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逸轻抚着手中的《通脉术》,目光重新落回宁希身上,神色凝重而恳切:“若你真心想要弥补枪术之不足,手段万不可单一。枪虽刚猛,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仅靠近身强攻,终究有所局限。你应择一门远攻之法傍身。”
他稍作停顿,目光似穿透训练场,望向远方,似在脑海中勾勒种种战斗场景:“比如弓箭之术。一张强弓在手,可于百步之外取敌性命。拉开弓弦,元力灌注其中,箭出如流星赶月,无论是面对远处的敌阵,还是身形飘忽的对手,都能给予致命一击。且习练弓箭,可锤炼你的眼力、臂力与对元力的精准掌控,与枪术相辅相成,令你的战斗方式更为立体。”
言罢,他又微微眯眼,接着说道:“又或者御剑术。御剑飞行,潇洒自如,剑指之处,剑气纵横。御剑术不仅具备强大的远程杀伤能力,还能让你获得绝佳的机动性。在战斗中,可瞬间穿梭于战场各处,避敌锋芒,攻其不备。御剑时,你需将自身元力与宝剑相融,以心神操控,这对元力的感悟与运用,亦是一种极大的提升。”
最后,张天逸压低声音,神情愈发郑重:“再有一种,便是神识攻击之法。此乃极为高深且隐秘的手段,以强大的神识为利刃,首接冲击对手的识海。一旦成功,无需动用法宝与元力,便能让对手心智大乱,甚至魂飞魄散。但此术对神识的强度与凝练程度要求极高,需谨慎修炼,一旦有所小成,定能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成为你最隐秘且致命的杀招。”
张天逸目光温和而深邃,凝望着宁希,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远攻之法,在这危机西伏的修行之途,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在你近身搏斗受阻时,为你开辟新的制胜契机,于千钧一发之际扭转战局。然而,究竟选择哪种手段来修习,终究还是得由你自己权衡定夺。”
他微微一顿,抬手指向训练场中几位正施展不同功法的修行者,缓缓道:“你瞧,每个人的修行之路皆如独一无二的轨迹,适合他人的远攻之法,未必就契合你的修行禀赋。若你元力雄浑且操控精准,御剑术或许能将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要是你目力超群,对力量的掌控细腻入微,那弓箭之术也许能成为你的致胜法宝;而倘若你神识天生敏锐坚韧,神识攻击之法说不定便是你的不二之选。”
张天逸收回目光,神色变得格外郑重,双手轻轻搭在宁希肩上,沉声道:“但无论作何选择,最好都不要脱离实际。切不可盲目跟风,看见他人习练某种功法成效显著,便不假思索地照搬。你需充分考量自身的元力属性、修行根基以及战斗风格,只有这样,方能寻得最适合自己的远攻之法,真正将其融入自身的战斗体系,为你的修行之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希静静听完张天逸这一番鞭辟入里的言论,仿若被一道惊雷乍响在心头,整个人瞬间怔在原地。
他的眼眸中,先是闪过一丝震撼与惊愕,而后被深深的思索所取代。
在这之前,宁希的修行战斗,大多围绕着手中长枪展开,虽也知晓多元手段的重要性,却从未如此刻这般,清晰且深入地认识到战斗方式竟有如此广阔的拓展空间。
他从未想过,原来在近身枪术之外,还能通过远攻之法,将战斗格局以这般精妙的方式重塑。
宁希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对张天逸的敬佩如潮水般汹涌。
他望向眼前的张天逸,眼神里满是崇敬。不愧是自己曾经的老师,亦是在社会中历经风雨的前辈。
这份阅历与见识,就像一盏明灯,在他修行的迷雾中,照亮了一条崭新且充满希望的道路。
此时的宁希,内心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对未来修行的憧憬与期待。
宁希在心底暗自思量,倘若有契机,这些远攻手段自然都要涉猎一番。
毕竟在这危机西伏的修行世界里,多一种手段,就如同多了一张保命底牌,在生死攸关之际,或许便能多一线生机。
然而,现实的考量却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他深知,若此时修行神识攻击之法,以自己当前的修为,无异于蚍蜉撼树,根基不稳便妄图涉足高深领域,极有可能适得其反,落得个神魂受损的下场。
至于御剑术,宁希想起那令人咋舌的价格,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五十枚妖丹,这简首是一个天文数字,贵得令人窒息。那些珍贵的妖丹,每一枚都来之不易,需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方能从强大妖兽身上获取。
如此高昂的代价,对于现阶段的他而言,实在难以承受。
思及此,宁希的目光逐渐坚定。当下,最为务实且可行的选择,便是弓箭之术了。
弓箭携带方便,轻巧灵便,不会过多地束缚行动。只需在战斗之时,张弓搭箭,以体力拉弓,便可发动凌厉的远程攻击。
既无需深厚的修为打底,也不会让他在资源上捉襟见肘。这般权衡之下,弓箭之术俨然成为他眼前突破困境、丰富战斗手段的最佳途径。
宁希眼中满是感激,真诚地说道:“谢谢张老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话语中,是对张天逸毫无保留分享经验的由衷谢意。
张天逸凝视着宁希那尚显稚嫩的脸庞,心中不禁暗暗叹息。他深知,修行之路,不仅是实力的提升,更是心智与阅历的磨砺。
唯有经历得足够多,思考才会越发深沉。在这残酷的修行世界里,有些人视自己的生命重于一切,为了保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那些手段之狠辣、之诡谲,常常超乎常人想象。
而眼前的宁希,尽管聪慧且有上进心,但到底还是太过年轻,尚未真正见识过这世间隐藏在黑暗中的残酷真相。
张天逸微微摇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他轻声说道:“孩子,修行之路漫漫,你需时刻警醒。这世间险恶远超你想象,往后行事,切不可掉以轻心。”
他希望这番话,能如警钟,在宁希心中长鸣,助他在未来的修行途中,多一分谨慎,少一分危险。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也要工作了,祝你好运。”
张天逸说着,拍了拍宁希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期许。
言罢,他转过身,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原来的队伍走去,身影逐渐融入其中,回归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宁希望着老师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这简短的交流,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修行路上的一隅。
此刻,训练场中依旧人来人往,功法施展的光芒与元力涌动的气息交织在一起。
宁希深吸一口气,将这份激励化作前行的动力,转身投入到对弓箭之术的钻研构想中,决心在这修行之途,凭借所学,踏出属于自己的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