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上来
从天上来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从天上来 > 第46章 思维困局

第46章 思维困局

加入书架
书名:
从天上来
作者:
雨烟陌上
本章字数:
363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再看那边,正是王忠大人,雷熄山筑基第一人。刚经历完一场恶战的少年们瞬间欢呼起来,虽说个个挂了彩,但只要看到那个沉稳可靠的身影,心里就莫名踏实,仿佛天塌下来都有人顶着。

"王忠啊,确实是个人物,可惜了……"王庸常在心里默默感慨。有时候不得不信,人各有命,有些人从生下来那一刻,似乎就注定要走一条满是荆棘的路。

就拿王庸常自己前世来说,他出身普通人家,打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好好修行,找个稳定的小组,将来结婚生子"。好不容易熬到毕业,顺理成章进了家族体制。本以为端上了"铁饭碗",结果每天累得跟陀螺似的,经常拼上性命,可到手的酬金也就勉强够糊口。家里人还眼巴巴盼着他攒一套房结婚,他看着手里那点可怜的余额,再瞅瞅动不动就几万的房价,心里那股憋屈劲儿,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时间一长,王庸常满肚子怨气:"这家族太不公平了!我累死累活,还不如人家投胎投得好!""那帮长老懂什么啊,天天瞎指挥!"他把所有的失败都一股脑推到外部环境上,不是怪房价太高,就是怪长老太蠢、族人太坏,唯独从没想过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其实啊,这种遇事就甩锅的心态,就是咱们最容易掉进去的"思维陷阱"。

智道上有个概念叫"外控型人格",说白了,就是觉得啥事儿都是外界决定的,自己压根儿没啥办法。王庸常就是典型的"外控型思维",整天抱怨个没完,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生活也跟着一团糟,活生生陷入了"越抱怨越失败,越失败越抱怨"的死循环。

不过转机往往就藏在一次次撞南墙之后。有一回,回家路上,他望着街边的灯火,突然心里一凉:"难道我这辈子就这么完了?"就这么一个瞬间的自我怀疑,反倒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从那以后,他开始静下心来琢磨:"我到底想要啥?"这问题听起来简单,可真要认真想想,好多人还真答不上来。王庸常思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了——他不图大富大贵,就盼着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往后遇到事儿能有点选择的底气。有了明确目标,他才惊觉以前的忙碌全是瞎忙活,没有方向的努力,可不就是在原地踏步嘛!

王庸常清楚自己没啥背景,手里也没资源,他只想到了一个办法—破而后立。有些东西就是需要打破认知才能够获得,他终于明白,虽说外部环境确实有影响,但真正能决定人生走向的,还得是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就像老辈人常说的:"自助者,天助之。"

说到思维认知,智道里有个主流观点叫"六层模型",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愿景。大多数人一开始都卡在最底层的"环境层",总觉得是外部条件不好才限制了自己。就像王庸常以前,天天抱怨房价、工作,这就是典型的"环境层"思维。

往上一层是"行为层",这时候开始明白得靠行动改变现状了,可往往都是瞎努力,没个明确方向。再往上到"能力层",才知道要提升技能、优化方法。至于更高层次的"信念层""身份层""愿景层",那就涉及到价值观、自我定位和人生使命这些更深的东西了。

不过得注意啊,这个模型可不是让你对号入座,给自己贴标签用的。每个人的思维都复杂得很,说不定同时具备好几个层次的特点。就拿王庸常来说,他在努力的同时,也在慢慢改变自己的想法,从"我肯定不行"变成"我努努力能做到",这就是思维不断升级的过程。

后来,王庸常抓住一个难得的机遇,得到了一块灵涅碎片。靠着这股子拼劲,他一手创立了玄冥宗,成了一宗之祖,培养出不少优秀的后辈。

我清楚的知道人与人的路是不相同的。

王庸常的故事,就宛若普通的俗套英雄。没主角光环,也没开挂的人生,但这可不代表就得向宿命低头。

提升思维认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得靠在生活里摸爬滚打,从失败里吸取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别怕走弯路,每一次"试错"其实都是在为以后的成功打基础。人的逆袭,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而是靠着日复一日的坚持,还有不断地突破自我。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别急着抱怨。不妨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可能一开始会走得很慢,甚至会走错路,但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一首在前进。

与其抱怨,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当我们的能力提升了,自然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也许现在正处在人生的低谷,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王庸常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刻。但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选择了改变自己,最终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成长的宝贵经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