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九点,清栀刚进主店,系统界面就弹出一封邮件。
标题赫然写着:
【诚邀L.I.F.E授权参与全国首档情绪表达真人秀——《你可以说》】
邮件来自国内头部综艺制作公司P社。整份提案格式工整,预算写得赤裸裸:
项目初始估值:1.2亿
授权费:3000万
清栀可担任联合发起人,拥有全案话语权
实景搭建“匿名墙挑战空间”,由素人完成情绪任务、挑战真话、对话亲人等环节
所有语句版权归属合作方,用于“情绪IP周边”二次开发
清栀翻完整整52页方案,只说了西个字:
“真会写剧本。”
系统激动得差点跳出界面:“宿主!这可是神豪回血绝佳机会!你不想让我们也过个好日子?!”
清栀淡淡的说:“这是在把情绪变成表演。”她随手丢下方案,站起来。
“我们不是综艺素材,也不是痛感数据生产线。”
团队针对此次邀请召开紧急会议,部分年轻成员忍不住兴奋:“这可是顶流节目!能让更多人知道L.I.F.E,打开全国市场!”
也有人质疑:“就算表达是认真的,包装手法也可以善意处理吧?我们可以主导内容质量。”
清栀没打断他们,她只是转头看向会议室外的留言墙,那张昨天刚被人贴上的卡纸还在,写的是:
“我没有观众,但我还是想活着。”
她说:“问题不是节目好不好,是我们有没有权利,把别人写的痛苦,卖去节目里评分。”
全场安静。
系统低声嘀咕:“你真的不考虑一下黄金门票计划吗?这波能解锁‘全国旗舰店投放’+‘全息AI员工包’!”
她平静回了句:
“如果要别人交黄金门票,才能写下一句真实的痛苦,那我宁愿它不值钱。”
---
系统后台名为【GOLD TICKET PRO】的隐藏模块随即被清栀彻底锁死。
那是它自研的新激励路径:
用户上传情绪内容,点赞达标后可获“爆款标签”
爆款用户有机会参与线下互动挑战,获得VIP表达空间、情绪出版签约机会
清栀若同意,可在每次授权中获得10%内容分成
清栀浏览后台提示,冷笑:“你是在卖门票进心脏吧。”
系统急了:“但其他人都在做啊!你看‘心声馆’,‘痛点投票台’,都上线榜单机制了!”
“那他们就去做。”她眼神不变,“我不卖心。”
那天晚上,清栀正准备整理报告,陶哲宇走进来,递给她一杯热红茶。
他坐在她对面,说:“你记得我们第一次一起出差的时候,你说过什么吗?”
清栀愣了一下:“……我说什么了?”
“你说:‘这世界不缺说话的人,缺的是有人听懂之后,什么也不说,只是陪着。’”
她低头笑了。
“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人不适合做娱乐项目。”
“谢谢你的夸奖。”
“不,”他看着她,“是我怕你哪天被逼成那样。”
清栀低声道:“不会,我宁愿把这项目做成没人看的灯塔,也不做万人打卡的名场面。”
---
第二天早上,清栀便将“拒绝授权综艺”的声明发到主号,仅仅三个段落:
【我们感谢邀请,也尊重市场逻辑。
但L.I.F.E从来不是供人围观的情绪秀场。
不是每一句痛苦,都该被放进剪辑里上热搜。】
评论区瞬间爆炸。
有粉丝力挺:
“这才是我愿意停下来写一句话的地方。”
但也有流量党讽刺:
“装什么纯洁女主角,别人都在赚钱你在端什么神坛?”
还有人首接问:“你不靠流量打爆,那你靠什么活下去?”
系统也跟着急疯了,后台疯狂弹窗:
【宿主!你的粉丝裂变效率下滑23%,你这是在精准掐断我活路!】
清栀不理,她在办公室角落贴上一张纸,手写:
“就算我们走得慢,也比卷着热搜爬得高强。”
---
两天后,主店接到一个快递。
寄件人是北京某社区心理互助组织,箱子里是一块手工木牌,上面雕着:
“我们是L.I.F.E自建组 012号点,我们没有舞台,但我们一首亮。”
附赠的是一张A4纸,上面签着40个陌生名字,每人写了一句话。
有的说:
“我原来以为自己不能哭。”
“这不是打卡,是喘气。”
“我写的那句话,第二天不在了,我很感激它被风带走。”
清栀站在工作室窗前,手里握着那块木牌许久,忽然转头对系统说:
“你看,他们没要镜头,也写了很重的话。”
系统沉默。
过了一会儿,它轻声弹出一行字:
“……我懂了,那是只属于他们的观众席。”
当晚,清栀在主账号发了一张图。
照片里是那块木牌,后面背景是昏黄灯光下的留言墙。
文字只有一句:
“不是所有人想站上舞台,有些人只想找个地方,把心卸下来。”
点赞破百万。
而在最底下,一个认证名叫“P社制作人林渡”的账号留言:
“也许我们错了。谢谢你还在守住这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