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 第10章 论局势

第10章 论局势

加入书架
书名:
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作者:
狂野乌鸦
本章字数:
4480
更新时间:
2025-02-06

彭玉麟见萧云骧将蔡公坟阵地改造成一个古怪的多层多边形城堡,

众多突出的棱角,各种巧妙的炮台,射击孔。

两年前,他从衡州随协标兵镇压纵横湘、黔、桂几省的李沅发叛乱,出了不少妙计,最后生擒李沅发。

彭玉麟深受清军主将向荣器重,拔补他为“临武营外委”,赏戴蓝翎。

但他辞拒封赏,选择去耒阳朋友经营的当铺,做了管账先生,结果被萧云骧俘获。

此时他自能看出这个古怪城堡的厉害之处。

又看终日与军士民夫一起干活吃饭,毫无头领享受意识的萧云骧,心中暗自诧异。

这一日,防御工事终于建成。

剩下部分修补工作,交给周磊这个煤矿挖土专家指挥民夫去完成。

萧云骧在军帐前的马扎上,和陈丕成两人,一起琢磨一支缴获的燧发手枪。

这几日在阵地上四处晃悠的彭玉麟寻得机会,也拿马扎坐到萧云骧的旁边,没话找话。

“萧指挥构筑这个堡垒粗看怪模怪样,细查却是端的厉害,不知叫个什么名字。”

“棱堡”,萧云骧头也不抬的回道。

“彭某也算看过不少兵书,却不知那本兵书有种此堡垒记载。”

萧云骧心中暗自吐槽:

这是西欧常见的防御工事,在中国分布极少,你见过才怪呢。

此时也无研究手枪的心思,将手枪扔给陈丕成。

“彭先生,十年前英国与清廷大战,清廷不敌,被迫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这些口岸设立领事馆,并享受关税优惠。”

“清廷还需赔一千四百万两银子给英国,先生知晓么?”

彭玉麟点了点头,如此大事,又怎能不知。

“当时英国士兵装备的就是前装滑膛枪,射速快,威力大。”

“而清廷士兵拿的还是火绳枪,以及大刀、长矛、弓箭。”

“火炮更不用说了。”

萧云骧指着蔡公坟中央阵地,那三门吴三桂时期的五千斤铜炮苦笑道:

“近两百年前的物件,到今日对于我们仍然是犀利的军国重器。”

“而此时,西方火炮已发展到后装线膛炮的时代了。”

“先生说喜看兵书,可研究过洋人的武器,军队甚至国家组织形式?”

萧云骧似笑非笑的看着彭玉麟。

彭玉麟被萧云骧看得有些赧然,又有些不忿气,反问道:

“难道洋人除了火器犀利,还有其他说法?”

萧云骧叹了口气,这就是此时中国精英阶层的心态。

从朝廷到地方,大都认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只是个意外,

只要天朝调整过来,定能大败洋鬼子。

至于如何调整,却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少量开明的,如林则徐、魏源等人,也只从西方的军事、经济、历法等去思考。

而不是去考虑如何建立与近现代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制度。

而接下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失败,不停的丧师失地,割地赔款。

国人的自信从云端被打落尘埃,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到了民国时期,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竟成了一门显学。

固然废除了大量的陋习,如女人缠足,丫环奴婢等。

但也要废除传统节日,废除中医。

甚至要废除汉字,与中国的历史彻底割裂。

凡是与西方沾边的事物,到中国来都自动镀上一层金身。

其流毒一直流传到萧云骧的新灵魂穿越而来的时刻。

想到这些,萧云骧苦笑道:

“彭先生,整个中国还没被打醒。”

“无论皇帝还是重臣,皆认为战败只是个意外,对否?”

萧云骧面露嘲讽,继续说道:

“殊不知武器的差距只是小道。”

“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内核,国家的组织形式,军队组建训练的模式差距更大。”

“彭先生,西方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了。”

“蒸汽机,铁路已全面使用,枪炮进入了后装线膛时代,国家军队的组织形式及动员能力,更是遥遥领先。”

“再打一次,清庭会输得更惨。”

萧云骧压抑许久的情绪,似乎找到了一个倾诉对象。

言语中大量的新词,例如什么工业革命,蒸汽机,铁路等,听得彭玉麟与陈丕成目瞪口呆。

言语中与太平军迥异的思考方式,

却是怎么都掩藏不住的。

甚至有些言语,在太平天国思想体系里,是大逆不道的。

彭玉麟怔怔的看着萧云骧。

萧云骧给他的感觉一直很奇怪。

开始他以为将他全家掳来,是要索要赎金。

但萧云骧从不问他家族地址,更不迫他给人写信。

又以为这粤贼可能要效仿刘昭烈请诸葛孔明,让他帐中效命。

但两人初见面他就挨了萧云骧一顿揍,到军营后更是对他不闻不问。

虽然不短他一家吃喝,还在萧云骧的大帐旁给他家搭了一个宽敞的帐篷。

但世间哪有这样请人的?

固然他比不上诸葛亮,但萧云骧算个屁的刘昭烈。

思虑几日,也不得其解。

故今日寻个机会,前来探寻,却是听到萧云骧的此番言语。

此时萧云骧给他的感觉,不像一个好勇斗狠的悍匪,反而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话题不是去哪里劫掠,甚至都不牵扯到太平军,直接就是清廷与洋人的国际问题。

心中好奇,这个粤贼将领如何得知这些信息?

难道这几日他听闻在粤贼士兵间流传的神鬼之事竟是事实。

果真是神人天降耶?

想到这,起了考校的心思。

“我天朝地大物博,皇上又春秋鼎盛。”

“只要励精图治,用个一二十年,终能使天下回归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陈丕成手里还拿着那把燧发手枪,坐在旁边的一个马扎上。

彭玉麟自全家被萧云骧胁迫从军以来,对太平军自是无好言语。

特别是对看管他的萧云骧的亲卫们,更是态度恶劣,动不动就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还用词讲究,骂人不带脏字,亲卫们被骂了还不知所以然,有时还挺高兴。

常经过许久,经军中稍通文字的文书们解释,才知被这夫子绕着弯给骂了。

有不忿气的亲卫找上门去,却骂不过这夫子,只能落荒而逃。

偏偏亲卫们得到萧云骧的严令,不能对这夫子直接挥拳就打,走物理说服的流程。

所以整个亲卫队对彭玉麟真是神憎鬼厌的,人人避之不及。

此时陈丕成见萧云骧与这夫子侃侃而谈,竟隐隐压这夫子一头。

对萧云骧暗自佩服。

------------------

(注1:外委,请绿营军编制,类似现在的连长级别。)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