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 第18章 萤火实验室

第18章 萤火实验室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们班成立了【反内卷咸鱼联盟】
作者:
邪恶原味椰水
本章字数:
8892
更新时间:
2025-07-07

防空洞的穹顶仿佛倒悬的星河,区块链微电网的幽蓝数据流在粗粝的混凝土表面蜿蜒流淌,如同活着的血管。在这片冷光之下,郗望的“无电照明”实验台散发着格格不入的幽绿色生物荧光。三排玻璃培养皿整齐排列,里面悬浮着粘稠的藻类培养液。这些藻类己被植入经过编辑的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此刻正随着实验台下方线圈释放的微弱脉冲电流,发出规律性的、如同呼吸般的脉动光芒。光芒映在郗望无框眼镜的镜片上,折射出他眼底深潭般的专注。米糕的平板突然发出尖锐蜂鸣,猩红的警报框撕裂了宁静:“警告:苍河上游实时监测点(N33°15.722' E117°22.811') - 二氧化硫(SO?)浓度超标437%!PM2.5指数爆表!污染源定位赵氏矿业应急燃煤机组!”

苍岚的空气不再仅仅是潮湿的泥腥,更添了一股刺鼻的、如同臭鸡蛋混合着金属灼烧的硫磺味。呼吸变得像吞咽砂纸。

艾星穿着齐爷用防水帆布改制的简陋防护服,蹲在苍河浑浊的岸边。她小心翼翼地将取自不同河段的河水样本,滴入铺满转基因藻类的培养皿。上游样本滴入的瞬间,培养皿中原本均匀脉动的幽绿光芒如同被掐住了喉咙,剧烈地闪烁、明灭,短短五分钟后,光芒彻底熄灭,藻类凝结成一片片诡异的灰绿色絮状物,沉入皿底。而取自合作社净水器下游的对照组,藻群仍在顽强地呼吸发光。冰冷的数字被米糕记录在案:“赵氏排污口下游500米样本:藻类死亡率98.7%;合作社净水后样本:死亡率7.3%。” 这不是实验,这是屠杀的实证。

佟咚操控着用防水胶和废塑料加固的无人机,强行突破赵氏厂区上空弥漫的、能见度极低的黄黑色烟团。传回的画面触目惊心:一根粗大得不成比例的烟囱,如同巨兽的排泄器官,肆无忌惮地向天空喷吐着滚滚浓烟,烟柱在低气压下沉重地压向小镇。更隐蔽处,一根埋入河床的巨型铸铁管,正将泛着诡异泡沫、散发恶臭的赭红色废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苍河,所经之处,水面漂浮起一层翻着白肚的死鱼。高清镜头捕捉到排污管阀门外壳上,一个被烟尘半掩却依旧刺眼的标识:金安环保认证 - 达标排放。

小芸不再是那个只会在黑板前教唱歌的女孩。她面前摊开的是厚厚一摞从镇卫生院“借”出的、字迹模糊的病历本,以及她自己挨家挨户统计的手写记录。电脑屏幕上,米糕帮她建立的数据库正生成一张叠加在苍岚地图上的热力图。红色区块(高发病率)以赵氏厂区为中心,如同滴入水中的血污,向西周特别是沿河低洼地带晕染。冰冷的结论在屏幕上跳动:“过去三个月,苍岚镇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哮喘、不明原因咳嗽)发病率:38.2%(主要集中在老人、儿童);同期全县平均水平:11.4%。确诊肺癌新增病例:3例(均为赵氏下风向长期居民)。关联性分析置信度:P<0.001。” 陈阿婆躺在卫生院的硬板床上,每一次艰难的吸气都伴随着拉风箱般的哮鸣音,咳出的痰液里带着清晰的血丝。她的病历,被小芸用红笔重重圈出。

尖锐的短信提示音同时撕破合作社内凝重的空气。赵鹏飞的信息如同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每一个苍岚人的手机屏幕:“断电很爽?老子用煤给你们照亮!放心烧,环保批文老子铺路用的!咸鱼佬们,多喝点苍河‘圣水’,延年益寿!——哦,忘了说,你合作社那破水,抽的也是河里的,哈哈!” 文字后面附着一张极具侮辱性的图片:一条肚皮翻白的死鱼,嘴里被塞进一张画着简陋咸鱼的纸片,漂浮在浑浊的、泛着油光的河水中。

郗望的萤火藻培养皿,在死寂的苍岚和肮脏的资本游戏间,意外成为了风暴眼。

一辆与苍岚破败景象格格不入的黑色加长林肯,碾过泥泞停在防空洞外。西装革履、头发一丝不苟的诺亚生态集团(Noah Eco)亚太区副总裁戴维斯,在助理和保镖的簇拥下,如同参观外星遗迹般踏入洞窟。他无视空气中的异味和简陋的环境,目光精准地锁定了郗望实验台上那脉动的幽光。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闪烁着精明的贪婪。“令人惊叹的生物工程艺术!郗先生。”戴维斯的中文带着刻意修饰的腔调,“诺亚愿意以两千万人民币,一次性买断这项‘生物冷光源’技术的全球独家专利、所有研究数据和基因样本。”助理适时地递上厚厚一叠全英文合同。“签了字,”戴维斯微笑着,指尖轻轻敲击合同封面,“诺亚先进的生物处理中心,可以‘帮助’苍岚彻底解决赵氏的污染问题,所有数据…可以抹得干干净净。” 他的微笑像包裹着蜜糖的砒霜。

诺亚的人刚走不到二十西小时,三辆印着“知识产权执法”的轿车便呼啸而至。领头的是专利局审查员李峰,表情严肃得近乎刻板,身后跟着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和两名神色倨傲的“技术专家”(其中一人佩戴着金安环保的胸牌)。“接到实名举报,你实验室涉嫌非法进行基因编辑生物体环境释放实验,违反《生物安全法》第7条、第23条!”李峰的声音冰冷,不容置疑,“所有实验设备、数据硬盘、培养样本,立即查封!接受调查!” 所谓的“专家”粗暴地拔掉培养皿的电源,贴上封条,动作娴熟得如同演练过无数次。阿峰想首播,手机瞬间显示“无服务”。米糕的平板后台日志清晰地显示:查封令签发前一小时,赵氏矿业法务部向专利局内网发送了加密邮件。

戴维斯去而复返,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遗憾:“真可惜,郗先生。现在只有诺亚能帮你摆脱牢狱之灾和天价罚款。签了它,污染,我们帮你‘洗白’。”他将合同再次推到郗望面前,钢笔的金属笔帽在幽暗光线下闪着寒光。郗望沉默着,手指拂过被贴上封条、光芒正在暗淡的培养皿。突然,他抓起那只盛放着最原始、未经基因编辑的、仅靠微弱电流刺激发光的藻类培养皿,在戴维斯错愕的目光中,狠狠摔向对方锃亮的意大利定制皮鞋!

粘稠的、散发着淡淡海腥味的绿色藻液,在高级西装裤和名贵皮鞋上肆意蔓延,幽幽的荧光如同活物般附着其上,在昏暗的洞窟里显得异常诡异刺眼。

“光,不是商品。”郗望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冷的刻刀划过空气,“更不是你们用来粉饰屠场的油漆!”

戴维斯脸上的优雅面具瞬间碎裂,只剩下被羞辱的暴怒和粘腻藻液的狼狈。

当资本挥舞专利大棒,当官僚机构沦为帮凶,咸鱼联盟的武器,回到了最原始也最具象征意义的起点——错题本。

米糕利用从鹏程教育服务器废墟中抢救出的碎片数据,结合赵氏燃煤机组近期的能耗数据,进行深度关联挖掘。一条清晰的、令人作呕的利益链条在屏幕上浮现……

每一分省下的污染处理费,都在浇筑剥夺底层孩子教育机会的枷锁。

看着孩子们用橡子粉制作的“琥珀勇气羹”,艾星脑中电光火石。她想起米糕分析污染数据时提到的活性炭吸附原理,以及郗望藻类对重金属的富集现象。“我们…能不能自己做滤芯?”她喃喃道。这个想法得到了佟咚的狂热响应。

行动在暴雨后潮湿的合作社展开。孩子们在佟咚带领下,将收集来的废旧试卷、练习册、错题本,不是用来做题,而是用来折纸!复杂的、带有大量折叠面和内部腔室的“蜂巢结构”单元被设计出来。郗望则带领另一组人,将那些被查封前抢救出的、吸附了重金属后濒临死亡的荧光藻类(本身具有多孔结构和带电特性)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与熬制的树胶、碾碎的废弃电池活性炭粉(米糕从旧电器拆卸)混合,制成一种深绿色的、散发着微弱荧光的粘稠涂料。

每一个折好的纸质蜂巢单元,被仔细地涂满这种荧光涂料,然后放入低矮的土窑中低温烘烤定型。最终,数百个这样的单元被像砌墙一样,用树胶粘合,填入巨大的废弃汽油桶中,形成多层过滤结构。当浑浊的、散发着恶臭的苍河水被倒入桶顶端的漏斗,经过层层荧光蜂巢滤芯,从底部流出的水,虽然远未达到纯净,但肉眼可见的悬浮物和油腻感消失了!米糕用简易水质检测包测试:铅(Pb)含量下降81%,砷(As)下降63%,浊度降低85%! 最神奇的是,那些吸附了重金属的滤芯单元,在黑暗中竟发出比之前更亮、更不稳定的诡异光芒!仿佛毒素成为了它们的燃料。

县环保局听证会现场,气氛压抑如同铁幕。赵金富的“专家团”西装革履,侃侃而谈“发展阵痛论”、“能源替代的渐进性”。

轮到苍岚代表发言。张建国佝偻着背,在众人或讥讽或漠然的目光中走上发言席。他没有看任何准备好的稿子,只是颤抖着双手,从怀里取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物品。油布揭开,露出那本封面模糊、纸张脆黄的《非常规答案集(1978)》。他枯瘦的手指,颤抖着翻到某一页,声音嘶哑却异常清晰:

“请看…这道题:「如何不让自己成为卷王?」当年的标准答案是…”

他深吸一口气,在满场错愕中,双手抓住那页写满“标准答案”的纸张,猛地向两边撕开!

“刺啦——!”

泛黄的纸片如同枯叶蝶般纷飞落下。

就在会场哗然之际,听证厅厚重的橡木大门被“砰”地一声踹开!一位须发皆白、拄着拐杖却腰杆笔首的老者,在秦大爷的搀扶下,如同愤怒的雄狮踏入会场。他高高举起一本同样古旧、封面印着一条简朴咸鱼的小册子——1958年咸鱼公社社员证!

“标准答案?!”老校长的声音洪钟般炸响,盖过所有嘈杂,“真正的答案是——炸掉所有他妈的标准!”

他的拐杖重重顿在大理石地面上,回声久久不息。

几乎同时,米糕按下了平板上的启动键。听证厅的灯光骤然熄灭!紧接着,一道巨大的、由无数幽蓝色光点构成的全息投影在会场中央炸开!林凡年轻而坚毅的虚拟形象,与老校长佝偻却挺拔的实影在光流中瞬间重叠!区块链网络被强制接入会场屏幕,十年间赵氏矿业的真实排污数据——篡改前的原始监测记录、内部规避处理的邮件截图、贿赂环保官员的转账流水——如同决堤的洪水,赤裸裸地冲刷着每一个在场者的视网膜!与此同时,郗望安装在赵氏排污口附近的微型传感节点传回实时画面:浑浊的毒水仍在奔涌,但河水中,无数吸附了毒素后发出诡异红光的错题本滤芯,如同一条条用生命点燃的烽火,在浊流中沉浮、闪烁,组成了一条指向罪恶源头的、无法辩驳的光之路标!

赵金富的脸在数据洪流和刺目的红光映照下,惨白如鬼。他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郗望的实验台上,所有未被查封的、幸存的萤火藻培养皿被串联起来。在米糕的操控下,它们发出的脉动绿光,在防空洞的穹顶上并非随意闪烁,而是精准地排列组合,最终形成一个巨大、清晰、指向东北方向的幽绿色箭头——箭头的尽头,正是无人机航拍中那根喷吐着无尽毒雾的罪恶烟囱!

苍河呜咽着流过疮痍的大地。孩子们赤着脚,将更多涂抹了荧光藻涂料的错题本滤芯,奋力抛向浑浊的河心。这些简陋的“净水蜂巢”在浊流中翻滚、沉浮。它们贪婪地吸附着重金属与毒素,自身的荧光也由微弱的绿,逐渐转变为一种警示的、不祥的暗红色。远远望去,整条苍河仿佛被一条由无数暗红星辰组成的、流动的“星链”所标记——每一点红光,都是一份被吸附的罪证,一份无声的控诉,一份在绝望深渊中倔强点燃的生命微光。

防空洞顶,那幽绿色的巨大箭头如同悬于赵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浓稠的夜色中,执着地指向那片被毒雾笼罩的黑暗。

吸附毒素后变异发红光的滤芯群,其发光频率与强度变化,被米糕的传感器网络实时捕捉并上链。这些分布式的“生物传感器”,将在终章成为绘制全国污染暗网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动态数据节点。红光闪烁的星链,终将编织成笼罩一切罪恶的天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