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雪,长安月
敦煌雪,长安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敦煌雪,长安月 > 第37章 佛骨迷踪

第37章 佛骨迷踪

加入书架
书名:
敦煌雪,长安月
作者:
奔跑的小肥膘
本章字数:
3406
更新时间:
2025-03-06

贞观八年六月初六,灞桥柳絮突然凝结成青铜佛珠。程咬金劈开拦路的垂柳时,发现每颗佛珠内壁都刻着"如意"年号,珠眼处渗出的琥珀黏液里游动着细如发丝的梵文。

"这他娘的是人干的事?"程咬金用陌刀挑起一串佛珠,"珠子里的字比蚊子腿还细!"

尉迟敬德突然铁鞭卷住老搭档的手腕:"仔细看黏液倒影!"浑浊的液体表面,映出武媚娘在感业寺梳妆的画面——她手中犀角梳突然折断,第九根梳齿化作金针,精准刺入铜镜中的紫微星位。

李世民剑尖挑起一滴黏液:"这是宇文恺调制的'观天髓',当年杨广夜观星象用的就是......"

"陛下!"晋阳公主策马奔来,腕间新铸的银铃缠着半截丝帛,"潼关守军在渭水捞到这个!"丝帛上血书斑驳,依稀可辨"七月十五,佛骨西来"八字,落款处印着枚带齿痕的莲花纹。

李治突然在龙辇中发出尖啸。孩童脖颈处新生的龙鳞片片倒竖,每片鳞甲背面都浮现出微缩的《推背图》卦象。程咬金凑近细看,倒吸凉气:"这鳞片上画的不就是咱们现在站的地方?"

众人低头望去,果然见鳞片纹路与灞桥地势分毫不差。更骇人的是,图中柳树下还标注着行小字:"显庆五年六月初六,程知节卒于此。"

"放他娘的狗屁!"程咬金一陌刀劈碎青石板,"老子这就去把写字的龟孙......"

话音未落,石板裂缝中突然射出三百支青铜弩箭。箭簇遇风即燃,在空中拼出完整的河图洛书。晋阳公主的银铃突然炸响,铃芯迸发的金光中浮现长孙皇后虚影:"二郎...佛骨在昆明池......"

李世民突然割破指尖,将血珠弹向洛书九宫格。血珠触及"坤"位的刹那,整座灞桥突然倾斜,露出底下深不见底的青铜甬道。二十艘蒙着青苔的五牙战舰正沉睡在淤泥中,船首的宇文恺雕像手握星盘,盘面裂纹拼出"天册万岁"西字。

"这星盘缺了块勾陈位。"尉迟敬德用铁鞭勾起星盘,"你们看这凹槽形状......"

晋阳公主突然解下银铃:"母后临终前说,这铃芯里藏着......"她用力掰开铃铛,一枚鸽卵大小的佛骨舍利滚落,恰好嵌入星盘缺口。

整座昆明池突然沸腾。三百具身披牡丹铠的尸骸浮出水面,每个头盔里都塞着《大云经疏》残页。武媚娘的笑声自战舰桅杆传来:"世民哥哥可知,当年玄奘西行取回的佛骨,早被宇文恺换了芯?"

李治突然暴起,龙爪撕碎战舰风帆。帆布残片上的刺绣竟重现玄武门之变场景——画中的李世民手持长弓,箭尖所指处赫然是襁褓中的李治!

"陛下小心!"程咬金劈开飞来的青铜齿轮。齿轮碎片在空中重组,化作宇文恺的虚影:"李二郎,当年你饮下的庆功酒里......"

李世民突然挽弓搭箭,箭簇上挑着的佛骨舍利迸发金光。箭矢贯穿虚影的刹那,昆明池底升起九座青铜浮屠塔,每座塔门都刻着带血的梵文咒语。

晋阳公主的银铃突然自行鸣响,塔身咒语应声剥落,露出内壁的壁画——画面中的武媚娘正将三枚佛骨舍利嵌入宇文恺的天灵盖。更惊悚的是,宇文恺手中捧着的竟是李治刚出生时的脐带!

"姨娘...为什么......"李治的龙鳞突然渗出血泪。孩童背上的星图剧烈波动,三百颗铜铸星辰自皮肤下钻出,在昆明池上空拼出骇人天象:紫微星彻底黯淡,北斗七星竟化作九条青铜锁链,将整座长安城吊在半空。

程咬金突然指着池底惊叫:"那是什么玩意!"浑浊的水面下,三百口琉璃棺材正随着星图明灭起伏。每口棺中都躺着个与李治容貌相似的男童,他们心口处的牡丹纹己蔓延到脖颈。

"世民哥哥现在明白了吗?"武媚娘的白发缠住浮屠塔尖,"这些才是真正的'佛骨'——用你三百个嫡亲血脉炼成的镇魂钉!"

李世民突然纵身跃入昆明池。真龙血触及池水的刹那,二十艘五牙战舰同时燃起幽蓝鬼火。火光中浮现出杨广批阅奏折的画面,朱笔落处尽是"诛李"二字。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整座长安城传来地裂之声。

晋阳公主的银铃碎片突然刺入武媚娘眉心。长孙皇后虚影自血雨中浮现,将襁褓轻轻放在星盘中央:"阿武...你忘了当年在晋阳宫发过的誓......"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浮屠塔时,程咬金在琉璃棺底发现半卷《延载遗录》。泛黄的纸页上,李治的爪痕正化作"万岁通天"西字。浑身浴血的武媚娘倚在塔尖,用最后气力在经幡写下:"圣历元年九月九,金轮悬天凤凰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