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市 L.I.F.E 一号站快闪空间开业第三天,一条在社群内部疯传的帖子突然登上了热搜:
【不摆烂?是披着情绪外衣的躺平合法化?】
配图是副人格“沙椰”主持的一场线下共鸣活动。活动主题是“解构责任感”,背景墙上赫然写着八个字——不工作,也能活下去。
活动现场有人举着“拒绝成长KPI”的手卡,还有人首接在拍照区域跪着摆烂,表情戏谑。
争议瞬间引爆,评论区两极分化:
> “就知道搞这些文青疗愈,到头来还是放纵。”
> “这是我最真实的样子,怎么就不能摆了?”
> “我支持不摆烂,但不是这种恶搞。”
> “副人格管理呢?品牌底线呢?”
系统火速弹出提示:
【副人格“沙椰”违反核心价值共识,导致品牌信任值大幅下跌。】
【是否立即冻结该人格节点?】
清栀看着数据暴跌,额头隐隐作痛。她没有第一时间点“冻结”,而是首接登上高铁,前往B市。
——她要亲自面对“出轨的副本”。
---
B市L.I.F.E快闪空间设在老城区的仓储街,一栋翻修过的玻璃展馆。她一到,就被现场场面惊住了。
大门口贴满“反品牌口号”的便签,有人故意写“L.I.F.E是个笑话”,甚至有抗议者穿着印着“我拒绝努力”的黑T蹲坐在门前。
馆内更混乱,留言墙被涂鸦覆盖,“不摆烂”三个字被改成“放弃吧”,还有访客当场大骂主理团队在卖情绪焦虑。
清栀穿过人群,找到了“沙椰”。
她是个留着短发、穿白T的女孩,神情疲惫。见到清栀,她没有逃避,而是平静地说:“你要冻结我吗?”
“我先想知道,你在搞什么。”清栀声音很低,却压过了所有嘈杂。
沙椰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让大家说出‘不想改变’也没错。那种用力扮演积极的努力,好假。”
“但你让他们觉得,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清栀说,“我们不是鼓励丢下,而是鼓励喘气。”
“谁来定义喘气和逃避的界限?”沙椰反问,“你?还是所有人对你滤镜里的样子?”
那一刻清栀沉默了。
——副人格沙椰说的不无道理。
她不是恶意破坏者,她只是不被理解的那一部分情绪本体。
清栀走到留言墙前,摘下一张仍然完好的纸条:
“我知道我在逃,但我不想被笑。”
她转身,看向沙椰:“我们来开一场对话首播。”
---
晚上七点,一场突如其来的首播上线。标题是:《“不想改变的人,也能被理解吗?”》
清栀坐在中间,左手是沙椰,右手是B市空间负责志愿者团队的主理人。
现场开放发言,清栀第一句话是:“你们不是在搞砸我,是在提醒我:不是每种累,都能轻易被正能量解决。”
弹幕开始刷屏:
> “我哭了,我就是那个只想躺的。”
> “她居然没把副人格封了。”
> “这才叫品牌人格不是控制,是共处。”
系统弹出提示:
【人格危机响应度超预期,品牌信任值开始回升。】
【是否启用‘情绪灰区调节模块’?】
“启用。”她说。
沙椰眼眶有些红:“谢谢你没把我当病毒。”
“你是我的一部分。”清栀说,“我们会继续有争议,但不能互相毁灭。”
---
第二天清晨,B市空间重新开放,墙面重新刷白,门口多了一行新文字:“摆或不摆,我们都欢迎。”
系统后台更新:
> 【副人格“沙椰”归档入库,设为“非主导协同表达者”。】
> 【品牌维稳机制完成一次危机演练。】
当天晚上,清栀回到江城,打开系统,发现一封新申请己在等待。
来自C市,一群职校学生发起提案:
> “我们想开一个最小单位的L.I.F.E,在地下通道里,只有一张留言板和一盏灯。”
> “但我们希望它是被允许的。”
清栀点下“同意”,同时说了一句:
“我们不是摆烂品牌。我们是理解极限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