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
在繁华的汴京,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酒鉴赏会正在潘楼热烈上演。这场鉴赏会由柴安精心策划,旨在推出他们精心酿制的新酒,并立志要在这美酒如云的都城中夺得“第一”的桂冠。为此,他们特意请来了城中赫赫有名的花魁娘子卢燕燕前来助阵,为这场活动增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色彩。
随着卢燕燕的惊艳出场,整条街道仿佛都被点亮了。她身着华丽的服饰,步履轻盈,宛如仙子下凡。人群中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仿佛要将这喜悦之情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卢燕燕优雅地走上酒车,站定在巨大的酒桶前,手中紧握着一把精美的酒勺。她轻轻舀起一勺酒液,然后高高举起,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随着她手腕的轻轻一扬,酒液如同细雨般洒向西周的人群,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了一股醉人的酒香。
展酒车在人群的簇拥下缓缓前行,前方有专人开路,高声呼喊:“潘楼出新酒啦!”这声音如同号角一般,吸引着更多的行人驻足围观。车后,一群侍女身着轻纱,手持乐器,演奏着悠扬动听的乐曲,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几分雅致与韵味。而撒花瓣的侍女们则不时地将五彩斑斓的花瓣抛向空中,如同天花乱坠,美不胜收。
更为贴心的是,潘楼的工作人员还不时地从酒车上倒出一碗碗新酒,邀请路人们品尝。这新酒口感醇厚、香气扑鼻,让人一尝难忘。路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或品尝美酒,或欣赏表演,整个街道瞬间变得热闹非凡。
这场新酒鉴赏会的盛况空前,不仅让潘楼声名大噪,更将整条街的生意都吸引了过去。相比之下,一早就准备妥当的西福斋却显得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在一座古朴雅致的小桥上,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两名身着华丽服饰的仆人突然拦住了去路,其中一人高声喝道:“站住!”
一位名叫春来的女子停下脚步,眉头微皱,不解地问道:“天子脚下,清明世道,哪来的狂徒,敢调戏良家女子?”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
这时,一个衣着华丽、面容轻佻的男子从后面走了过来,正是杨羡。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说道:“天子?巧了,那金銮殿上坐着的官家论起来还是我姐夫呢,你说我是哪来的狂徒啊。”
在杨羡身旁,一位身着帷帽、面容被遮挡得严严实实的女子——寿华,轻声说道:“不必理会,咱们走。”她的声音虽轻,却透露出一种不容侵犯的威严。
然而,两名仆人却并未让开道路,依旧拦在前方。杨羡见状,展开了手中的一幅画像,笑道:“娘子安心,女色非我所好。在漂亮的女人在我眼里,也就是根木头桩子。不过是同人做赌,十日之内要寻到这画中人,不然我就输他一座庄园。”说着,他就要伸手去摘寿华头上的帷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杨羡身后,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腕。那人用力一扭,顺势一个托举,竟将杨羡整个身体扔进了桥下的河里。“扑通”一声,水花西溅。
接着,那人伸手扶住了寿华,让她站稳身形。寿华抬头一看,惊喜地喊道:“是你!”
来人正是张浩,他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先离开,下次再聊。”寿华感激地点了点头。
两个仆人一看情况不妙,赶忙松开春来,就要对张浩出手。然而,张浩却丝毫不惧,一拳一个小卡拉米。寿华则趁机拉着春来,快步走下桥去。
刚下桥,她们就遇到了六子找来的轿子。寿华和春来赶忙上了轿子,扬长而去。
此时,杨羡在水里挣扎着,狼狈不堪。他看着桥上的张浩,怒喝道:“你知道我是谁吗?谁给你的胆子!”
张浩冷笑一声,说道:“你是谁?刚才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你叫落汤鸡。”
杨羡气得脸色铁青,喊道:“你,你敢告诉我你叫什么吗?”
张浩毫不畏惧,回敬道:“我恁爹!”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杨羡在水中咆哮。
张浩走后,躺在地上的两个仆人这才挣扎着站了起来,连声呼喊:“衙内,衙内!”
杨羡在水中挣扎着喊道:“别喊了!赶紧找人拉我上去!小子,别让我找到你!”
仆人们赶忙找人下水捞人,一场风波暂时平息,杨羡落水也引来路人驻足观赏,成为大家说笑的谈资。
夜幕降临,银盘似的月亮高悬于空中,洒下柔和而清澈的光辉。在汴京的一隅,西福斋内,郦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糕点,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他们一边品尝着糕点,一边赏月聊天,欢声笑语不断,其乐融融。
就在这时,春来匆匆从外面走进来,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还抱着一幅画卷。她的出现打断了大家的谈话,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她。
“春来,这是谁送来的?”郦娘子好奇地问道。
“是张公子找人送来的。”春来解释道,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张公子真是有心了。”郦娘子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份心意让她感到十分欣慰。
“我看看送了什么。”好德按捺不住好奇心,伸手接过了食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食盒,只见里面摆放着两盘精美的糕点。一盘是圆圆白白的软酪,看起来柔软细腻;另一盘则是蜜饯李子雪花糕,色彩斑斓,食欲。
两盘糕点被摆在了桌子上,大家纷纷围拢过来,准备品尝这难得的美味。这时,好德又拿起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郦大娘子亲启”。
“看来这是写给大姐姐的喽。”好德笑着说道,将信递给了寿华。一屋子的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寿华身上。
“你们快尝尝,看看好不好吃。”寿华接过信,却并未急着打开,而是招呼大家品尝糕点。
康宁拿起一个软酪,咬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好吃,好吃!你们也快尝尝。娘,你也尝尝!”
在康宁的带领下,大家都尝了尝糕点,对它们的味道赞不绝口。郦娘子也尝了一口雪花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张公子也不知是在哪家买的糕点,下回咱家再买些来吃。”郦娘子说道。
“对了,还有一幅画呢,打开看看画的是什么。”乐善突然想起了画卷,赶忙擦了擦手,小心翼翼地展开了画卷。
随着画卷的展开,一幅人像画展现在众人眼前。画中的女子温婉动人,栩栩如生,正是寿华无疑。
“画的是大姐姐!”乐善惊喜地喊道。
“这画工确实不错,给大姐姐画得惟妙惟肖的。”其他人也纷纷夸赞道。
然而,就在这时,寿华却突然神色一变。她刚才在吃糕点的时候己经开始看信,看到一半时抬头看向画卷,一时有些慌了神。她赶忙又低头看信,生怕被姐妹和母亲看出异样。
信上的内容让寿华的心情变得复杂起来。张浩在信中说自己己经过了乡试,来年要参加春闱。中秋佳节之际,他特意送来糕点表示心意。至于白天发生的事(指杨衙内骚扰寿华一事),他还是让寿华多加小心,表示自己是没有事的。信末,他还附赠了一首《中秋月》的诗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正当大家沉浸在赏画品糕的欢乐氛围中时,巷子里突然响起了悠扬的琴声。琴声悠扬而缠绵,如同流水般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然而,在这宁静的夜晚,这琴声却似乎带着一丝不祥的预兆。
等等等等等等登~登登,等登等~等登等,等~
等等登~等等,等等登~登,等等登~............
(此处为模拟琴声的音乐节奏,请自觉带入,歌曲大鱼海棠。)
琴声未落,二姐姐福慧突然从外面急匆匆地走了进来。她的出现再次打断了大家的谈话,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她。
“你不是明日才过来吗?”郦娘子惊讶地问道。
“娘,我这不是听闻杨衙内的事了嘛,就赶紧过来了。大姐姐,你得出去避一避。”福慧神色凝重地说道。
“汴京城可真不一样,但凡出门撞见个人都是非富即贵的。看来那个杨衙内出自显赫门第喽。”乐善在一旁插话道。
“当官怎么了?他要是敢来,我拿门栓撵他出去!”郦娘子闻言,怒气冲冲地说道。
“娘,他可比当官的厉害多了。他姐姐是宫里官家喜爱的杨美人,比皇后娘娘还威风。官家刚封他家祖父为贵州刺史,还要给他额外加官。这要是碰着了伤着了,怕是拿全家问罪。”福慧拉着郦娘子的手,急切地说道。
“真有那么严重?”寿华闻言,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忧虑。
“嗯。”福慧沉重地点了点头。
好德闻言,就要给大姐姐收拾包裹,准备让她离开汴京避风头。然而,康宁却制止了他:“怕是来不及了。二姐姐来的时候怕是就有人盯着。眼下得想想对策。毕竟是他骚扰大姐姐在先,当时是张公子出的手,杨家怕是会因为此事威胁咱们家。”
听到这里,一屋子的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必须谨慎处理。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终于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对策。众人纷纷表示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夜深了,寿华将书信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盒子里锁好,至于那幅画,则被她挂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位置。她看着画中的自己,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