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简称汴,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汴州”、“东京”、“大梁”,坐落于今日的河南省开封市。作为中国古代多个重要王朝的首都,它承载着无尽的辉煌与沧桑,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悲欢离合。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郦家一行人终于抵达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汴京城。随着城门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对于张浩来说,这一刻更是意义非凡,因为他即将在这里与郦家告别。
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郦娘子正忙碌地与城门口的轿夫商量着价格。而张浩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这座即将成为他记忆中一部分的城市。
寿华缓缓走到张浩面前,从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这有些盘缠,你留着。”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
“虽不多,但可以应付几日。张公子还是要早找些营生,好继续生活。”说完,她将钱袋轻轻放在张浩手里。
张浩接过钱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过郦家大娘子,”他诚挚地说道,
“此番郦家相救,我张浩铭记在心。日后必当厚报!”说着,他把钱袋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仿佛那是他此生最。珍贵的宝藏。
“这几日多谢郦家照顾。”张浩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包裹,递给寿华,“我给大家准备了些小礼物作为感谢。”包裹里装着他精心准备的礼物。
寿华接过包裹,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张公子客气了。”她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对张浩的赞赏。
就在这时,车窗处传来康宁的呼唤声:“大姐姐,好了没有?该走了!”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几分焦急与期待。寿华回头望去,只见康宁正趴在车窗上,一双明亮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她。
“好了,我这就回来。”寿华微笑着回应道。她再次看向张浩。“张公子,就此别过了。”她轻声说道。
“大娘子慢走。”张浩深深地鞠了一躬,目送着寿华坐上车。随着两辆马车缓缓驶入汴京城的大门,车子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张浩见人影渐远,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连忙掏出怀里的钱袋,轻轻地将钱倒了出来。数了数,竟然有?50文?铜钱,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不少呀!”张浩喃喃自语道,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也算是我的起步资金了。人家都是天使投资,你看看我这可是郦家大娘子的投资,这才是真正的天使投资啊!”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豪与感激,仿佛这50文铜钱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他未来希望的种子。
说完,张浩小心翼翼地将钱重新收进钱袋里,然后迈步走进了这座古老而繁华的汴京城。
一踏入城门,他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街道上,各式叫卖声此起彼伏,摊位林立,热闹非凡。
“香油,上好的香油,小磨香油。”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包子,热乎的。”热气腾腾,让人垂涎欲滴
“花生糕,花生糕。”香甜可口,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品尝。
“炊饼!炊饼!”一声响亮的叫卖声突然传入张浩的耳中。紧接着,“脆梨!脆梨!”又一个清脆的叫卖声响起。这两个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张浩不禁想起了《水浒传》中的经典场景。
“炊饼?脆梨?武大?水浒?”张浩心中一惊,猛地回头朝叫卖声看去。只见路边有两个摊位,一个摊位上,一个面点师傅正忙着和面烙饼;另一个摊位上,一个果贩正提着两筐梨子,大声吆喝着。
“还好不是我想的那样。”张浩看清状况后,松了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意识到这只是自己的一场误会,这两个摊位与《水浒传》中的场景并无关联。
于是,张浩转身继续在路上逛着。他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郦家的牛车上,乐善和好德终于从睡梦中醒来,两人拌着嘴,一副活泼可爱的模样。寿华微笑着递给两人牙刷,让他们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好德一边刷牙,一边抱怨道:“娘,真小气,何不雇个轿子进城,既方便又体面。”郦娘子闻言,笑着给乐善梳着头,说道:“别提这帮天杀的了,青天白日的,就做起梦来了,张口就要120文。等回头到了你二姐家里,轿子让你们坐个够。”
说完,郦娘子拿起铜镜,对着乐善问道:“瞧瞧好看不?”乐善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笑着回答:“好看。”
这时,好德好奇地拿起寿华身旁的一个小包裹,问道:“姐姐,你这包裹里是什么啊?”寿华解释道:“哦,张公子说感谢咱们一路照顾,送的小礼物。”
乐善闻言,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礼物?他能送啥啊?他都那么惨了。”寿华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郦娘子则提议道:“打开看看就知道了呀。”
于是,乐善迫不及待地打开小包裹,只见几个精美的木雕摆在里面。好德兴奋地拿起一个木雕,说道:“这个是三姐姐!三姐姐你看!”说着,他把木雕递给了康宁。接着,乐善和好德又分别认出了自己和郦娘子的木雕。
郦娘子夸赞道:“没看出来,张公子这木雕雕得还是蛮好的,还挺像的。”
这时,乐善拿起最后一个木雕,“这个是大姐的,诶,这个怎么还有字呀”
“什么字呀,我这个没有字呀”好德看着自己手里的木雕,没有发现字。
乐善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读了出来:“‘烟花丛里不宜他。绝似好人家。淡妆娇面,轻注朱唇,一朵梅花。相逢比著年时节,顾意又争些来朝去也,莫因别个,忘了人咱。---眼儿媚。’”
康宁听着这首词,赞道:“这是一首好词,尤其是‘淡妆娇面,轻注朱唇,一朵梅花’,这是夸大姐姐呢。”乐善闻言,有些羡慕地说道:“怎么只有大姐姐有?我们怎么没有?娘,你看呀。”
好德在一旁打趣道:“五妹妹,这显然人家是看上大姐姐了,所以特意写给大姐姐的。”说着,他望向寿华,只见寿华被这么一起哄,有些脸红。她微笑着说道:“好了,都是张公子的一番心意,大家收好了吧。”
此时,康宁看向窗外,赞叹道:“怪道人人都称汴京富丽天下无呢!你看这门上还扎了彩门子,阁上还站着几位簪花娘子呢!”乐善闻言,兴奋地跨了过去,想要看得更清楚。
“我来看看,我来看看”乐善
“看着点油,油”郦娘子
“你慢着点”寿华
“诶呀”好德被乐善扒拉到一边。
郦娘子和寿华则在一旁提醒她要小心。
乐善看着窗外那些穿着华丽的人们,羡慕地问道:“三姐姐,我们也能这么穿吗?”郦娘子一手拿着蒲扇,笑着说道:“等以后再汴京落了脚呀,给你们一个个呀,都寻个好人家,我也就没什么遗憾喽。”
听到郦娘子的话,几个姐妹相视而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