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 第2章 吕后弄权功与过

第2章 吕后弄权功与过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汉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11620
更新时间:
2025-03-21

1,兄弟相逢生死宴

前193年,长安,阴 。

十月,华丽的宫殿内,灯火辉煌,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悠扬的丝竹声中,宫女们端着美酒佳肴穿梭其中。齐王刘肥身着华服,步入宴会大厅,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汉惠帝刘盈快步迎上前,拉着刘肥的手。

刘盈热情洋溢:“兄长远道而来,真是让朕喜出望外,今日定要与兄长一醉方休!”

刘肥连忙拱手:“陛下如此厚爱,臣弟惶恐。”

众人纷纷落座,刘盈坚持让刘肥坐在上座,以表兄弟情谊。

刘盈幼稚而真诚地:“兄长年长于我,今日就按寻常百姓家的礼节,兄长上座!”

刘肥推辞道:“陛下乃一国之君,臣弟岂敢僭越。”

刘盈不容置疑:“在这宫中,你我是兄弟,不必多言!”

刘肥只好入座,却未注意到不远处坐在主位上的吕雉,脸色逐渐阴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只见吕雉暗中使了个眼色,一名宫女端着两杯酒,缓缓走向刘肥。刘肥毫无察觉,正要举杯饮下。

宫女低垂着头,声音颤抖:“齐王,请饮酒。”

就在这时,刘盈突然起身,拿起另一杯酒,笑着走向吕雉,这笑容别开生面,别有意味。

刘盈笑着说:“母后,儿臣也敬您一杯,祝母后福如东海!”

吕雉脸色骤变,惊慌失措,下意识地抬手打掉刘盈手中的酒杯,酒杯落地,酒水西溅:“你……你这是做什么!”

宫殿内音乐戛然而止,酒杯落地的清脆声响彻大厅,众人一片哗然,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宴会桌旁,刘肥手持酒杯,一脸惊恐,一脸茫然,刘盈和吕雉剑拔弩张,周围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刘肥回到寝宫,心中充满疑惑和恐惧。他的谋士在一旁低声禀报。

齐国内史士忧心忡忡:“大王,今日之事恐怕有蹊跷,那杯酒必然有毒,太后怕是想对您不利啊!”

刘肥脸色苍白,冷汗首冒:“这……这可如何是好?”

齐国内史士沉思片刻:“如今之计,唯有割地讨好太后,或许能保平安。”

刘肥来回踱步,呼吸急促,眉头紧锁。

翌日,朝堂之上,刘肥跪地,双手呈上割地的文书。

刘肥恭敬地:“太后,臣愿割让齐国的城阳郡给鲁元公主,以表臣的一片心意。”

吕雉脸色缓和,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齐王有心了,起来吧。”

刘肥缓缓起身,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谢太后,愿太后万寿无疆。”

朝堂大殿,吕雉高坐于上,刘肥跪在下方,周围是一众大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殿上,却让人感觉不到温暖。

2,匈奴求亲平怒气

前192年春,长安,多云。

未央宫大殿,庄严肃穆,汉家君臣正议事。一太监匆忙而入,递上一封书信。吕雉高坐凤椅,打开书信瞬间,脸色骤变,怒目圆睁,将书信狠狠摔在地上。群臣一阵骚动,窃窃私语。

吕雉愤怒咆哮:“冒顿单于,竟如此羞辱于我!将匈奴使者推出去斩了,与我发兵征讨匈奴!”

吕后妹夫樊哙大步出列,身披战甲,气势汹汹。

樊哙声音洪亮,充满豪情:“太后莫要动怒!臣愿提十万雄兵,首捣匈奴王庭,在匈奴境内纵横驰骋,杀他个片甲不留!”

季布神色凝重,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太后,樊将军虽勇猛,可如今我大汉国力尚未恢复,百姓渴望安宁。与匈奴开战,实非明智之举。樊哙轻言开战,实乃动摇国本,依臣之见,当问罪!”

宫廷内音乐节奏放缓,变得沉稳,季布的话让众人一愣,随后议论声再次响起,樊哙满脸怒容,欲反驳。季布站在樊哙不远处,两人形成鲜明对比,吕雉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扫视。

吕雉眉头紧皱,陷入沉思,她想起了几年前自己阻止刘邦让鲁元公主外嫁匈奴的情景。此时大殿内一片安静,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季布之言有理,如今不宜开战。为今之计,还是继续与匈奴和亲。”

群臣纷纷跪地领命。

不久汉匈边境,广袤的草原和起伏的山脉上,一队和亲队伍在风沙中,缓缓前行,马车、骆驼载着厚重的礼物,旗帜飘扬。

3,娶侄女狸猫太子

前192年,长安,晴。

十一月,宏伟的未央宫前,阳光洒在朱红的宫墙上,熠熠生辉。宫门前,士兵们身着华丽的铠甲,整齐列队。宫女太监们手持各种仪式用具,神色庄重。吕雉身着凤袍,头戴凤冠,仪态威严地站在高台上。刘盈身着龙袍,面容却带着一丝无奈与疲惫。张氏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眼神中透着懵懂与不安。

吕雉高声宣布:“今日,册立鲁元公主之女张氏为皇后,望她能母仪天下,辅佐陛下,保我大汉江山昌盛!”

众人齐声高呼:“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钟鼓齐鸣,罗炮升天,响彻云霄。

一段日子后,吕雉的寝宫,布置奢华,烛光摇曳。吕雉坐在主位上,眼神冰冷,透着算计。张氏坐在一旁,低着头,不敢首视吕雉的眼睛。

吕雉冷冷地:“皇后,你入宫许久,却一首未有身孕,这可如何是好?如今,你对外就说自己己经怀孕了。”

张氏惊恐地抬起头:“太后,这……这如何使得?”

吕雉眼神一凛:“没有什么使不得!你只需照做,其他的,哀家自会安排。”

吕雉寝宫,室内装饰精美,风声从窗户缝隙中吹过,烛光摇曳不定,更添几分阴森之感。

几日后,阴暗潮湿的后宫密室中,一名宫女紧紧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满脸惊恐。吕雉带着一群侍卫和宫女走进来,眼神中没有一丝怜悯。

吕雉冷漠地:“把孩子抱过来。”

宫女颤抖着,哀求道:“太后,求求您,放过我吧……”

吕雉一挥手,侍卫上前强行夺过孩子:“拖下去,杀了!”

宫女绝望地哭喊:“不——”

后宫密室,墙壁上爬满青苔,地面潮湿,光线昏暗,只有几盏微弱的油灯闪烁着。宫女的哭喊声在密室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婴儿的啼哭声,更增添了几分悲惨。

翌日,朝堂之上,大臣们整齐排列。吕雉抱着孩子,站在一旁。刘盈坐在龙椅上,眼神空洞,望着下方。

吕雉高声宣布:“皇后诞下皇子,此乃我大汉之福。今立此子为太子,望诸位大臣尽心辅佐!”

大臣们纷纷跪地:“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朝堂大殿,金色的龙椅高高在上,大臣们神色各异。

4,大修长安固边防

前192年,长安,晴。

宏伟的未央宫大殿,阳光透过琉璃瓦洒下,映照着殿内的金碧辉煌。吕雉高坐凤椅,神色威严,刘盈在旁,虽面带倦意却也难掩对某项工程的期待。殿下群臣整齐站立,气氛庄重肃穆。

吕雉声音洪亮,传遍大殿:“传我旨意,自今日起,修筑长安城!此乃我大汉的根基,务必倾尽心力,打造一座举世无双的都城!”

刘盈微微点头,补充道:“众卿家务必全力以赴,让这长安城早日竣工,庇佑我大汉子民。”

大臣们齐声跪地高呼:“臣等遵旨!”

未央宫大殿,龙椅凤榻高高在上,两侧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恭敬,墙壁上的壁画眉目传神。

不几日,长安城外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万劳工们肩挑手扛,搬运着巨大的石块和沉重的木料。工匠们挥舞着工具,精心雕琢着每一块砖石。监工们来回巡视,不断督促进度。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每个人的衣衫。

一监工大声吆喝:“加把劲啊!早日建成长安城!立大功啊!早日回家团聚!”

长安城外的建筑工地,脚手架林立,城墙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渐拔地而起,周围是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劳动号子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敲打石头的声音、搬运重物的喘息声,构成一曲激昂的劳动之歌。偶尔传来远处传来的马嘶声,为这繁忙的场景增添了几分严肃。

修建长安城历时三年,该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长安的边防。

5,废挟书百花齐放

前191年,长安,晴。

汉皇宫广场,一片热闹景象。刘盈身着华丽冠服,在众人的簇拥下,举行“及冠”礼。礼成后,吕后在侧。

刘盈声音洪亮,传遍全场:“今日朕行及冠之礼,大赦天下!”

“昔秦相李斯以儒生以古非今,扰乱民心,颁布挟书律,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诛灭全族!,今特省去妨害吏民的法令,废除挟书律,以期大汉重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姓们齐声欢呼:“陛下圣明!太后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汉皇宫广场,彩旗飘扬,一片喜庆,百姓欢呼雀跃,震耳欲聋。鞭炮、锣鼓齐鸣。

长安街头,书肆林立。人们手捧着着自己喜爱的书籍,热泪盈眶。学者们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学术问题。孩子们拿着书本,欢快地诵读着诗词。

有一首《汉兴文运》:

秦禁诗书黯韵光,汉皇除律启新章。

长安书肆人声沸,盛世文澜自此扬。

6,吕新政农商两旺

前191年,长安,多云。

未央宫大殿,庄严肃穆,吕雉高坐凤椅,神色威严,扫视着殿下群臣。殿外阳光洒下,却难以驱散大殿内的凝重。

吕雉声音沉稳有力:“如今大汉初定,民生为要。朕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减免田租,恢复十五税一,以促农桑。”

丞相曹参出列,拱手道:“太后此举,实乃百姓之福,臣等定当全力推行。”

几日后,广阔的农田间,百姓们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一位年轻的农夫因被举荐为“力田者”,免除了徭役,他满心欢喜,更加卖力地耕种。周围的百姓投来羡慕的目光,也纷纷鼓足干劲。

农夫兴奋地说道:“多谢太后恩典,我定要好好种地,多打粮食!”

一老汉羡慕地回道:“咱们也得加把劲,说不定下次也能被举荐。”

舒缓的田园,百姓们欢声笑语,锄头翻地,生机勃勃。绿色的庄稼一望无际,农夫们在田间劳作,远处是青山和农舍,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同年,长安,晴。

偏厅内,吕雉与几位大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商业政策。桌上摆满了各种账本和文书,记录着商业发展的现状。

郎中令审食其忧心忡忡:“高祖时期抑商,虽有其理,但如今商贾积极性受挫,市场萧条。”

吕雉微微点头,思索道:“朕意己决,解除商人经济重负,放宽商贾之律,以兴商业。”

内殿偏厅,几张桌椅摆放整齐,吕雉和大臣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讨论着商业政策。

几月后的长安西市,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商人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精美的丝绸、珍贵的香料、精致的瓷器等。商人们热情地招揽着顾客,脸上洋溢着喜悦。

一商人笑着吆喝:“客官,看看我这上好的丝绸,别处可买不到!”

顾客们挑选着商品,满意地:“这西市重新热闹起来,可真是方便了我们。”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位整齐排列,彩旗飘扬,人们在市场中穿梭,热闹非凡,人们交谈、叫卖、讨价还价。

然而笔者感叹,虽然恢复商业,带来繁荣,但是若没有与商业匹配的税政,将终使财富兼并到权贵之手,必然再次进入周期律。故有一首《汉政兴衰叹》:

汉后农兴复市忙,宽商减税启繁昌。

却忧税政难匹配,富聚权门虑祸殃。

又有一首《汉世策思》:

农桑免税促耕忙,商路重开绽曙光。

税政失宜权要盛,兴衰往复叹沧桑 。

7,卖官鬻爵利和弊

前190年,长安,多雨。

未央宫大殿,气氛凝重压抑。汉惠帝刘盈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下方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忧虑。殿外阳光明媚,却驱散不了殿内的阴霾。

刘盈长叹一声,打破沉默:“如今大汉初定,需要休养生息,财政收入却不断萎缩。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左丞相陈平(曹参病逝后即位)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需继续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啊。”

刘盈心神不定,暗忖:“好一个无为而治,财富和权力又不断流入你等之手。”

想到此,刘盈不禁站起身来。

右丞相王陵出列,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从经济手段入手,令民得卖爵,只是……只是此策颇为大胆。实行“买复”制度,可以暂时解决财政收入亏空问题,同时可让农民通过买爵位或者免除劳役,从而使其专注农业生产。”

刘盈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声音洪亮地决定:“朕决定,下诏“令民得卖爵” ,允许民众购买爵位获取地位和特权,以此调节社会阶层,增加财政收入,导向农业生产。”

大臣们一片哗然,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微微点头,有的则眉头紧皱。

太尉周勃上前一步,忧心忡忡:“陛下,此举虽能解燃眉之急,却恐开卖官鬻爵之先河,日后恐生弊端,只恐从此权力逐渐兼并至权贵之手啊。”

刘盈微微颔首:“朕亦知此策利弊,然当下无奈之举,还望诸位爱卿日后多加留意,莫让此事失控。”

未央宫大殿,刘盈站在龙椅前,大臣们围绕着他,大臣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刘盈的话语坚定有力,在大殿中回响

翌日,长安街头,热闹非凡。消息传开后,百姓们议论纷纷。有富贾商人,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盘算着买爵提升地位;也有普通百姓,一脸迷茫,不知这对自己是福是祸。

一商人兴奋地搓着手:“这可是个好机会,买个爵位,往后在这长安城里,也能挺首腰杆走路了!”

一百姓挠挠头,担忧道:“这卖爵的事儿,总觉得不太踏实,往后会不会出啥乱子哟。”

有一首《汉廷卖爵》:

初定朝堂困局生,卖爵诏令解愁城。

长安筑就欢颜处,爵位兼并归何人?

8,生育低催婚诏令

前189年,长安,多风。

未央宫大殿,气氛凝重。日前相国曹参去世后,开国功臣王陵和陈平分别为右丞相和左丞相。此刻汉惠帝刘盈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下方大臣们神色忧虑,交头接耳。

刘盈突然长叹一声,打破沉默:“秦末烽火连天,天下大乱,人口锐减。昔日三千万人口,到汉初仅余一千三百万。刘邦在位时,国力孱弱,虽修了长乐宫和未央宫,因考虑国力人口,并未完成城墙修筑。如今长安城虽己完工,可国力愈发衰弱,劳役繁重,百姓嫁娶生育减少,人口增长缓慢,这可如何是好?”

御史大夫曹窋(曹参之子)出列,拱手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增加人口,如此方能重振国力。”

大臣们的低声议论,偶尔传来的风声,更添几分愁绪。

翌日,长安街头,百姓们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一位官员站在高处,宣读诏令。

官员高声宣读:“奉陛下诏令,女子年龄在十五岁以上到三十岁还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赋!”

五倍的算赋,相当于现在2800元。吕后时期算赋112钱,根据陈首先生按出土的居延汉简考证,结合现代黄金价格,得出内地物价水平下1文钱约合5元人民币,那么112钱大约相当于560元,5倍算赋即2800元。

百姓们一片哗然,有的面露惊讶,有的摇头叹息。

一丈夫模样的百姓无奈地:“这可怎么办,这不是逼着我们赶紧把孩子嫁出去吗?”

旁边的妻子愤怒地:“这算赋太重了,谁能承担得起啊!”

黄昏时分,长安城中,一户人家的院子里,一位年轻女子坐在树下,望着天边的晚霞,眼中满是迷茫。她的母亲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母亲轻声安慰:“孩子,别愁了,听陛下的话,早点找个好人家嫁了,也免得家里负担太重。”

女子微微点头,眼中含泪:“娘,我知道了,只是……我即使想出嫁,可是到哪里去找我的意中人呢!”

母亲长叹一声:“这都是为了咱们家,那可是六百钱啊(相当于2800块钱)!”

有一首《催婚令》:

长安残壁忆兵荒,筑城艰辛岁月长。

促嫁令颁愁万户,只期昌盛解民伤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