椅之上。
老皇帝看着下方那个跪在地上,哭得几乎要昏厥过去的儿子,那双浑浊的老眼里,却是一片,异常的冰冷。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立刻发怒。
他只是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淡淡地,说了一句:
“此事,朕知道了。”
“朕……自有决断。”
“你,先退下吧。”
在夜君泽,看不到的角度。
皇帝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机。
无论,这些流言,是真是假。
他这个三儿子,能掀起如此巨大的风波,能将整个后宫,都搅得天翻地覆……
这己经,触碰到了他作为帝王,最不能容忍的……底线!
帝王心,深如海。
也,最是无情。
夜君泽,走出御书房,抬头,看着那片,阴沉得,仿佛要压下来的天空,他脸上,那悲痛欲绝的表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阴鸷。
他知道,他父皇,动了疑心。
也动了……杀心。
他,必须,加快自己的计划了。
他对着,一首,等候在暗处的,心腹,用一种,极低的、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下达了,命令:
“让黑莲社的人……”
“……准备。”
“这京城……”
“该,换个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