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然斩了县太爷的儿子,如若放过他本人,怕生事变,对蓝银五人不利。
蓝银等人迅速闯进县府大院。
手中高举圣旨,无人胆敢阻挡,所到之处,人群纷纷单膝跪地示敬。
当县令见到这皇家文书后,慌忙跑下前来试图行礼。
却瞬间遭到蓝银的一击,咽喉处被长枪刺透。
场面顿时一阵惊悚。
“此人在朝有悖臣道,其子已诛杀,诸位速将他的家族逮捕,以待陛下处置。” 蓝银命令道。
“遵命!” 官员们应声而动,迅速制伏了县令家属,并押解往牢房。
接着,蓝银邀请县民们发表意见,评价县令的表现,收到的回答一致是:
县令与本地豪强勾结,肆意欺压民众,虽然仅是个七品职位,竟先后娶过多次妻子,百姓怨声载道但又无力反抗。
于是,蓝银组织众乡民自行选出一人暂任县令职务,直至朝廷指派新的官吏到来前。
“大人,”此时周平再次上前轻声告知,“外面有名和尚想要进来向大人致谢。”
蓝银轻轻摇手表示无需如此,吩咐对方速速前往应天府祈祷平安。
但很快,周平带着一封信回来,恭敬地交给了蓝银后退开。
蓝银略微眉头紧锁,缓缓拆开了书信,读完后面色突变。
信中短短七个字令人费解:
“先披王袍白自来!”
蓝银取出打火石将书信用火烧毁,周平闻讯转回问:“大人有何指示?那个和尚呢?”
目送书信化作灰烬后,蓝银回答:“带他~进来。”
“遵命。” 周平鞠躬领命离去。
刚欲出发追赶,却发现在外守候的僧侣并未离去。
周平不解:“你不是说了,送完书信后即刻离去吗?”
和尚微笑回答:“小僧猜测阁内贵人读毕书信会寻觅贫僧,不如原地静候以免麻烦。”
“跟我走,大人有请。”周平再次牵好缰绳向府邸走去。
和尚跟随于后。
“大人,人到了。” 周平通报。
蓝银正在查阅府中税册:“你带其余三位前去做征集。”
“明白了。” 四人应声离开。
收起手头的工作,蓝银抬头望向眼前站立的和尚。
这位和尚约摸四五十岁上下,衣衫破旧显得颇为羸弱。
“道衍?”
蓝银开口问道。
话音落下,和尚一愣,惊奇于蓝银竟能叫出自已的法号。
蓝银淡淡一笑,重拾书册继续翻阅。
这位人物,原来就是姚广孝。
他是出自医学世家的一员,可以算是一个另类的人。
姚广孝在14岁时认为出家为僧有前途,就毅然决然去了庙里。
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庙宇中度过。
他的学习能力极强,无论是儒学、佛教、道教或是军法学,他都涉猎颇深。
遗憾的是,他出生于错误的时代。
假如他在元朝末年出现,定能成就一番伟业,超越刘伯温和李善长这样的风云人物。
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已是一片安宁。
从这一点上看,现在的姚广孝是一位失意者。
年过四十仍壮志未酬。
他所追求的很简单:想方设法结识大人物,并利用这些关系展示自身才能。
就像此次到应天府为太子妃祈愿的行程,也是他费了好大力气才争取到的机会。
然而,在旅途中遇到了蓝银。
其实,
当蓝银拿出七星剑时,姚广孝一眼就认出了那把剑。
接下来,
见证了蓝银斩钉截铁的果敢行事方式后,他坚信这位少年将来必将成为一位举足轻重的大臣。
因此,
他特意赶到这里提前给自已留一个好印象。
蓝银一边查看税收文件,一边发问:“这次进宫,是想找寻机会吗?”
“是施展自已理想抱负的机会。”姚广孝应道。
蓝银停下手中的事,直视着姚广孝问:“你最初的计划,是为了接近太子对吧?”
“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