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郭有志怎样费,尽唇舌地苦苦相劝,李玉山都心意已决,坚决不肯过去。他目光坚定地站在原地,脸上带着一丝倔强,对郭有志的劝说无动于衷。
郭有志见劝不动他,急得直跺脚,脸涨得通红,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气鼓鼓地转身离去,脚步踏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身影渐渐消失在李玉山的视线里。
于是,李玉山便在赵家村扎下了根,开始了他在村里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年,日子过得平淡而顺利。在生产队里,李玉山承担起了保管的工作。
每日认真地清点货物,那专注的眼神,不放过任何一件物品,仔细地记录着货物的数量与状况;看守货物时,他时刻保持警惕,在仓库周围来回巡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有时,生产队里的一点钱财,也由他妥善保管,深知责任重大,将钱财放置在最安全的地方,小心谨慎地守护着。
时光匆匆,两年转瞬即逝,二十多岁的李玉山正值青春年华,他年轻气盛,身姿挺拔如松,身材高大而魁梧,面容英俊,仪表堂堂,走在村子里,总是能吸引众人的目光。在那个年月,农闲时候每个生产队,劳力都不得闲。
当时,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修公路、挖水渠的工程遍地开花。闻名于湖北省境内的漳河水库,也在那时动工开挖。
那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无数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李玉山作为保管,肩负起了为漳河水库,运送生活物资的重任。
一百多里的路程,没有牛马助力,他带着四个人,靠着一辆板车,一步一步艰难前行。
他们在板车前面拉,后面推,肩膀上的绳索深深勒进肉里,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每次运送好几百斤生活物资,一路坎坷,需要好几天才能运达目的地。
尽管过程无比艰辛,但大家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和干劲,为能参与到这样伟大的建设中,而感到无比开心。
那时的公路远没有如今这般发达,大多是土路。平日里行走就颇为不便,一旦遇到下雨天气,路途更是艰难险阻重重。雨水将土路变得泥泞不堪,板车的轮子常常深陷其中,难以转动。
很多时候,遇到坡度过大的路段,他们五个人使出全身力气,涨红了脸,青筋暴起,却也推不上去。
但只要到附近喊上一声,淳朴的乡亲们立马就会有人过来帮忙。
大家齐心协力,没有丝毫功利之心,都是全力相助,不求任何回报。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显得格外珍贵和温暖。
李玉山除了在生产队的工作表现出色,还有一个令人称道的绝活,那就是下象棋。在农村,生活简单质朴,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可供消遣,于是下象棋便成了,一项备受欢迎的高雅活动。
一有空余时间,李玉山就会和生产队里的人摆开棋局,对弈起来。他思维敏捷,落子果断,在棋盘上纵横捭阖,运筹帷幄。一来二去,生产队里竟无人能敌。
他的名气也如涟漪一般,慢慢传播开来。临近生产队里的象棋高手,听闻他的棋艺高超,偶尔也会慕名前来挑战。
然而,他们无一不是满怀信心而来,却又铩羽而归,李玉山的名气也因此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气竟然在乡里也传开了。最出名的一次,乡里有一位象棋高手,在政府的组织安排下,举办了一场象棋争夺冠军大赛,这位高手点名要李玉山出战。
那时,国家大力号召全民运动,象棋作为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备受重视。比赛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乡镇都沸腾了起来。
比赛那天,乡镇府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李玉山的好友郭有志、赵军,还有村里的男女老幼,都纷纷赶来为他助威。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激动与期待的神情,眼神里充满了对李玉山的信任。
整个乡镇府大院被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后来实在挤不进去了,很多人便直接在外面等候消息,大家都在热切地关注着,这场精彩绝伦的对决。
上午十点钟,比赛正式开始。李玉山的对手叫陈建国,此人在乡里棋艺精湛,威望极高,以前他自称第一,也确实无人敢反驳。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首先第一场开场,陈建国便以一记当头炮强势开局,气势汹汹,大有一举将李玉山击败之势。他落子飞快,攻势迅猛,如狂风暴雨般,向李玉山席卷而来。
李玉山一时间有些应接不暇,在陈建国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被动。仅仅四十分钟,李玉山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无奈之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已的棋局落败。
不得不说,陈建国的棋风十分彪悍,尤其是他的当头炮,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得心应手,在乡里几乎没人能够招架得住。
李玉山首局失利,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和紧张,他的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毕竟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进攻如此犀利的对手。
陈建国此局秉承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理念,一上来就将自已的车马炮,等主力棋子全部调遣出来,团团围住李玉山的主帅,让李玉山只能被动防守,最终无力回天,败下阵来。
陈建国赢了第一局后,气焰更加嚣张,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言语间也充满了轻视,觉得眼前的李玉山不过如此。
此时,站在一旁的赵军,和郭有志赶忙上前,安慰李玉山:“玉山老弟,别急,我们还没有输,沉住气!”
李玉山听到好友的鼓励,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心神,他知道,比赛还未结束,自已不能就这样放弃。紧接着,第二局马上开始。
陈建国依旧来势汹汹,如法炮制上一局的战术,集结所有兵力,再次向李玉山的老帅发起围攻,想要一举将李玉山彻底打败。
刚开始,陈建国气势如虹,勇往直前,李玉山节节败退,局势一度十分危急。
但李玉山并未慌乱,他冷静地思考着应对之策,在苦苦支撑中,终于找到了陈建国进攻中的破绽,开始顽强反击。他巧妙地运用战术,逐渐稳住了阵脚,随后更是抓住机会,让陈建国丢失了一马。这一下,局势瞬间发生了逆转,陈建国顿时落入下风。
李玉山占据上风之后,没有丝毫退缩,选择和陈建国展开硬拼。在激烈的拼杀中,双方的车炮相继被拼光。
最终李玉山凭借双马的优势,成功战胜了陈建国仅存的一马,拿下了这一局。这一局比赛异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耗时一个半小时才分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