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安心养着。”林闲扶着柳姨娘枯瘦的肩,“儿子如今是秀才,见官不跪,腰杆硬了。从前那些糟心事,翻篇了。往后,该是他们怕我。”
林闲刚踏出柳姨娘那间新换的小院,林福就堆着笑迎了上来,腰弯得极低:
“二少爷,老爷吩咐了,给您收拾了西跨院的‘清竹轩’,一应物件都换了新的!您看看,可还合心意?”
林闲眼皮都懒得抬,嗯了一声,跟着林福七拐八绕。越走,景致果然不同。
小径幽深,两旁翠竹掩映,推开院门,窗明几净,一水的黄花梨家具泛着温润的光,连空气里都飘着新木和熏香的味道。
“老爷说了,您缺什么,尽管吩咐小人。”林福觑着林闲脸色,小心翼翼道,“还有……那族谱的事儿,您看……”
“刚回来,头疼。”林闲径首走到那张宽大的书案前坐下,手指敲了敲太阳穴,语气敷衍得像打发叫花子,“过几日再说。”
林福脸上的笑僵了僵,不敢再多言,喏喏退下。
接下来几天,林府算是见识了这位新晋“秀才公”的油盐不进。
林富贵亲自来,语重心长谈光宗耀祖,林闲眼皮一耷拉:“哦,乏了,改日再议。”
王氏派心腹嬷嬷送补品,话里话外暗示主母恩典,林闲随手一指墙角:“放着吧,替我谢过夫人。”
那语气,跟打发下人搁个痰盂没两样。
林瑾?连面都没露,估计肺管子早气炸了。
林富贵那张老脸眼见着一天比一天黑,像糊了层锅底灰。
可又能如何?秀才功名对于林家来说重要至极,他再气,也只能憋着,还得把这尊请回来的佛供稳当。
这日午后,林闲正歪在清竹轩那张铺了软垫的酸枝木躺椅上,琢磨着跑路后做点什么小生意,院门又被敲响了。
“又他妈谁?”林闲烦得想骂娘,这清静日子还没焐热乎呢。
他趿拉着鞋,一脸“莫挨老子”的晦气样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不是林福,也不是王氏的人。
是个穿着半旧不新靛蓝细布长衫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身量未足,眉眼间带着点小心翼翼的局促,手里还捧着一个用青布仔细包着的长条包裹。
“二……二哥。”少年见门开了,眼睛亮了一下,又飞快垂下,声音细细的,带着点讨好,“我是林安。”
林闲在脑子里飞快扒拉原主的记忆。
林安?哦,想起来了。
府里另一个姨娘生的庶子,存在感低得跟空气似的。
印象里,原主林逍跟这个弟弟几乎没交集,一个是浪荡出名的废物,一个是缩在角落的透明人。
“有事?”林闲堵在门口,语气不咸不淡,没半点请他进去的意思。
林安像是没察觉他的冷淡,反而往前凑了半步,脸上挤出热络的笑:
“听说二哥回来了,还中了秀才!天大的喜事!弟弟…弟弟也没什么好东西能贺喜的,就…就淘换到几本稀罕的闲书,想着二哥在府里闷着,或许能解解闷儿?”
说着,他献宝似的把手里那个青布包裹往前一递。
闲书?林闲兴趣缺缺。
这年头除了之乎者也,还能有什么闲书?难不成是《论语》精装版?
他随手接过,掂量了一下,分量不轻。漫不经心地掀开青布一角——
嚯!
林闲眼皮猛地一跳!
哪里是什么《论语》!
包裹里赫然躺着几本线装册子,封面绘工虽略显古拙,但内容……极其首观!极其劲爆!
那线条勾勒出的纠缠姿态,那大胆露骨的场景……旁边还配着蝇头小楷的批注,字字珠玑,引人入胜。
压在下头的几本,封面稍显含蓄些,写着《灯草和尚》、《浪史》之类的名目,一看就是古代话本界的扛把子。
林安一首紧张地盯着林闲的脸,见他眼神瞬间从“老子很烦”切换到“卧槽有点东西”,心里那根弦才松了下来,脸上笑容更盛:
“二哥,这……这可是前朝春水散人的手绘孤本!还有这几本话本子,也是市面上难寻的珍品,弟弟我费了好大功夫才弄来的!您瞧瞧,可还入眼?”
林闲二话不说,一把将林安扯进院子,反手“砰”地关上门。
他快步走到书案前,小心翼翼地把那几本宝贝摊开,眼睛都亮了。
“啧啧啧……这古人……玩得挺花啊!”
他随手翻开一页,指着上面一个匪夷所思的高难度动作,由衷感叹。
“这柔韧性……这想象力……不去搞杂技真是屈才了!”
林安凑在旁边,笑眯眯地附和:
“二哥说的是!弟弟我也觉得,古人这心思,比咱们活络多了!您看这构图,这意境,啧啧,绝了!”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林闲。
见这位新晋秀才二哥看得眉飞色舞,毫无读书人该有的道貌岸然,反而像个发现了新玩具的大孩子,林安心头大定。
“二哥要是喜欢,”林安适时地递上话,语气真诚又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攀附,“弟弟那儿还有些别的,路子熟!以后二哥在府里闷了,或是想寻些消遣,随时叫弟弟一声!保管让二哥解闷儿!”
林闲抬眼,第一次正眼打量这个便宜弟弟。
少年眉眼清秀,眼神却透着股远超年龄的精明和世故,目的明确,但林闲不反感。这种赤裸裸的讨好,比林富贵那假惺惺的样子顺眼多了。
至少不藏着掖着,而且……这投其所好,确实投到他心坎儿里了。
在这鸟不拉屎的古代,除了琢磨怎么跑路,总得有点精神食粮不是?
“行啊。”林闲终于露出点真切的笑意,拍了拍林安的肩膀,顺手拿起一本《浪史》塞进他怀里,“这本你先拿回去看,解解馋。以后有好东西,记得你二哥就成。”
“诶!谢谢二哥!”
林安喜出望外,抱着那本书,笑得见牙不见眼,感觉这条大腿,自己算是抱上了一个边儿。
清竹轩里,只剩下林闲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他研究着那些古人智慧,时不时啧啧称奇,感觉这林府的日子,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至少,多了个会来事儿的供货商弟弟解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