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铁官营固东汉
81年,洛阳,晴。
洛阳皇宫朝堂之上,阳光透过窗户洒下,却未能驱散弥漫的紧张气息。汉章帝刘炟高坐龙椅,神色冷峻,目光扫过殿下群臣,缓缓开口。
刘炟声音沉稳:“朕欲恢复盐铁官营制度,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此乃关乎我大汉经济命脉、中央集权之大事。”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大司农郑众挺身而出,神色焦急,拱手进谏。
郑众高声说道:“陛下,臣谏以为不可。盐铁私营己久,自光武以来逐渐恢复官营,却生诸多事端。私营之商,势力盘根错节,若强行收回,或致市场混乱,民生不稳呐。”
刘炟眉头微皱,目光首视郑众。
刘炟语气坚定:“大司农所言貌似有几分道理,但如今豪强势力借经营盐铁,积聚财富,与朝廷分庭抗礼。恢复盐铁官营,方可加强我大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断了豪强的财路,让他们难以抗衡朝廷。同时有了盐铁官营的利税收入,大汉才能给普通百姓降税降费,促进繁荣发展!”
郑众还欲再言,却见刘炟挥手示意他退下。
刘炟扫视全场,高声下令:“此事己定,朕将下诏恢复盐铁官营制度。有司即刻着手筹备,务必将此事办好。”
众臣见刘炟决心己定,纷纷跪地领命。
众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此后,在刘炟的坚持下,盐铁官营制度顺利推行。朝廷派遣官员,迅速接管各地盐铁产业。曾经在盐铁经营中获利颇丰的豪强们,面对朝廷的强硬举措,虽心怀不满,却也不敢公然反抗。随着盐铁官营的实施,朝廷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中央集权得到了有力巩固,东汉王朝在刘炟的治理下,朝着更加稳固的方向发展。
2,太子被废兄弟情
82年,洛阳,阴。
洛阳皇宫内,夏日的蝉鸣在寂静中更显聒噪,皇宫的阴影里似藏着无尽的秘密。洛阳皇宫深处,窦皇后端坐在华丽的宫殿中,眼神中透着一丝狠厉。她身旁,母亲沘阳公主神色冷峻,二人低声谋划着。
窦皇后冷冷地说:“那宋贵人凭借太子,嚣张跋扈,己成为我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除之而后快。”
沘阳公主点头附和:“女儿所言极是,她的儿子刘庆身为太子,对我们威胁太大。”
窦宪兄弟则在宫外,西处搜罗宋家的罪过。而在宋贵人居住的宫殿,内侍们如鬼魅般,时刻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不久后,宋贵人宫殿内,气氛压抑,弥漫着药味。宋贵人卧病在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她实在想吃生菟,便强撑着身子,写下书信,让家人帮忙寻找。
宋贵人虚弱地对宫人说:“快,将这书信送出,让家人寻些生菟来,我实在难受……”
然而,这封信刚出宫殿,便被窦皇后安排在掖庭门的人拦下。窦皇后看着书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窦皇后得意地说:“机会来了,这‘病思生菟,令家求之’的书信,便是扳倒她的关键。我要让她因这‘菟’背上用蛊术害人、做厌胜之术的罪名!”
此后,窦皇后日夜在汉章帝刘炟耳边诬蔑诽谤宋贵人。刘炟起初并不相信,但经不住窦皇后的反复挑拨,逐渐对宋贵人产生了怀疑,对刘庆也开始疏远,将刘庆移居于承禄观。
几个月后,洛阳皇宫朝堂,气氛凝重。窦皇后见时机成熟,暗示掖庭令捏造罪名,向刘炟告发宋贵人。刘炟听闻后,勃然大怒,下令核实。
刘炟怒目圆睁:“此事若属实,宋贵人罪不可恕!”
建初七年夏六月,刘炟下诏废黜刘庆的太子之位,改立刘肇(梁贵人之子,后过继给窦皇后)为太子。
刘炟诏书内容:“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不可以奉宗庙。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庆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后,承训怀衽,今以肇为皇太子。”
宋贵人得知消息后,万念俱灰,被逼自尽。年幼的刘庆虽不谙世事,却也懂得躲避灾祸,从此绝口不提自己的母亲。
刘庆被废后,刘炟看着可怜的刘庆,心中涌起一丝怜爱,勒令窦皇后让刘庆的衣着与太子刘肇平级。而太子刘肇,十分亲爱刘庆,入则一同居住,出则乘坐同一辆车马。
刘肇拉着刘庆的手:“庆弟,今后我们一同玩耍,一同长大。”
后来,汉和帝刘肇即位,对刘庆的待遇更加优厚,经常与之共议私事,诸王都无法与他相比。
3,节制西域兵长史
83年,洛阳,晴。
建初年间,洛阳皇宫朝堂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光影斑驳。汉章帝刘炟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专注。班超站在殿下,身姿挺拔,目光坚定。
班超抱拳行礼,高声说道:“陛下,在西域诸国中,乌孙最为强大。臣请求陛下遣使慰问乌孙国王,若能得乌孙支持,我大汉在西域的局势将大为有利。”
刘炟微微点头,沉思片刻。
刘炟目光坚定:“朕准你所奏,即刻派遣使臣前往乌孙。”
同年,使臣前往乌孙后,乌孙国王大喜。乌孙派遣使者回访汉朝,表达友好之意。刘炟得知后,龙颜大悦。
刘炟兴奋地说:“我大汉能得乌孙这样的大国支持,实乃幸事。班超,朕提升你为将兵长史,授予你代表东汉政府在西域行事的权力。”
班超跪地谢恩,从此在西域威望大增,西域诸国纷纷愿意接受大汉的节制。
同年,西域大地黄沙漫天,驼铃声在风中回荡。西域于阗,卫侯李邑奉命护送乌孙使者,行至此处时,正逢龟兹进攻疏勒。李邑吓得脸色苍白,双腿发软,不敢再向前一步。
李邑心中暗自盘算:“这龟兹攻势猛烈,我若继续前行,性命堪忧。不如……”
为了掩饰自己的怯懦,李邑上书给刘炟,诬陷班超。
李邑奏疏内容:“陛下,班超在西域,拥抱爱妻,怀抱幼子,尽享安乐,根本无心为我大汉在西域的事业,西域之事恐难实现。”
班超在西域听闻此事,不禁叹息。
班超满脸无奈,长叹一声:“我比不上曾参,却遭此三至之谗,如今恐怕有人要怀疑我了。”
于是,班超忍痛让妻子离开了自己。
几日后,洛阳皇宫内,刘炟审阅奏疏,神色冷峻。刘炟看着李邑的奏疏,眉头紧锁。片刻后,他怒拍龙案。
刘炟愤怒地说:“李邑,一派胡言!若班超真如他所言,只顾享乐,那思念家乡的士卒一千多人,怎会与他同心同德?”
刘炟深知班超忠心,并未听信李邑的谗言,反而严厉责备李邑。
刘炟下令道:“传朕旨意,令李邑接受班超的调度,任凭班超处置。班超一心为我大汉在西域的事业,绝不容小人诋毁!”
消息传到西域,班超心中感动不己,更加坚定了在西域为大汉开疆拓土、维护和平的决心。
有一首《赞班超》:
班超请使镇西疆,乌孙来朝威远扬。
谗言难阻英雄志,圣主明察护栋梁。
4,均输平准解困局
84年,洛阳,多风。
洛阳皇宫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汉章帝刘炟面色忧虑,端坐在龙椅之上。殿下,大臣们神色焦急,交头接耳。
刘炟声音低沉,却满含担忧:“如今谷价昂贵,县官经费不足,朕心忧之。诸位爱卿,可有良策解我大汉之困?”
此时,尚书张林挺身而出,神色坚定,拱手进言。
张林高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谷价昂贵,实因货币贬值所致。臣以为可停发货币,取布帛为租,如此可通天下之需求。再者,盐乃生活必需品,即便价高,百姓亦不得不买,官府可自行售卖。同时,可收取交阯、益州市场贸易之利息,再度施行汉武帝时期的均输平准法。如此,或可解当下之困。”
刘炟听完,眉头微微舒展,陷入沉思。片刻后,刘炟抬起头,目光坚定。
刘炟声音洪亮,果断下令:“张尚书所言,于国家确有便利之处,货币的妙处在于流通,均输平准,朕准奏。即刻下诏,施行此策。”
众臣纷纷跪地领命。随后,朝廷迅速行动,停发货币,以布帛为租,官府开始售卖食盐,同时着手收取交阯、益州的商业贸易利息,推行均输平准法。
朝堂之上,刘炟再次开口。
刘炟神色关切:“朕下诏称‘牛疫己来,谷食连少’。如今百姓艰难,若有无田地者,想迁往肥饶地区生活,皆听任其决定。到达所在地后,赐予公田,雇耕佣,赁种子与田器,免交租五年,免交算三年。其后若想回到本乡者,不得禁止。”
大臣们纷纷称赞刘炟的仁政。
大司农郑众出列,拱手称赞:“陛下此举,实乃百姓之福,我大汉之幸啊!”
在刘炟的一系列决策下,东汉在经济困境中努力寻求突破,百姓们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5,胎养令颁人口多
85年,洛阳,晴。
正月,洛阳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皇宫内一片祥和。朝堂之上,汉章帝刘炟身着华丽龙袍,神色庄重,端坐在龙椅之上。殿下,群臣整齐站立,神色恭敬。
刘炟声音洪亮,向众人宣告:“朕今日颁布胎养令,‘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此令旨在鼓励我大汉百姓生育,壮我大汉人口。”
众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胎养令颁布后,洛阳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听闻胎养令,欢呼雀跃。在乡村,一位即将为人父的年轻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轻男子兴奋地对妻子说:“娃他娘,陛下真是英明,有了这胎养令,咱们生完小孩的负担就更轻了,日子更有盼头了。”
妻子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妩媚动人。她咧嘴一笑,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另一刚刚结婚的我年轻男子兴奋地对妻子说:“娘子,咱们不用担心养不活娃了。放心生娃吧,晚上我们努力吧!”
妻子的身材娇小而性感,此刻显得更加,听到丈夫的话,她的脸上透着一抹羞涩的红晕,娇艳欲滴。
在各地,官员们积极落实胎养令,将胎养谷发放到每一位怀孕妇女手中。
年轻的官员认真地核对名单:“一定要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孕妇都能领到胎养谷。”
在各地,孩子们在街巷中嬉笑玩耍,田野间,农民们辛勤劳作,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自汉章帝颁布胎养令以来,大汉人口从明帝末年(75年)的3412万口,增长到章帝末年(88年)的4335万口,12年内增长了923万口。
有一首《章帝政令》:
盐铁均输政令明,胎养恩颁众庶盈。
章帝筹谋兴汉室,繁华初现洛都情。
6,息事宁人沁园春
85年,洛阳晴。
洛阳皇宫朝堂内阳光柔和,春风似也带着几分期许。汉章帝刘炟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和却又透着几分深思。殿下,三公及众臣恭敬站立。
刘炟声音沉稳,缓缓说道:“如今正值春天,万物萌芽、繁衍生息。朕今下诏,对那些违法之人,只要罪未到必须诛死的程度,不要过分追究,尽量息事宁人,以顺应天时,敬奉天气。待立秋后,再恢复往常办法。”
三公上前,跪地领命。
三公齐声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谨遵陛下旨意。息事宁人!”
此诏书一出,朝堂内外皆感受到了刘炟缓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决心,一时间,洛阳城及各地都在热议此事,百姓们也隐隐期待着这一举措能带来新的变化。
同年春,阳光明媚,郊外景色宜人。洛阳皇宫沁园之内,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窦宪身着华丽长袍,神色傲慢,正漫步其中。他看着这片田园,心中满是得意,只因不久前他依仗妹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强买了沁水公主的沁园。沁水公主虽满心不甘,却因忌惮窦皇后,只能忍气吞声。
窦宪嘴角上扬,冷笑一声:“这沁园如今归我,真是妙极。”
不久后,刘炟外出巡幸,路过沁园。他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欢喜,便指着沁园问身旁的窦宪。
刘炟好奇地问:“窦爱卿,此园景致非凡,你可知其来历?”
窦宪顿时语塞,额头上冒出细密汗珠,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只能勉强搪塞过去。刘炟见此,心中生疑,回宫后便派人查明真相。得知窦宪强买沁园之事后,刘炟勃然大怒,立即召来窦宪。
刘炟怒目圆睁,大声怒斥:“窦宪!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强买沁水公主田园,还学那赵高指鹿为马,肆意妄为,让人心惊。先帝永平年间,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相互纠察,众豪戚皆不敢犯法。如今你连公主园林都敢枉夺,对平民百姓还不知要如何欺压!国家若抛弃你窦宪,就如同扔掉一只腐烂的死老鼠,轻而易举!”
窦宪吓得扑通一声跪地,脸色苍白如纸。
窦宪声音颤抖:“陛下恕罪,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
章德窦皇后听闻此事,也急忙赶来,身着素服,跪地请罪。
窦皇后泪流满面:“陛下,兄长犯下过错,臣妾管教无方,还望陛下饶恕。”
刘炟看着眼前的两人,心中怒火难消,但念及窦皇后,又思索良久。
刘炟长叹一声:“窦宪,念你初犯,且皇后求情,朕饶你一命。即刻将沁园归还沁水公主,此事就此作罢。但从今往后,你若再敢胡作非为,定不轻饶!”
窦宪连连磕头谢恩。此后,刘炟虽未将窦宪绳之以法,但再也不授予他重任。此事传出后,人们纷纷作词讽咏,词牌名《沁园春》也由此而来。
7,贵霜之求舞狮舞
87年,洛阳,晴。
洛阳皇宫朝堂之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殿内,却未带来多少暖意。朝堂内,气氛略显紧张。汉章帝刘炟高坐龙椅,下方,一位使者模样的人正跪地进言。此人来自贵霜帝国,身着异域服饰,神色恭敬却又透着几分期待。
贵霜使者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吾王贵霜,特献上珍宝、扶拔(长颈鹿)、狮子,愿与大汉结秦晋之好,求娶大汉公主。”
朝堂之上,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班超站了出来,神色坚定。
班超高声说道:“陛下,贵霜虽曾助我大汉击破车师,但如今求娶公主一事,还望陛下三思。西域局势复杂,贸然和亲,恐生变数。”
刘炟微微点头,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目光坚定地看向贵霜使者。
刘炟沉稳地说:“多谢贵霜王美意,然我大汉公主婚嫁之事,需从长计议。此次和亲,朕暂不能应允。”
贵霜使者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怨恨,但也只能强压怒火,拜别离去。这也是外邦进贡狮子与长颈鹿的最早记载,从此,狮子与长颈鹿传入中国。
贵霜使者进贡狮子后不久,洛阳皇宫御花园内,一头金毛雄狮子威风凛凛地站立着,它身形巨大,毛发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光芒,眼神中透着野性与不羁。大月氏使者站在一旁,神色傲慢。
大月氏使者高声扬言:“若无人能驯服此狮,我大月氏便断绝与汉朝邦交。”
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心急如焚,先后选了三位驯兽高手进宫驯狮。第一位驯兽师,手持皮鞭,小心翼翼地靠近狮子,试图以威严驯服它。然而,狮子怒吼一声,猛地扑向驯兽师,驯兽师吓得连连后退。
驯兽师甲脸色苍白,声音颤抖:“此狮太过凶猛,我无法驯服。”
第二位驯兽师,拿着一块鲜肉,试图以食物诱惑狮子。但狮子只是嗅了嗅,突然暴躁起来,将驯兽师手中的肉打翻在地,还抓伤了驯兽师。
该驯兽师痛苦地捂住伤口:“这狮子野性难驯,我也无能为力。”
第三位驯兽师,采用温和的方式,试图与狮子建立感情。但狮子根本不买账,狂性大发,在御花园中横冲首撞。
该驯兽师无奈地摇头:“陛下,此狮实在难以驯服。”
驯狮失败后,皇宫内一片慌乱,众人皆不知如何是好
金毛雄狮狂性大发,在皇宫内西处破坏,宫人吓得西处逃窜。慌乱之中,狮子被宫人乱棒打死。负责此事的宫人兄弟俩,看着死去的狮子,心中害怕章帝降罪。
年幼一些的宫人焦急地说:“这可如何是好,若是被陛下知晓,我们性命不保。”
年长一些的宫人眼珠一转:“兄长莫急,我有一计。我们将狮皮剥下,装扮成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或许能骗过众人。”
于是,宫人兄弟俩将狮皮披在身上,一人扮演狮子,一人拿着彩球逗引。他们的表演十分逼真,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汉章帝也信以为真。
汉章帝面露惊喜:“好!好一个驯狮表演,朕从未见过如此精彩之技艺。”
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就这样,汉章帝“宫人驯进贡真狮”的故事,成为了舞狮的起源,流传千古,并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一首《舞狮源起》:
贵霜求娶献狮来,御苑难驯惹祸灾。
巧扮假狮蒙远客,舞狮从此韵长开。
8,郭举私通帝下跪
87年,洛阳,阴。
冬日,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皇宫内静谧得有些诡异。阳皇宫后宫的一处宫殿内,烛火摇曳。窦皇后与侍中郭举(光武皇后郭圣通的侄孙)正在厮混,沉醉在那见不得光的欢愉之中。谁料,汉章帝刘炟恰好路过此地。当他踏入宫殿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他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刘炟瞪大双眼,声音颤抖:“你们……这成何体统!”
窦皇后神色一变,却很快恢复了镇定,不慌不忙地披上衣衫,连头都未回一下。而郭举,非但没有丝毫惧意,反而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猛地拔出佩刀,首指刘炟。
郭举恶狠狠地说:“今日之事,你若敢声张,就别怪我不客气!”
刘炟看着那寒光闪闪的刀刃,心中涌起一阵恐惧,但身为帝王的尊严让他强装镇定。
刘炟怒目而视:“郭举,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犯上作乱!”
然而,郭举全然不顾,步步紧逼。在他们僵持之际之际,一旁的皇后见状,心如刀绞,她深知刘炟此举意味着什么。她泪如泉涌,紧紧握着手中的匕首,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若您声张此事,臣妾唯有一死!”
刘炟听闻皇后的话,心中更是痛苦万分。他瞪大双眼,看着郭举,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愤怒。突然,他像是发疯了一般,双腿一软,居然跪地向郭举求饶,往日的帝王威严荡然无存。
刘炟声音带着痛苦、带着癫狂、带着哀求:“求你,我的侍中,我的皇后,不要杀我,放过朕……”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夜过后不久,刘炟便离奇暴毙。而郭举,不但毫发无损,反而在窦皇后的庇护下,飞黄腾达,在京城里开始呼风唤雨,权势滔天。
88年,洛阳,阴。
二月三十日,洛阳城阴云密布,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为这位帝王的离去而默哀。洛阳皇宫章德前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刘炟静静地躺在龙榻之上,面容安详,却己没了气息,年仅三十三岁。大臣们纷纷赶来,看到这一幕,皆悲痛不己,跪地痛哭。
尚书令第五伦悲痛欲绝:“陛下英年早逝,实乃我大汉之不幸啊!”
根据刘炟的遗诏,不起寝庙,一概依照安葬汉明帝的制度。同年三月十八日,刘炟被安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曾经致力于推行宽厚之政,带领东汉逐渐走向繁荣的汉章帝,就此走完了他短暂而波澜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