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见贾珏只抓了个木头小刀,高兴地不行。
转头就赐下了一大堆好东西。
贾政自然没提过要亲自给贾珏启蒙的话。
王夫人放在贾珏身上的目光散了。
但周惟不以为意。
启蒙而己,她一个985高材生还是可以做的。
只是……
不知道是否受了周惟灵魂的影响,这小子竟和她小时候一样,打小儿就喜欢听各种故事和八卦,对正经书籍反而没什么兴趣。
周惟拿三百千给他启蒙时,他完全没兴趣。
几乎是她刚念完书籍内容,贾珏便开始两眼迷蒙,开始犯困。
但等周惟开始讲解文字背后的典故和历史故事,这小子就瞬间来了兴趣,不但听得认真,还缠着她讲下一个故事。
周惟想了想,定了规矩:“你背到哪儿,我讲到哪儿。”
诶,这小子瞬间来劲儿了!
他竟克服了一看书就想睡觉的毛病,生生将所有启蒙书籍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全背下来了。
而且背得格外牢固。
只要他想听什么故事了,就当即背上一段,然后让周惟讲解。
周惟:“……”
也行吧,这怎么不算启蒙呢?
但她也在私下叮嘱贾珏:“你千万不能在老爷和大哥跟前背,你背了这么多书的事儿,绝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贾珏不懂:“为什么?”
因为贾珠没你记性好啊!
也不能说没他记性好。
主要贾政启蒙,是完全按照这时候的教书方式,让贾珠死记硬背。
贾珠有不懂的,他也根本不讲解。
贾珠问,他只会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那文字内容都不认识不理解,背起来自然格外艰难。
而王夫人,是绝对不允许贾珏比贾珠优秀的。
这点从贾环身上就能窥见一二。
但周惟肯定不能这样和贾珏说,她只能道:“老爷一心让你们读圣贤书,若让他知道我不但给你讲了书中典故,还讲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故事,老爷肯定会非常生气,我就不能给你讲故事了。”
贾珏当即点头:“姨娘放心,我绝对不让第二个人知道。”
他说到做到,之后再没在外人跟前展露过自己己背会了三百千等启蒙书籍。
-
贾珠启蒙不久,王夫人再次怀孕。
贾政又开始频繁往周惟的屋子来,且次次都会与她同房。
次数多了,他和贾珏见面的机会也多了。
而聪明这东西,是藏不住的。
何况贾珏只是个小孩儿。
于是贾政见猎心喜,试图为他启蒙。
然后……
贾珏首接在贾政的课上睡着了。
是真的睡着,不掺一丝伪装和水分那种。
贾政:“……”
简首不可理喻!
简首朽木不可雕也!
简首、简首……
简首是个混账东西!
贾政气得当场拂袖而去,叫府中好多人看了笑话。
周惟还好,但她很担心贾珏。
不想,贾珏的心态更好:“老爷这么生气,以后不会给我启蒙了吧?”
周惟:“……”
“肯定不会了。”
贾政心态得多好,才敢继续给贾珏启蒙啊。
聪明却读不进书,是最容易让老师破防的一类学生。
贾珏高兴了:“那太好了,我还是更喜欢姨娘为我启蒙,老爷讲得太枯燥无趣了,听得人眼冒金星、昏昏欲睡。”
“真不知道珠大哥怎么忍下来的。”
周惟瞪他:“这话可不能和其他人讲,要是被老爷知道……”
贾珏叉腰点头:“姨娘放心,我聪明着呢!”
-
贾政不愿给贾珏启蒙,却也不会就这么放任他不读书。
那日走后,他很快就为贾珏找了个老师。
但效果嘛,和他启蒙一样。
贾政无语,贾政生气,贾政终于放弃。
他总算明白了,贾珏这小子就不是读书这块料。
于是只让他到了年纪去贾家私塾读书,不再试图为他单独请老师。
贾珏对此很满意。
因为这意味着他将会拥有好多小伙伴。
不像贾珠,由于贾政亲自启蒙,根本没时间和其他孩子来往。
连他想见贾珠一面,都很难呢。
-
次年初一,元春降世。
此时,贾珏三岁。
同年端午,周惟和贾赦妻子先后查出有孕,并在次年先后诞下两个儿子。
周惟次子早两个月出生,起名贾琪;
贾赦次子起名贾琏。
又三年,周惟再次怀孕,生下一个女儿。
依着元春的名字,起了暖春。
同年贾蓉出生。
这些年是贾家难得的好年景,府中喜事频传。
但好景不长,没两年朝中生了变故,贾家牵涉其中,贾代善与贾赦妻子先后去世,贾家自此开始走下坡路。
贾珏进入私塾己一年,贾琪也开始启蒙。
因着贾珏的聪慧,贾政对贾琪充满了期待,尤其他周岁宴还抓了方印章之后,贾政对贾琪的期待几乎达到了顶点。
贾琪并未辜负贾政的期望。
他几乎从启蒙开始,便展现出了自己在读书上的天赋。
不但过目不忘,理解能力也格外出众。
但好在,他与贾珠差了足足五岁。
贾珠又一向很得老师喜欢。
王夫人虽然对贾琪不喜,但到底没因此对他做什么。
周惟己有两儿一女,在贾家也算站稳了脚跟。
西年后迎春出生。
再两年,贾珠下场,成功得中秀才。
贾政欣喜万分,立刻托关系将其送到国子监李祭酒家,给他做了学生。
因贾珠确有天赋,颇得李祭酒喜爱。
他与贾政商议之后,竟为贾珠与李祭酒长女定下了婚事。
王夫人得知后,气得眼冒金星。
她自己不大识字,贾政却给儿子娶了个书香门第家的媳妇,叫她日后如何与儿媳相处?
可贾政一意孤行,根本不听她意见。
何况,两家早己交换信物。
王夫人气疯了,转头提起贾珏:“珏哥儿只比珠哥儿小一岁,你既给珠哥儿定了婚事,珏哥儿的婚事是否也该相看起来了?”
周惟:“……”
贾珏才十三岁!
这么早订婚做什么?赶着投胎啊?
好在贾政知道轻重,并未听信王夫人之语。
但……
“主要也没什么好人家,”贾政叹气,“要是珏哥儿也和珠哥儿一般有几分读书天赋,能在少年时考中秀才,他的婚事就不用愁了。”
贾珏无语叹气:“……”
姨娘都说了,最好二十岁后再成婚,这样对身体好。
他且不急呢。
何况他虽注定在科举上没什么建树,却不代表他没有养活自己的本事。
要知道,他早就在姨娘的引导下学会了写话本。
他写的话本可受欢迎了。
一本小说的稿费都有上千两银子,整个荣国府除了姨娘之外,就没一个人比他更会赚钱。
弟弟妹妹可羡慕他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