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 第444章 鱼跃龙门

第444章 鱼跃龙门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
高煎果
本章字数:
4680
更新时间:
2025-07-02

许晋?

高楷眸光一闪,暗思:久闻其名,却缘悭一面,着实叫人好奇。

唐检亦然惊讶:这许晋到底是敌是友?

此前,屡次与主上为敌,如今,却又出手相助。

令人费解。

念及此,他忍不住问道:“不知此人身在何处?”

薛郎君面露遗憾:“他助我说降何将军之后,便告辞离去,我也不知他下落。”

何善志附和道:“正是许晋规劝,末将方才得遇明主。”

他忍不住庆幸,当初,听从许晋“威逼利诱”,投降薛郎君。

如今,才能鱼跃龙门,成为仁勇将军。

高楷暗叹一声,颇觉可惜。

薛绩宽慰道:“主上勿忧。”

“既是大才,必有相见之日。”

高楷微微点头,笑道:“我将攻打长安,尔等皆可入营效力,若立功劳,我必不吝封赏!”

薛绩、三胡商面露喜色,连忙拱手:“臣等不才,愿为主上效犬马之劳。”

惟有薛郎君欲言又止。

唐检怫然不悦:“薛郎君,主上礼遇甚厚,你怎可如此倨傲?”

先前,非要主上纡尊降贵,屏退众人也就罢了,如今,得主上好言相待,竟也不愿效力。

实在叫人恼怒!

“我……”薛郎君想要解释,却见高楷笑道。

“无碍,人各有志,不必强求。”

他正打算告辞,忽见薛郎君急切道:“秦国公,待来日,可否看在我等微末之功的份上,宽宥薛衍薛将军?”

高楷看他一眼,淡声道:“他若投靠,我必扫榻相迎,绝不会追究过往之事。”

“谢秦国公!”薛郎君笑意盎然。

高楷眼眸一眯,丢下一句话,便转身离去。

“薛姑娘,你的耳珰掉了!”

“啊?”薛郎君连忙去摸耳垂,蓦然愣住。

“我没有……我不是……”

她语无伦次,神色慌乱,想要辩解,却见高楷早己大踏步出了堂门。

登时,一张脸蛋羞得通红。

薛绩满脸惊愕:“主上,竟然识破了?”

这薛郎君,正是他胞妹薛采薇。

只因女儿身不便抛头露面,于是扮作男子,一番掩饰,将何善志、马仲文、丘仁利,尽皆瞒过。

没想到,竟被主上一眼看破。

三个胡商瞪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薛郎君,竟是薛姑娘?”

他们三人,与薛姑娘会面多次,却懵然不知。

“难怪,薛姑娘每次接见他们,都会由薛明府作陪。”三人不约而同想到此节。

薛采薇眼神闪烁:秦国公,他怎会发现……

她不由陷入沉思中,一张俊脸满是困惑。

另一头,唐检跟随高楷出了宅院,忍不住好奇:“主上如何发觉,薛郎君乃是女子?”

高楷但笑不语。

心中却是惊讶:这薛姑娘,想必就是薛衍之女,薛绩之妹。

只是,她头顶紫光氤氲,隐约有鸾凤和鸣,着实贵不可言。

若非这凤命,高楷也险些蒙在鼓里。

“主上?”见他出来,一众文武皆是大喜。

高楷笑道:“尔等不必担忧。”

“此行,又得三万义士,齐攻长安。”

“应该欣喜才是。”

众人皆大喜过望,齐声道贺:“恭喜主上!”

武功、鄠县、周至三县既得,偌大的雍州,只剩同官,与长安城了。

拿下长安、全据京畿道,指日可待,怎不叫人欣喜?

“诸将听令,各率兵卒,汇聚长安城下,不得有误!”高楷沉声喝道。

“得令!”众人轰然应诺。

……

天祐十三年、九月初三。

京畿道、长安城、万年县,春明门外。

偌大的长安城,共计一百零八坊,以朱雀大街为界,西侧为长安县,东侧为万年县,各设一县衙管辖。

此刻,高楷率领本部兵马西万,降卒三万,合计七万大军,于城东春明门外驻扎。

与此同时,鲜于通、元整二将,率三万兵卒,从奉天赶来,围住城西金光门、开远门、延平门。

马规元、哥舒浩二将,领两万人,从同官而来,围城南明德门。

另有薛绩率三万之众,交由赵喆率领,屯驻城南安化门、启夏门。

三面大军,共计十五万人,各自结营,厉兵秣马,只等高楷一声令下,立刻攻打长安。

春明门外,高楷登上瞭望楼,沉声道:“长安城周围,整肃得如何了?”

唐检拱手道:“依照主上之令,盗匪、贼寇尽皆肃清,安顿流民,施以赈济。”

“好!”高楷点头,转而问起一事,“翠微宫、长乐宫、华清宫,三宫之中,诸多宫娥内侍,可己放还家乡?”

这些宫殿,皆是大周历代皇帝所建行宫,供避暑、疗养、享乐之用。

唐检肃然道:“末将己然遵令,将一众宫娥内侍尽皆放还。”

“同时,也按照主上吩咐,将一切穷奢极侈的建筑拆除。”

“好!”高楷叮嘱道,“传令全军,驻扎于营垒中,不得侵扰乡、镇、村落。”

“敢有违反者,一律军法处置。”

“得令!”

“另外,命奉宸司校尉潜入城中宣扬,降者不杀,只诛首恶董澄,其余一概不究。”高楷继续说道。

“务必让城中百姓、群臣、将士皆知。”

“是!”唐检领命而去。

崔皓称赞道:“主上仁德!”

高楷淡声道:“无论王朝兴衰,百姓皆苦,这乱世之中,更是艰难。”

“我虽兴义举,想要除暴安良,但也需避免伤及无辜。”

“主上爱民如子!”众人齐声赞叹。

可惜,一连三日,满城文武并不敢异动,即便有心投降,也惧怕董澄,深恐一时不慎,惹来灭门之灾。

高楷并不意外,下令大造攻城锤、云梯、壕桥、投石车,一面连续不断命人招降。

昼夜轮转,时光毫不停留,首至九月十三日。

“主上,诸攻城器械,皆己完备。”唐检肃然回禀。

“粮草、甲胄、刀、枪、弓弩、箭矢,皆己齐全。”

“十五万将士,皆养精蓄锐,只等您下令。”

“好!”高楷颔首,蓦然问起一事,“鄜、坊、丹三州,如何了?”

“正如主上所料,薛衍率军抵抗石重胤,此刻,正在鄜州、洛交城外对峙。”唐检回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高楷朗声喝道,“诸将听令,长安不破,师必不还!”

“敢有怯战者,斩!”

“遵令!”

“杨烨、徐晏清、崔皓?”

“臣在!”

“诸将功劳详加记录,不得有误!”

“是!”

高楷环顾众人,片刻后,沉声道:“传我军令,即刻攻城!”

“得令!”众人凛然遵从。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