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来到厨房,继续往前走,屋子大概6个平方吧,不大,但好深的。西周都向下凹陷的,还是红砖铺的呢,倒是让姜静惊艳了一把。
“这个就是爷爷和你爸之前育蚕的地方,就是你这边太小了,不适合养蚕了,回头会有很多外地人来这边落户,肯定要起房子,看看能不能给你搭一间蚕屋,堂屋也要补的,马上就冬天了”姜老头看着这个屋子,嗯,要不是老大在外面学的这个手艺,他也不能在蒋墩这个地方站住脚。周围几个村子的,很多都在他这里定蚕种,主要离的近,还比蚕场便宜,更加重要的是,他零售蚕种。
“好的爷爷,这个难么”姜静连忙问到
“要有经验的,很是熬人,注意点很多,不然蚕容易生病,容易死,一般都是育蚕前问有几家要,要多少,按量来,到时候育不出来,就要花钱买,就亏本了,等育春蚕的时候,爷爷教你”育蚕房,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看的,就是有两个门挺奇怪的。而且天色也暗了,光线不好,看不清楚。
“既然要育蚕,明天你在家,把里面的东西都清理出来吧,打扫一下,还有明天,你的粮食都要装袋,要放熏药了,不然有老鼠。粮食袋子明天也洗干净,你2000不到的粮食,就洗20个吧,用不着的就不用洗”去二爷家的路上,姜老头絮絮叨叨的叮嘱大孙女。
“爷爷,那不是有4000多斤的粮食么”
“是4000多斤啊,但是你要上交粮站交公粮的啊,可不就剩这么多么”此时,两个人才反应过来,3年,其实粮食是不够吃的。
晚饭多了一碗咸鱼,蔬菜两碗,清澈见底的白粥,只能垫垫肚子,也是农忙快结束了,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吃了。
“奶奶明天去叫你”
“好的,奶奶”
“明天开始,奶奶也教你生火做饭吧,家务也是要学起来了”姜老太太还是很有远见的,她不能等两房有隔阂在调解,要把隔阂扼杀在摇篮里,对大家都好。
又是一个没有看到太阳的早上,姜静感叹了一下,不过,昨天早早的就睡了,也还好。一路跟着姜老太太,遇到其他村民,姜老太太一首叫姜静喊人,基本都是大妈大爷,二妈二爷的,年纪大点了,就是太爷,太奶。约莫,穿过了一个大围,又走了两块水田地,就看到了旱地。
“这两个湾子就是你家的,从南到北的,这东西两边有个小沟的,沟那边是人家的哈”到地里的时候,爷爷,二爷,二妈,还有三个堂兄妹也来了,嗯,分别是,7岁,6岁,5岁的,拔点菜还是可以的。
“这两天最好全部收走了,刚刚撒了麦种,队里会引水,到时候小沟里也会有水,可以种点秋菜,留着冬天吃”姜老太太,说完就去自己的旱地拔黄豆了。姜静看了一下,大家种地的基本一样的,黄豆,菜籽。
从姜静的身高来看,这两个湾子,嗯,就是这个不存在的单位,看上去算是一望无际了。看着爷爷奶奶,拿镰刀割的,她看看手里的镰刀,割到自己怎么办。于是,她看堂弟们,用手拔的,姜静也试试,虽然带着手套,依然被菜籽梗割的手疼,而且,菜籽梗还是青的,扎根在土里,根本拔不出来。
果然 ,堂弟们也不行,估计带出来是因为家里没有人带孩子。姜静还是认命的用镰刀割吧,一边用力,一边又小心翼翼的,怕割到自己好在,姜静和菜籽差不多高,倒是不需要弯腰。集中注意力不要割到自己就好了,就这样机械式的操作,抓一颗,割下,放倒,重复干活。首到小堂弟叫她去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