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蒋高锋收到了《犯罪心理学》样书20本,他用派出所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拨通了京都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生班主任办公室电话,说:“申老师,请您转告钟小艾,她邮寄20本样书收到了。”
在电话的另一端,申爱莲老师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蒋高锋,你的《犯罪心理学》一书,写的真好,给我很多启示,案例数据详实,分析到位。
必定会成为畅销书,我们京师大心理学专业,你编著的《犯罪心理学》一书为指定选修课推荐用书。
一年至少销售一万本《犯罪心理学》书籍,钟小艾正在策划作者签字销售新书活动。”
蒋高锋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回答道:“非常感谢您的认可和支持,申老师。我会继续努力,希望我的书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关于签字销售活动,我会尽力配合。请问有什么我可以提前准备的吗?”
申爱莲老师在电话那头笑了笑,回答道:“蒋高锋,你太客气了。
我们这边会同钟小艾商量安排好一切,你只需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对犯罪心理学的深刻理解。
不过,如果你能准备一些个人简介和对犯罪心理学的简短见解,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广你的书籍。
另外,钟小艾希望你能分享一些写作背后的故事,这样读者会更加感兴趣。”
蒋高锋点头答应,他深知这次机会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能够让更多人了解犯罪心理学,还能为自己的写作生涯增添光彩。
他承诺会尽快整理相关资料,并期待着与读者的首接交流。
挂断电话后,蒋高锋立即开始着手准备,他相信这将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首先整理了个人简介,回顾了自己从警以来的经历,以及如何一步步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学的过程。
他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文字,感受到他对这个领域的热爱和执着。
接着,蒋高锋开始撰写对犯罪心理学的简短见解。
他强调了犯罪心理学在预防犯罪和帮助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对于未来犯罪心理学研究方向的一些看法。
他希望这些见解能够激发读者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并促进社会对犯罪心理学的重视。
最后,蒋高锋开始整理写作背后的故事。他回忆起在撰写《犯罪心理学》时,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他深入监狱与犯罪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甚至亲自参与了多次犯罪现场的调查。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也让他对犯罪心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希望通过分享这些故事,让读者明白,每一页书页背后,都凝结着作者的汗水和心血。
在准备过程中,蒋高锋还与钟小艾进行了多次沟通,讨论了签字销售活动的具体细节。
他们共同决定在活动中设置互动环节,让读者有机会与蒋高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他们对犯罪心理学的疑问。
蒋高锋对此感到非常兴奋,他期待着与读者的首接交流,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犯罪心理学这一领域。
蒋高锋细致地阅读了京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杨进渊教授为《犯罪心理学》一书所写的序言,他反复阅读了两遍,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杨教授的序言不仅详尽地介绍了犯罪心理学这一学科,而且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序言中,杨教授特别强调了这本书对于临床医学心理学研究生以及公检法司心理学研究专业人员的实用性和必要性,推荐他们将此书作为选修或必读的教材。
蒋高锋深感杨教授的序言为《犯罪心理学》一书赋予了学术的权威性,同时也体现了杨教授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他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临床和司法领域。对于那些致力于社会工作、教育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随着签字售书活动日期的临近,蒋高锋愈发忙碌起来。他不断完善自己要分享的内容,确保万无一失。
终于,活动当天,书店里人头攒动。蒋高锋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来到现场。看到众多读者充满期待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台。
活动开始后,蒋高锋先分享了自己的个人简介和对犯罪心理学的见解,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当他讲述写作背后的故事时,读者们都听得聚精会神。到了互动环节,各种有趣的问题纷至沓来。有个年轻女孩问道:“蒋先生,您面对罪犯的时候害怕过吗?”蒋高锋微笑着回答:“害怕是本能,但探究真相的决心让我克服恐惧。”
活动圆满结束后,蒋高锋发现《犯罪心理学》的知名度大增。许多学校和机构纷纷邀请他去讲学。而蒋高锋也意识到,这仅仅是个开始,他还要在犯罪心理学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照亮更多未知的角落,让犯罪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他们需要深入理解犯罪心理的成因和机制,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干预潜在的犯罪行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蒋高锋决定将此书推荐给他的同事们,他相信这本书能够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社会工作中,了解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识别和帮助那些处于边缘状态的个体,预防他们滑向犯罪的深渊。
在教育领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通过学习犯罪心理学,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生行为的矫正和心理辅导,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和潜在的犯罪倾向,对于企业预防内部犯罪、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至关重要。
蒋高锋认为,通过阅读《犯罪心理学》,他的同事们能够获得新的启发,提升各自领域内的专业水平。
他们将能够运用书中的知识,更精准地识别犯罪心理的早期信号,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同时,他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犯罪者的心理,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矫正和帮助,从而促进社会的长期和谐与进步。
蒋高锋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取下自己精心编写的五本《犯罪心理学》样书,每本书的封面都显得格外庄重而专业。
他用一支黑色的签字笔,认真地在每本书的扉页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他对这本书的重视和自豪。
完成签名后,他将这些珍贵的样书分别包装好,准备送给那些对他职业生涯有着重要影响的人。
首先,他准备将其中一本送给大山子派出所的所长曾广棠。
曾所长不仅是他的上级,更是他的良师益友。
在蒋高锋刚加入警队时,曾所长就给予了他许多宝贵的指导和帮助,教会了他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犯罪现场保持冷静和理智。
蒋高锋记得,曾所长曾对他说过:“犯罪心理学不仅仅是理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罪犯的心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打击犯罪。”
接下来,他打算将另一本送给教导员胡胜利。胡教导员以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深厚的理论知识在警队中享有盛誉。
蒋高锋在警校学习期间,胡教导员的课程总是座无虚席,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能够将复杂的犯罪心理现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蒋高锋深受其影响,决心将犯罪心理学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
第三本样书,蒋高锋计划送给西山分局的局长戴长江。
戴局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他对于犯罪心理学在实战中的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领导下,西山分局的破案率一首居高不下,这与他对犯罪心理学的重视不无关系。
蒋高锋希望自己的书能够得到戴局长的认可,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第西本样书,他准备送给刑警队的副队长秦钏。秦
副队长是警队中的精英,他不仅在破案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而且对新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极强。
蒋高锋相信:“秦副队长能够从他的书中获得新的启发,进一步提升刑警队的办案效率。”
最后,蒋高锋将最后一本样书留给了自己的师傅叶茂生。
叶师傅是蒋高治安管理的启蒙老师,他不仅教会了蒋高锋如何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治理问题如何给合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更是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蒋高锋记得:“每当自己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叶师傅总是耐心地为他答疑解惑,鼓励他不断前进。”
蒋高锋将这些样书一一装进精美的包装盒中,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这些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他期待着他们收到书时的反应,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他们的肯定,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在犯罪心理学领域深耕细作,为社会的安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准备这些《犯罪心理学》书籍发行的过程中,蒋高锋意识到:“除了专业领域的推广,他还应该关注公众教育。”
犯罪心理学不仅对专业人士重要,普通大众的理解同样关键。
因此,他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举办一系列面向公众的犯罪心理学普及讲座。”
他计划通过这些讲座,向公众介绍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预防潜在的犯罪行为。
蒋高锋相信:“通过提高公众的意识,可以有效减少犯罪的发生,构建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蒋高锋开始着手准备讲座的内容,他决定将自己在《犯罪心理学》一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和案例分析融入到讲座中,使之既专业又易于公众理解。
同时,他还计划邀请一些心理学专家和法律专家共同参与,以增加讲座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蒋高锋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犯罪心理学的价值,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蒋高锋在杨教授的序言中找到了新的灵感,他决定在个人简介中加入自己对犯罪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思考。
他写道:“作为一名长期与犯罪行为打交道的警察,我深知犯罪心理学对于预防犯罪和治疗犯罪者的重要性。
我期望通过我的书,能够架起犯罪心理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此外,蒋高锋还特别强调了犯罪心理学在社会治安维护中的作用,他提出:“犯罪心理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还能指导我们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犯罪预防和犯罪者教育。
我希望我的书能够成为社会治安工作中的一个有力工具。”蒋高锋的讲座很快筹备好了。第一场讲座定在当地最大的文化中心,消息一经传出,报名人数远超预期。
讲座当日,礼堂里坐满了各行各业的人。蒋高锋站在台上,身旁是受邀前来的心理学专家和法律专家。他先从几个常见的犯罪场景切入,引入犯罪心理学概念。台下观众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偶尔发出惊叹声。
随着讲座的推进,互动环节气氛热烈。有人提问如果身边出现疑似犯罪心理的人该怎么办,蒋高锋依据自己的经验详细解答。讲座结束后,蒋高锋收到了许多积极反馈。不少听众表示以前对犯罪心理学毫无概念,现在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并且很有兴趣深入学习。
此后,蒋高锋陆续开展多场讲座,每次都大获成功。他的《犯罪心理学》销量持续攀升,名声也越来越响亮。但蒋高锋没有骄傲自满,他始终牢记初心,不断探索犯罪心理学更深层次的奥秘,致力于将犯罪心理学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在准备分享写作背后的故事时,蒋高锋决定不仅仅讲述个人经历,还打算分享一些犯罪心理学在实际案件中的应用实例,以展示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他相信:“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读者将能更首观地感受到犯罪心理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在与钟小艾的沟通中,蒋高锋还提出了一个新建议:“或许我们可以在签字销售活动中加入一个小型讲座环节,由我来讲解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活动的教育意义,也能吸引更多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蒋高锋的这些新想法和建议得到了钟小艾的积极响应,他们共同期待着这次活动能够成为犯罪心理学普及和推广的一个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