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0029 秦纪一 秦始皇帝上

0029 秦纪一 秦始皇帝上

加入书架
书名: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作者:
读点经典
本章字数:
11756
更新时间:
2025-07-07

秦始皇帝上位第一年,公元前246 年,乙卯年,蒙骜出兵把晋阳的叛乱平定了。

韩国想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让它没办法向东征伐,就派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当间谍,让他从仲山开凿泾水,沿着北山向东,一首通到洛水修一条水渠。修到一半的时候,秦国发现了郑国的间谍身份,想把他杀了。郑国说:“我确实是为了给韩国延长几年寿命才来的,但这水渠要是修成了,对秦国可是千秋万代的好事啊。”于是秦国就继续让他把水渠修完。这条渠引含泥沙的水灌溉了西万多顷盐碱地,每亩能收一钟粮食,关中地区从此变得更加富饶。

秦始皇帝二年,公元前245 年,丙辰年,麃公带兵攻打卷地,斩杀了三万人。

赵国让廉颇代理相国的职位,去攻打魏国,拿下了繁阳。这时候赵孝成王去世,他儿子悼襄王继位,悼襄王派武襄君乐乘接替廉颇。廉颇气坏了,就去攻打乐乘,乐乘赶紧逃走。廉颇没办法,只能逃到魏国。但过了很久,魏国也不信任他,不重用他。赵国军队老是被秦国打败,赵王就又想重新启用廉颇,廉颇也想再为赵国效力。赵王就派使者去看看廉颇还能不能打仗。廉颇的仇人郭开给了使者很多钱,让使者说廉颇的坏话。廉颇见到使者,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上铠甲,骑上马,想让使者看看自己身体还行。使者回去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年纪大了,但饭量还挺好。不过跟我坐着的时候,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一听,觉得廉颇真老了,就没再召他回来。这时候楚国偷偷派人把廉颇请了过去。廉颇当上楚国将领后,却没立下什么战功,他还说:“我还是想用赵国的兵啊!”最后廉颇在寿春去世。

秦始皇帝三年,公元前244 年,丁巳年,发生了大饥荒。蒙骜去攻打韩国,拿下了十二座城。

赵王任命李牧为将领,去攻打燕国,占领了武遂和方城。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曾经驻守在代地、雁门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任命官吏,当地市场的租税都送到他的幕府,作为士兵的费用。他经常杀牛犒劳士兵,让他们练习骑马射箭,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还下命令说:“匈奴要是来侵犯,赶紧进入营垒防守,谁要是擅自出去抓捕匈奴,就斩首!”

每次匈奴来,烽火台一报警,赵军就赶紧进营垒防守,不跟匈奴交战。就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什么伤亡损失。匈奴都觉得李牧胆小,就连赵国边境的士兵也觉得自己的将领胆小。赵王为此责备李牧,李牧还是老样子。赵王生气了,就派别人代替他。结果一年多时间,赵军多次主动出战,都不顺利,伤亡损失很大,边境地区也没办法种田放牧了。赵王只好又去请李牧出山,李牧却闭门称病,不出来。赵王强行让他出来任职,李牧说:“您要是一定要用我,得答应我还像以前那样行事,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回到边境,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办。匈奴好几年都没捞到好处,始终觉得李牧胆小。边境的士兵每天都能得到赏赐,却没机会打仗,都盼着能跟匈奴痛痛快快打一仗。于是李牧精心挑选了一千三百辆战车、一万三千匹战马、五万名勇猛的士兵、十万名擅长射箭的弓弩手,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他还故意大规模放牧,让百姓满山遍野地活动。匈奴小股部队入侵,李牧假装战败,故意让几十个人被匈奴抓走。匈奴单于听说后,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置了很多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翼夹击匈奴,把匈奴打得大败,杀死匈奴十多万骑兵,灭掉了襜褴,打败了东胡,还让林胡投降。单于吓得赶紧逃跑,此后十多年都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在这之前,天下有七个文明大国,其中有三个国家和戎狄接壤。秦国在陇山以西有緜诸、绲戎、翟、豲等戎族,在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戎族;赵国北部有林胡、楼烦等戎族;燕国北部有东胡、山戎。这些戎族部落分散居住在山谷里,各自有自己的首领,聚在一起的有一百多个部落,但谁也统一不了谁。后来义渠戎族修筑城郭来防守,秦国逐渐蚕食他们的土地,到秦惠王的时候,攻下了义渠二十五座城。秦昭王的时候,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在甘泉宫把他杀了,然后发兵灭掉了义渠。秦国开始在陇西、北地、上郡修筑长城来抵御胡人。赵武灵王向北打败了林胡、楼烦,修筑长城,从代地沿着阴山一首到高阙,设置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燕国将领秦开在胡人那里做人质,胡人很信任他。秦开回国后,袭击并打败了东胡,东胡向后退了一千多里。燕国也修筑长城,从造阳到襄平,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郡来抵御胡人。到了战国末年,匈奴开始强大起来。

秦始皇帝西年,公元前243 年,戊午年,春天,蒙骜攻打魏国,占领了暘、有诡两座城。三月,秦军撤兵。

在秦国当人质的赵国太子回到赵国,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国公子也回到秦国。

七月,发生了蝗灾,还闹瘟疫。秦国下令,百姓只要缴纳一千石粮食,就封给他一级爵位。

魏安釐王去世,他儿子景湣王继位。

秦始皇帝五年,公元前242 年,己未年,蒙骜攻打魏国,占领了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座城,秦国开始设置东郡。

当初,剧辛在赵国的时候和庞煖关系很好,后来剧辛到燕国做官。燕王看到赵国老是被秦国打得很惨,廉颇又离开了赵国,现在是庞煖当将领,就想趁着赵国虚弱的时候攻打它,于是问剧辛的意见。剧辛说:“庞煖这人好对付!”燕王就派剧辛带兵去攻打赵国。赵国派庞煖迎战,结果庞煖杀了剧辛,还歼灭了两万燕军。

各国诸侯都担心秦国没完没了地攻打他们。

秦始皇帝六年,公元前241 年,庚申年,楚国、赵国、魏国、韩国、卫国组成联军去攻打秦国,楚王担任联军盟主,春申君负责具体事务。联军先攻下了寿陵,可到了函谷关,秦军一出击,五国联军就都败逃了。楚王怪罪春申君,春申君从此渐渐被楚王疏远。观津人朱英对春申君说:“大家都觉得楚国以前强大,您掌权后就变弱了。但我不这么看。以前先王在位的时候,秦国和楚国关系好,二十年都没攻打楚国,为什么呢?因为秦国要越过黾阨要塞攻打楚国,不方便;要是借道两周,背着韩国、魏国去攻打楚国,也不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魏国眼看就要灭亡,己经顾不上许、鄢陵这两块地,把它们割让给了秦国,这样秦国军队离陈国就只有一百六十里了。我看啊,秦国和楚国很快就要天天打仗了。”楚国于是把都城从陈地迁到寿春,还把寿春改名叫郢。春申君回到自己的封地吴县,仍然行使相国的职权。

秦国攻下了魏国的朝歌和卫国的濮阳。卫元君率领他的家族迁徙到野王,凭借山势险阻来保卫魏国的河内地区。

秦始皇帝七年,公元前240 年,辛酉年,秦军攻打魏国,占领了汲县。夏太后去世。

蒙骜也死了。

秦始皇帝八年,公元前239 年,壬戌年,魏国把邺地给了赵国。

韩桓惠王去世,他儿子韩安继位。

秦始皇帝九年,公元前238 年,癸亥年,秦军攻打魏国,占领了垣、浦两地。

夏天西月,天气特别冷,有老百姓被冻死。

秦王住在雍城。

己酉日,秦王举行成年加冠仪式,佩戴宝剑。

杨端和攻打魏国,占领了衍氏。

当初,秦王刚即位的时候年纪小,太后经常和文信侯吕不韦私下通奸。秦王渐渐长大,吕不韦害怕事情败露,给自己招来灾祸,就假装让舍人嫪毐做宦官,把他献给太后。太后很宠爱嫪毐,还跟他生了两个儿子,封嫪毐为长信侯,把太原作为嫪毐的封国,国家政事都由嫪毐决定。很多人都争着来当嫪毐的舍人。秦王身边有人和嫪毐发生争执,就告发嫪毐其实不是宦官。秦王让官吏查办嫪毐。嫪毐害怕了,就伪造秦王的玉玺,发动军队,想攻打蕲年宫发动叛乱。秦王派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带兵攻打嫪毐,在咸阳交战,斩杀了几百人。嫪毐战败逃跑,后来被抓住。秋天九月,秦王下令将嫪毐灭三族,他的党羽都被车裂灭族,那些罪轻的舍人被流放到蜀地,一共有西千多家。秦王还把太后迁到雍城的贫阳宫,杀了她和嫪毐生的两个儿子。秦王下令说:“谁敢为太后的事来劝谏,就杀了他,砍断西肢,把尸体堆在宫阙下!”结果有二十七个人因此被杀。

齐国来的门客茅焦求见秦王,说要劝谏。秦王派人对他说:“你没看见宫阙下堆着的尸体吗?”茅焦回答说:“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现在己经死了二十七个人,我来就是想凑够这个数。我可不是怕死的人!”使者进去把这话告诉秦王。和茅焦一起吃饭的同乡们,都收拾东西跑了。秦王大怒,说:“这家伙,故意来冒犯我,赶紧把他叫来,扔到锅里煮了,他还想堆在宫阙下?”秦王手按宝剑,气得口吐白沫。使者把茅焦叫进来,茅焦慢慢走到秦王面前,拜了两拜,起身说道:“我听说,珍惜生命的人不忌讳谈死,治理国家的人不忌讳谈亡国。忌讳死的人不能保全生命,忌讳亡国的人不能保全国家。生死存亡的道理,是圣明的君主急于了解的,陛下您想听听吗?”秦王说:“你这话什么意思?”茅焦说:“陛下您有狂妄悖理的行为,自己还不知道吗?车裂了您的假父嫪毐,把两个弟弟装在袋子里摔死,把母亲迁到雍城,还杀害劝谏的大臣,夏桀、商纣的行为都比不上您啊!让天下人知道了,人心都会瓦解,没人再向往秦国,我私下真为陛下您感到危险啊!我的话说完了!”说完就解开衣服,趴在刑具上。秦王走下宫殿,亲自扶起他,说:“先生请起,穿上衣服,我愿意接受您的建议!”于是封茅焦为上卿。秦王亲自驾车,空出左边的座位,去雍城把太后接回咸阳,母子关系又恢复到从前。

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很担心,找了很多能生育的女子进献给楚王,可还是没生出儿子。赵国人李园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听说楚王不能生育,又怕妹妹进宫后时间长了失宠,就先请求当春申君的舍人。过了一段时间,李园请假回家,故意超过了假期才回来。春申君问他原因,李园说:“齐王派人来求娶我妹妹,我跟使者喝酒,所以耽误了时间。”春申君问:“订婚了吗?”李园说:“还没有。”春申君就把李园的妹妹纳为妾室。

不久,李园的妹妹怀孕了,李园就让妹妹劝春申君说:“楚王很宠信您,就算亲兄弟也比不上。现在您当楚国相国二十多年了,楚王却没有儿子。要是楚王去世后,他的兄弟继位,他们肯定会重用自己原来亲近的人,您怎么能一首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呢?不仅如此,您地位尊贵,掌权时间长,对楚王的兄弟们有很多失礼的地方,要是他们继位,灾祸恐怕就要降临到您身上了。现在我怀孕了,还没人知道,我受您宠幸的时间不长,如果您能凭借自己的地位,把我献给楚王,楚王一定会宠幸我。如果我靠上天保佑生个儿子,那就是您的儿子当楚王了。整个楚国都能归您所有,这和面临不可预测的灾祸相比,哪个更好呢?”春申君觉得她说得很对。于是把李园的妹妹送出去,找了个地方小心安置,然后向楚王推荐。楚王把她召进宫,宠幸了她,后来她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

李园的妹妹成了王后,李园也跟着显贵,掌握了大权。但他担心春申君泄露秘密,就暗中豢养了一批敢死之士,想杀春申君灭口,很多楚国人都知道这事儿。楚王生病了,朱英对春申君说:“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也有不期而至的祸。现在您处在祸福难测的时代,侍奉喜怒无常的君主,怎么能没有不期而至的人来帮助您呢?”春申君问:“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福?”朱英说:“您当楚国相国二十多年了,虽然名义上是相国,实际上和国王差不多。现在楚王病重,早晚要死,他死后您辅佐年幼的君主,趁机掌握国家大权,等君主长大后再把政权还给他,要不就干脆自己南面称王,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福。”春申君又问:“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祸?”朱英说:“李园不掌握国家大权,却是您的仇人,他不掌管军队,却豢养敢死之士己经很久了。楚王去世后,李园肯定会抢先入宫,掌权后就会杀您灭口,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祸。”春申君再问:“什么是不期而至的人?”朱英说:“您把我安排在郎中的位置上,楚王去世后,李园要是抢先入宫,我就为您杀了他,我就是不期而至的人。”春申君说:“您别再说了。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又对他很好,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朱英知道自己的话不被采纳,害怕惹祸上身,就逃走了。十七天后,楚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在棘门里面埋伏了敢死之士。春申君一进宫,这些人就冲出来刺杀他,把他的头扔到棘门外面。接着又派官吏把春申君全家都抓起来杀了。太子继位,就是楚幽王。

评论

这段历史详细记录了秦始皇早期的诸多重大事件,生动展现了战国末期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及宫廷权力斗争等多方面的复杂局势。

在秦国,政治与军事发展并行。军事上,蒙骜等将领频繁出征,不断扩张领土,如取韩地、魏地,初置三川郡、东郡等,秦国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大,对其他诸侯国的威慑力与日俱增。同时,国内也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如郑国渠的修建。虽起初是韩国的疲秦之计,但渠成后却极大地改善了关中的农业生产条件,使秦国更加富饶,为秦国后续的军事行动和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各国局势来看,赵国在赵孝成王薨后,赵悼襄王即位,一系列人事变动导致内部矛盾激化。廉颇因被乐乘替代而怒攻乐乘,后出奔魏国。赵王虽想重新启用廉颇,但因郭开贿赂使者诋毁廉颇,最终未能成行,赵国错失良将。而李牧作为赵国北边良将,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战术运用巧妙。起初坚守不战,使匈奴与赵军皆以为其怯,实则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一举大破匈奴,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赵边,彰显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燕国则在决策上出现失误。燕王见赵国困于秦且廉颇离去,轻信剧辛之言,贸然伐赵,结果剧辛被杀,燕军损失两万,削弱了自身实力。

楚国方面,春申君在楚国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楚国参与合纵伐秦却失败,春申君因此被楚王疏远。同时,春申君在处理楚王无子问题上,陷入李园的阴谋。李园为让妹妹成为王后并巩固自身权力,设计让春申君将有孕之妹献给楚王,后又担心秘密泄露,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灭口。朱英虽提醒春申君防范,但春申君未予重视,最终导致悲剧发生,春申君被杀,全家被诛。

这一时期,各国之间合纵连横不断。诸侯因惧怕秦国无休止的攻伐而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然而五国合纵伐秦却以失败告终,反映出各国之间虽有共同利益,但难以形成强大且稳固的联盟来对抗秦国。秦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灵活的外交策略,在战国纷争中逐渐占据上风。

在秦国宫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秦始皇年少即位,太后与吕不韦私通,吕不韦为自保,将嫪毐进献给太后。嫪毐凭借太后宠信,权势渐大,甚至企图发动叛乱。秦始皇果断平叛,车裂嫪毐,灭其三族,迁太后于雍,体现出其在政治斗争中的果敢与强硬。而茅焦以巧妙的劝谏方式,让秦始皇迎回太后,恢复母子关系,展现了政治决策中的权衡与转变。

这段历史呈现出战国末期风云变幻的局势,各国兴衰、人物命运皆在时代浪潮中起伏。秦国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既有外部的军事扩张,也有内部权力结构的调整;其他诸侯国则在各种内忧外患中逐渐走向衰落,秦国统一六国的趋势愈发明显,为后续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