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打的就是王牌
长津湖打的就是王牌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长津湖打的就是王牌 > 第2章 晋升之路

第2章 晋升之路

加入书架
书名:
长津湖打的就是王牌
作者:
笔墨的橘子
本章字数:
71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1948年12月15日,寒风卷着细雪掠过萧县张庄寨的土墙。华东野战军的祝捷大会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前召开,台下数千战士的棉衣还沾着硝烟,钢盔上的弹痕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却个个挺得笔首,像一排排淬过冰的刀枪。

"同志们!"纵队首长王建安的声音混着扩音器的嗡鸣传开,"淮海战役歼敌55万,解放全国半壁江山!其中,李云龙同志率领的二师,以少胜多,连克碾庄、双堆集,歼敌一万二千,活捉敌暂编74师副师长!"

台下掌声如雷。李云龙站在队列前排,望着第三排那个穿洗得发白灰布军装的身影——楚云飞。对方正望着他,眼尾那道旧疤随着嘴角的弧度微微牵动,像是抹不去的刻痕。

"宣读中央军委嘉奖令!"王建安展开电报,"任命李云龙为华东野战军第12军副军长(注:按历史编制调整),原华野二师扩编为军,辖西个主力师;另,楚云飞同志任该军联络处处长,负责国军投诚人员安置与装备清点!"

掌声掀翻了帆布顶棚。李云龙后颈的汗毛竖起来——从师长到副军长,三个月的晋升快得像场梦。更让他心跳的是,裤袋里的油印小册子突然发烫——那是组织科刚发的《关于起义投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封皮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标题被他的体温焐得发皱。

"云龙!"赵刚挤过来,军大衣下摆还沾着会场飘落的雪花,"老伙计,这下你可成了'统战专家'。"这位从独立团跟到现在的老战友,如今挂着政治部主任的衔,胸前的毛泽东像章擦得锃亮。

李云龙摸出颗硬糖塞给旁边的小战士。孩子啃着糖,睫毛上还挂着雪渣:"师长,当副军长能吃上热饭不?"

"傻小子,"李云龙蹲下来,用戴皮手套的手拍掉他钢盔上的雪,"当副军长是要让全军的弟兄都吃上热饭!"他抬头望向楚云飞的方向,系统提示突然在视网膜上闪烁(注:保留系统元素但弱化超自然感,改为类似"经验值"的心理暗示):

【主线任务完成:淮海战役歼敌目标超额达成】

【奖励:后勤管理权限(可统筹全军物资调配)】

【当前任务:完成投诚人员安置(进度0/1200)】

"走,"李云龙拽着赵刚往台下走,"去会会咱们的'统战专家'。"

军部临时设在地主大院里,堂屋的八仙桌上还留着褪色的"福"字。李云龙推开门时,楚云飞正伏在桌上整理文件,钢笔尖在"89师装备清单"上划出沙沙声。听见动静,他起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李副军长,联络处处长楚云飞向您报到。"

李云龙摆了摆手:"别来这套虚的,坐。"他指了指桌上的搪瓷缸,"刚泡的茶,比咱们的野山茶强多了。"

楚云飞坐下,目光扫过墙上"攻无不克"的锦旗——那是二师在碾庄战役中缴获的国民党军旗改制的。他沉默片刻,开口道:"李副军长,我有个请求。"

"说。"

"我想把89师的装备清册整理出来。"楚云飞从公文包取出一沓资料,"美式105榴弹炮12门,M1卡宾枪800支,配套弹药箱200个...这些装备比咱们现有的好太多,应该优先装备主力团。"

李云龙接过资料,油印的数字在煤油灯下泛着黄。他想起昨夜组织科开会时提到的"起义部队装备统筹",指尖在"105榴弹炮"几个字上敲了敲:"好主意。不过...这些装备得先登记造册,交后勤处统一调配。"

楚云飞点头:"我正想请您批个条子,让我带几个熟悉装备的同志去仓库。"

"准。"李云龙撕下半张纸,写了个"查"字,"但有个条件——清点时必须有咱们的人跟着。老赵,"他扭头喊,"你带组织科的老张过来,今晚就开培训会!"

门外传来脚步声,赵刚带着两个干事走进来,手里拎着一摞表格:"军长,楚处长,这是《投诚人员登记表》和《装备清点细则》。我看了几个,有个副团长在淮海战役里擅自撤退,己经被我们控制了。"

楚云飞皱眉:"具体情况?"

"他说接到了突围命令,但..."赵刚压低声音,"后来证实是假命令。"

李云龙摸出烟盒,点了一支:"按规矩办。"他看了眼楚云飞,"不过...家属要是没参与,每月发五块大洋抚恤。"

楚云飞沉默片刻,突然笑了:"李副军长,你这招既讲原则又通人情。行,我信服。"

三天后,军部会议室的长桌上铺满了地图和报表。李云龙啃着玉米饼子,目光扫过楚云飞整理的《装备清点报告》——美式105榴弹炮的数量、弹药基数、维护状况,连每门炮的炮管磨损程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军长,"赵刚翻着一份《士兵思想动态调查》,"现在战士们最关心两件事:一是什么时候发新军装,二是能不能回家看看。"

"新军装?"李云龙把玉米饼子一扔,"让后勤处把缴获的国军冬装全翻出来,大的小的改改,先让弟兄们穿上。回家的...等打完这仗再说!"他突然想起组织科新发的《后勤管理手册》,"对了,后勤处有个物资统计模块,能算各部队的消耗。老楚,你把数据输进去,我看看能调多少布。"

楚云飞点头,拿起钢笔在报表上圈圈点点。赵刚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小声对李云龙说:"这楚处长,还真有两下子。"

"那当然。"李云龙得意地扬了扬下巴,"人家在国军管过后勤,账算得比咱们会计股长还精。"

正说着,通讯员小吴掀开门帘跑进来:"军长!纵队司令部来电,说中央派了记者来采访,要见见您和楚处长!"

"记者?"李云龙皱眉,"咱又不是演戏的,见他们干啥?"

"说是《人民日报》的,叫冯牧。"小吴挠了挠头,"说要看咱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典型。"

楚云飞放下笔:"我去换身衣服。"他指了指衣柜里的灰布制服,"这身比旧军装更像样。"

赵刚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去吧,正好宣传宣传咱们的政策。不过..."他压低声音,"别露馅,别让记者知道咱们的'小灶'。"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冯牧问李云龙:"李副军长,听说您和楚处长合作得不错?这在国共两军里可不多见。您是怎么说服他的?"

李云龙咧嘴一笑:"都是打鬼子的中国人,谁跟谁过不去?再说了,跟着共产党,有饭吃,有仗打,谁不愿意?"

楚云飞坐在旁边,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地,工人进了工厂,这才是真正的救国之道。"

冯牧眼睛一亮:"楚处长这是肺腑之言?"

"句句属实。"楚云飞点头,"我在国军十年,见过太多腐败;到了这里,才明白什么叫'官兵一致'。"

采访结束时,冯牧握着李云龙的手:"李副军长,您和楚处长的故事,我会好好写一篇报道,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共产党的队伍里,能容得下真心为民的英雄!"

送走记者,李云龙瘫在椅子上,摸出烟盒点了一支:"老楚,你这政治课上得比我强。"

楚云飞笑了:"李副军长过奖了。其实...我也被你们的真诚打动了。"他望向窗外,战士们正在操场上训练,口号声震天响,"这才是我要找的军队。"

半个月后,军部的参谋部热闹起来。楚云飞带着几个参谋在沙盘前推演战术,李云龙搬了把椅子坐在旁边,一边啃苹果一边看。

"这里,"楚云飞的手指点在沙盘上的一个高地,"如果敌军从东南方向进攻,我们应该在这里设伏。利用地形隐蔽,等他们进入射程再开火。"

"好主意!"李云龙咬了口苹果,"不过...要是敌军绕路呢?"

"那就让特务营去袭扰他们的后勤线。"楚云飞拿起一根小旗子,在另一个位置插上,"切断他们的补给,敌军没粮没弹,自然乱了阵脚。"

李云龙望着沙盘上的标记,想起组织科新发的《战术推演手册》,清了清嗓子:"老楚,你刚才说的袭扰后勤线,得让伍千里去。那小子带的侦察营,爬山钻林子比兔子还快。"

楚云飞眼睛一亮:"对!侦察营最擅长这个。"

正说着,赵刚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袋花生:"聊什么呢?这么入神?"

"研究怎么揍敌军。"李云龙把苹果核一扔,"老楚刚制定了一套袭扰战术,让伍千里去执行。"

赵刚坐下来,剥了颗花生:"我刚去政治部转了转,战士们的情绪很高。不过..."他皱起眉,"有几个老兵抱怨,说现在不打仗了,训练太苦。"

"苦?"李云龙拍了桌子,"等去了朝鲜,有他们哭的时候!"他想起后勤处刚发的《训练大纲》,"对了,后勤处有个虚拟战场模拟箱,能让教导队先试试。要是效果好,全军推广。"

楚云飞点头:"这个好。我记得国军也搞过沙盘推演,但没你们这么细。"

"那是因为咱们有新办法!"李云龙得意地晃了晃脑袋,"老楚,你把美式的训练大纲整理出来,结合咱们的实际情况,改改就能用。"

楚云飞应了一声,低头继续在沙盘上标记。赵刚看着两人专注的样子,悄悄对李云龙说:"老伙计,我看这'铁三角',是真成气候了。"

李云龙望着窗外正在训练的部队,嘴角终于露出笑意。窗台上的油印小册子被风吹得翻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几个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后勤管理手册》,上面"当前任务进度:45%"的字样清晰可见——按照计划,三天后就能完成首批美械装备的调配。

"走,"李云龙站起身,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去仓库看看钢材。三天后,我要看到炮兵团的雏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