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之上的重建
废土之上的重建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废土之上的重建 > 第45章接收与改革

第45章接收与改革

加入书架
书名:
废土之上的重建
作者:
泡子麦麦
本章字数:
5838
更新时间:
2025-05-28

塔林与伏尔加和平统一之后,阿尔罕格尔也与基洛夫达成了统一的结局,现在罗西亚地区达成局部统一的西大势力中,只剩塔林和阿尔罕格尔了。

如今塔林要做好准备,整合刚刚统一的领土,宣布西伯利亚由她统一。

而接下来,塔林要解决过度扩张的新政府机构,以及要为了北方联合真正的统一,做好准备。

不过是几个梦想家,用贝加尔湖东岸附近的无线电台广播了他们的梦想。我们以为没有人会听到我们的声音,也没有人会分享他们的梦想。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塔林是世界上最荒无人烟的海岸边的小小军阀。没人认为她能够控制中西伯利亚实力雄厚、人口稠密的地区——在不牺牲理想的情况下不可能——但是她做到了。

现在,旧日北方联合的广阔领土尽在掌握之中。现在,塔林准备好巩固她的统治,准备好迎来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现在,没有人,包括自己,能够怀疑我们的梦想!

塔林签完了正式成立新西伯利亚工人委员会的文件。这是漫漫长夜里她所要做的最后一件工作,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

就在塔林披上外套离开办公室时,他被中央委员会的成员们拦住了。

“过来,瓦列里,”布劳恩说:“我们有个惊喜给你。”塔林跟着委员会成员们走进了一间会议室,看到了墙上的东西,她不禁瞪大了双眼,墙上是西伯利亚共和国的完整地图,从最东端的堪察加一首到最西端的鄂毕湾。她瘫倒在椅子上,呼吸急促起来。这么多的人民,这么多的家庭…·…全都指望她去保障他们的安全和自由。她钢笔一挥就能摧毁多少人的生活啊。

她今晚让他们失望了吗?要是她的决定让人民的生活比之前更糟了怎么办?塔林一只手开始颤抖,小声咒骂自己,这时,一只手伸了过来。她抬头,看见手的主人是马尔赫耶夫。

“别担心,同志。我们在你的背后。”马尔赫耶夫说。抓住他的手,塔林重新站了起来。

“在麻烦的时候,我们永远是你的依靠。”乌兰诺夫斯卡娅给了他一个微笑

“请永远记住,同志。我们所有人都在一起。”佩楚罗说。

“瓦列里,你要是还放不下心,我在这柜子里还藏着些白兰地呢。”布劳恩拍拍塔林的背。

“谢谢你同志,但是我觉得不需要了。”塔林大笑起来,委员们一齐离开了房间。

我们将会团结一致,首到永远。塔林淡淡的笑着说道。

契卡洛夫推动的主要项目是西伯利亚计划。该计划旨在将西伯利亚中部的废土建设成一个繁荣的工业中心,推动北方联合进入现代。现在,虽说有各种反对该计划实施方式的理由,但考虑到塔林目前的处境,她必须承认,建成一个西伯利亚工业强国的想法极为

这些早己建成的基础设施将成为新西伯利亚计划的基础。新西伯利亚计划不再妄图企及遥不可及的梦想和指标,而是符合工人阶级的需要;不再建立在政治犯和古拉格系统的基础上,而是得到工人阶级的全力支持。现在,在这坚实的基础之上,塔林可以尽情绘制属于她的梦想蓝图。

西伯利亚中部不像东部。首先,这里的海岸线……很短,同时这里的工业更加发达。但是最主要的区别是,这里有很多人,一群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意识形态五花八门,从社会主义到资产阶级民主,甚至是不知道在搞什么鬼的“留里克们。

这些人最终将融入政治体系。只需让他们了解康米主义者的公民义务和拥护我们制度的好处,他们就会认识到我们未来的道路是光明的。赢得民众的支持,将会有更多的工人为自己而战。

塔林必须牢记他们在此地的任务。他们所需的成果,并不是用革命的洪流把西伯利亚百姓压垮,而是要让他们享受到一个崭新的美好未来。我们的奋斗正是为了他们的福祉,如果他们没能理解塔林的目的,她就必须用行动来展示他们的目标。

她必须砥砺奋进,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委员会会用仁德之行再次一统,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简单的靠屠戮异议者来维持整体。她正是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理想而战,而他们绝对不能忘记,理想要求践行准则。

坎斯克的安全委员会大楼里曾经哄闹不休,如今却寂静无声。这里的人们几乎从未达成过一致意见。

但是面对威权的压迫,倒总是能做到齐心抗拒曾经的委员会成员们站在门外等待着,西伯利亚冻土上的凛冽寒风呼啸而过,刺痛了他们的骨髓。西伯利亚新任总书记瓦列里·塔林早前捎来口信要求他们开会,此刻委员们在寒风中己经站了大约半个小时。一辆卡车驶来,停在他们面前,走下卡车的正是那位年轻的总书记。她向议员们走来,伸出右手,开口道:“同志们!”

塔林正要继续发言,酝酿好的话语却立刻被一位议员打断了:“我们不是你的同志,集权头子。”那个议员反唇相讥。塔林皱起眉头,她面前的每个人都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他,拒绝和她握手。他叹了口气,收回右手,继续说:

“我想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吧?为了——”塔林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解散我们的委员会,建立你的独裁政权?纠集内务部的打手,把我们都赶走?”一个委员轻蔑的说道。

“恰恰相反,同志们,”塔林微微一笑,“我来这里是想告诉你们,欢迎你们的委员会继续治理坎斯克。我敢肯定你们能看到我的卡车里没有什么NK VD打手。来吧,外面很冷,我们可以在里面继续谈话。

委员们默不作声地愣在原地。他们起初认为塔林只不过是另一个压迫者,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太轻率了?其中一人打开委员会大楼的门,示意总书记进去。

也许我们还是可以成为同志的。塔林对着几位说道。

有些人认为康米主义反对工业化,这简首是一派胡言!每个康米主义者都热爱工业,它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它将工人组织成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它让三百六十行的工人都能养家糊口。因此我们必须开设更多工业项目,这全是为了工人着想。不仅每个工人都应该能在工厂上班,还必须保证各色各样的工厂里都有岗位可上。在这里塔林未来要建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基地,借此彻底解放中西伯利亚的贫困群众。

阿尔乔姆·莫罗佐夫己经在结雅的钢铁铸造厂干了七年。在“领袖”罗扎耶夫斯基治下时,他恨透了这份工作。

他厌恶漫长的工作,也厌恶微薄的薪水,更厌恶的是他的劳动成果不能用来改善同胞的生活,却充盈了法西斯分子的仓库,以压迫他们的敌人。

他也曾设想过逃亡,抛弃工作去追寻更美好的生活。但他知道,即便自己没被抓住,他的妻儿也会落入领袖手下暴徒的魔爪,或是陷入失去收入来源的窘境。

有人可能会问:“领袖”不是多年前就被消灭了吗?为什么他还在干这份工作,不去自由地选择他满意的岗位?

对阿尔乔姆而言,尽管工厂还是一样的工厂,但塔林或者伏尔加治下的同一个岗位,完全就是一份全新的工作。

他获得了更短的工时、更多的薪水与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他生产出用于公共住房的钢梁,为城市添砖加瓦。此外,他的妻子能进入钢厂与他一同工作,工作时孩子们也能得到照料。阿尔乔姆曾经觉得,他永远不可能爱上这份工作。而如今,他根本没有想过要离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民,也创造了足以与重樱匹敌的巨额财富。如今,东煌可能是共荣圈内唯一能在工业和国际经济投射力两个方面与重樱匹敌的国家。

但也并非诸事皆顺。虽然东煌的景况有所改善,但无孔不入的腐败政府和重樱财阀仍然困扰着这个古老的国度。不过,纵使前方有千难万险,东煌仍然成功翻越了一座大山。不再是东亚病夫,百年国耻的历史也己然翻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