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塔林女士来说仅仅是有些工具和几座建筑,并不足以让西伯利亚共和国成为工业强国。
为此,塔林需要更多的工人。在西伯利亚,无产阶级潜在的新成员只会来自一个群体一—农民。塔林不会采取任何严厉措施,比如没收他们的庄稼,强迫他们为了提高效率而进行土地兼并。
但塔林要让他们知道,城市生活美滋滋,只要用一些温和的手段,她将让他们明白,罗西亚的未来不会在小农庄的一片土地上绽放。
远东共和国的军队在伏尔加的带领下职业化水平上升
这两个词或许就是军事理论史上的终极课程了。缔造一支军队的,并非枪支和军备的质量,而是纪律。
只为一道命令就可以做到不惜生命的人,才是战场上的常胜赢家。
在这样一个痴迷于军备竞赛的世界里,人们似乎经常忘掉一条简单的事实:没有这两个词,军队就不能运转。
还好,伏尔加的反腐程序和刚兴建的新兵训练营,都助力军队再度向着斯巴达式英勇的终极目标迈进了一步。士兵不会再变节了,也不会再为政要服务了。他们只会服从将军的命令,而且毫无保留。
今天,西伯利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导人瓦列里·塔林宣布西伯利亚左翼意识形态峰会正式开始。
此次峰会将在首都举行,持续一个星期,并向所有左翼意识形态一—从无政府主义到阿芙乐尔主义的代表开放。峰会活动将包括辩论、为治理西伯利亚起草行动计划和进行不同的小组讨论等等,向参加峰会的各位代表介绍每种意识形态的理论和实践特色。
根据塔林的开幕致辞,这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在未来几十年内增进所有左翼意识形态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并促使所有左翼运动在统一的斗争中团结一致
是时候让普通人参与进来了,他们可以投票给康米党,或是独立候选人。在获得他所代表的地区占1%的人的签名后,没有犯罪记录的无党派人士也可以作为独立候选人参选。
席位将按照比例分配给党员和独立候选人。这样,西伯利亚的每一张桌子边都会坐满深孚众望的人民代表。
叶夫根尼·索科洛夫从来没有离开过马加丹城,据他自己估计,他至少曾处于五个不同的政权之下。在他度过六十年的岁月里,他目睹了沙皇的起起落落,主席团的一次又一次清洗,法西斯党在远东掀起风暴,又被驱逐出去。在这些政权中,他从未见过一场投票,也从未有过投票的机会。当塔林总书记的部队横扫马加丹市时,他没有理由期待这种情况会发生任何改变。
然而,历经沧海桑田之后,他,一个马加丹的普通公民,终于站在了投票箱前。当他投下选票时,他那近乎孩童般的兴奋溢于言表,似乎他度过的漫长一生都己成过去。没有当局监视着他,没有人检查他的选票,也没有人以任何方式威胁他。他生平第一次为自己是一个自由人而感到自豪。
而塔林必须向所有新兵阐明联盟军的作用,联盟军确是一支革命力量,但联盟军绝不仅仅是清除异己的工具。
联盟军是一支旨在解放人类的专业军队,而不是只会射杀其他军阀或者抢掠偏远乡村的土匪。
每当拿下一个乡镇,便要给当地人民带来解放。在占领区内,绝不容忍任何流氓行径,或者极端的打击报复行为。联盟军是罗西亚人的朋友,而不是又一个征服者。
战争即地狱,但也不必夸大其词。不可否认,在过去部队确实对平民犯下罪行,损害了人民和本该保护他们的士兵间的关系。这样的事情不能再继续发生了。
应该设立平民监督小组、党员监管队以及独立司法机构,以减少战争中产生的过度行为。这可能会降低部队的效率,还需要抽调一些资源,但是这些都是值得的。
长期以来,罗西亚始终被各强权视作一潭死水,一片充满着农民的辽阔草原。在数十年的革命、崩溃与内战也没有改变这一看法。但是塔林她相信但很快这一切就会改变。
塔林凭借着在再统一运动中获得的资源与人力,她己经有能力开启核项目。
原子之力,在地缘政治的游戏中拥有着撬动平衡的能力。是时候采取行动使其为国家所用了。
正如塔林急不可耐地探寻着原子的奥秘,敌人也不顾一切地试图阻止她。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增加安全性,但几乎没有几个称得上绝对安全。而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塔林需要的正是绝对安全。
因此,她将把整个核计划,包括实验室、浓缩设施、反应堆和生产线全部封存在封闭的城市之中。在没有最高政府首接授权前,没有任何人允许进入或是离开这些城市。
尽管这么做麻烦而又昂贵,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塔林必须,也必将保证核计划的安全。
二十多年无穷无尽的内讧,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灾难,摧毁了整个罗西亚的教育基础设施。大多数有能力的科学家、物理学家要么移民他乡,要么死去。
如果塔林想要继续完成核计划,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来不及等待技术高超的科学家慢慢出名,或是从远方归来;也不可能等待收复那些先进的研究所。我们必须立即行动。
她将首接资助拥有的大学与研究中心,并密切监督那些有才能、忠诚的学生。他们将被首接招募进入她的计划之中
新的培训项目训练出一批又一批优质的劳动力和管理人员,工业工作场所的生产更加精确、高效、智能。
新技术和新设备很重要,但它们永远不会比由实践和教育驱动的、人的因素更加重要。
在对工人安全计划的投资和国家职业计划的鼓励下,新的培训项目推动着我们的工人朝着实质的、完美的工业效率迈进。
只要他们一踏进工厂的大门,他们就将摇身一变,成为最优秀的工作机器。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财源滚滚,科学家可有福了!研发项目预算飞涨,建造了新的研究设施,也把老旧的实验室装修一新。这不仅能保障工作期间的安全,还能储存更危险的原料,确保更大量的科研工作得以完成。不论私营还是公营,军用还是民用,新技术正陆陆续续地投入开发。当然,并非只有科学家能分一杯羹,全体公民都能享受科研的果实,全新的工业技术等科技红利会保证经济持续运转!
罗西亚土地辽阔,种种矿产资源应有尽有。然而不幸的是,
据塔林所知,铀矿井不在其列。没有稳定、可靠的铀来源,她便无法进行核计划,也不可能有核弹。
因此,塔林将尽一切努力找到裂变材料的货源。不惜一切代价。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坐落于西伯利亚腹地。不论其它原因,这片地区因其地下蕴藏的丰富、可开采的铀矿资源而闻名。
为了能合理地开采铀矿,塔林必须从零开始地建设一整套采矿作业,以及周边基础设施。这一切需要巨大的努力与成本,但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必须得拥有铀!
既然国内的铀矿不够支撑塔林的计划,就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了。她得在全世界部署人员,进行铀矿的勘查工作。不管铀矿的情报确证属实还是纯粹的道听途说,也不论手段合法与否,必须把握一切可乘之机。
对于塔林来说只要有原料,就一定要得到。购买、交换或窃取都没问题。
计划不得有误,炸弹可不关心体内的原材料是哪里来的。
尽管塔林离可操作的核武器还很远,但她己成功建起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以确保最终能达成目标。
安全的实验室与研究设施己经建起;教育设施正在培育着拥
有必要技能的科学家;政府机构己经确保了国内外裂变材料货源的安全。剩下的,就是时间了。
西伯利亚共和国最终会完成第一次核试验。当那一天来临后,她将骄傲于自己的成就,而罗西亚最终将摆脱外部势力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