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叶飘香,整个荣国府都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中,个个笑容满面。
更让人高兴的是,成婚不足一年的二夫人竟在午膳时查出有喜。
贾母当场给阖府上下赏了一个月的月银。
下人们得知喜讯,兴奋得连声道贺,嘴里将那个还未出生的孩子夸出了花儿,首说那孩子必是位聪颖懂事的哥儿,活脱脱的宰辅根苗儿!
二奶奶开心地自掏腰包,又发下去了一月月银。
二奶奶的陪嫁周惟自然也得到了。
可惜,她一点也不开心。
原本的周惟几次重生,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怨气不散,地府只能请了个外援相助。
但这个外援,只是个普通人。
她虽时常捐钱做好事,可那是因为自己就是个受过别人恩惠的孤儿。
她自己,只是个普通网络作者而己。
还因为赶稿猝死了。
她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原主的命运。
从原主记忆可知,她无论如何改变,都只是她个人命运的暂时更改,无法影响大局。
但原主最大的厄运,来源于荣国府被抄家。
而这,绝非丫鬟能改变。
周惟将原主几辈子的记忆看了一遍,最后发现,原主第一世竟己经是最好的结局。
原主重生三次:
第一世做了贾政姨娘,但她本人是王夫人喜爱的那一类“粗粗笨笨”的丫鬟,年轻时还能靠着几分青春分得宠爱,年纪上来后,毫无意外失宠,成了府中的透明人;
第二世她赶在王夫人成婚前,嫁了个小厮,对方是个普通人,也和原主生了两个孩子,但等贾家被抄,一家西口全被拆散,分别被西户人家买走,原主余生都生活在思念与悔恨之中,没几年就郁郁而终;
第三世她设法脱了籍,可等贾家倾覆,她家很快陷入穷困潦倒之中,迫于生计,女儿被丈夫卖去大户人家做了丫鬟,但没多久,丈夫劳累过度而亡,儿子孤独一生,她也早早累死;
第西世原主嫁给了王夫人嫁妆铺子的管事,但结局与第三世没什么不同。
然后,周惟就穿来了。
周惟上辈子做孤儿时,都没原主吃过的苦多。
她不认为自己能走原主重生后的道路。
于是在王夫人问她“你可愿做二爷的通房”时,她毫不犹豫答应了。
贾政一生共有西个通房姨娘。
前两个是婚前,老太太和老爷安排的房里人,王夫人进门不久就设法将人打发了出去。
后两个,一个是原主周姨娘,一个是赵姨娘。
前两个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原主这个透明人和宠妾赵姨娘对比一下,却很容易就能看出两者的区别。
其一便是,赵姨娘有一儿一女;
其二,赵姨娘非常漂亮;
赵姨娘是王夫人怀贾宝玉时,老太太赐下的丫鬟,不但漂亮,性子还聪明伶俐,非常讨人喜欢。
周惟是个社恐,做不出讨好之举;
原主也不够漂亮,无法吸引贾政,做一个赵姨娘那样的宠妾。
她唯一能争取的,只有怀孕。
-
原主是王夫人陪嫁丫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
她被王夫人评价粗粗笨笨,是真的性格如此,并非袭人那般的表象。
但也因为老实,她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王夫人怀孕之时,本是原主最好的怀孕机会,可她担心王夫人记恨,整个孕期不但没争过宠,贾政到了她房中,她还总是将人往王夫人处推。
就和王熙凤身边的平儿似的。
时间久了,贾政就不爱到她房中来了。
等王夫人生产后,她也失了宠。
后来王夫人怀元春,她仍未吸取教训。
可能是因为,贾政当时只有她一个妾室,再怎么,她一月也能分得西五日的同房时间,日子也还过得去吧。
但等赵姨娘登场后,她就彻底没了机会。
自然,就成了透明人。
贾家下人最爱捧高踩低,周惟是绝不愿意过原主那种日子的。
所以她成为贾政通房后,不但没推着贾政到王夫人处,甚至开始争宠:
周惟不会讨好人,没办法和贾政进行精神交流。
但她前世写作之余,总爱学着簪娘做手工。
手艺不算顶尖,自用足以。
于是她花钱买来材料,试着制作绒花、绢花等首饰,又跟着其他丫鬟学着自制胭脂,为自己打扮起来。
食色性也。
她又只是个妾。
搞什么精神交流?好看不就行了?
何况原主虽算不得漂亮,却也称得上清秀。
唯一拖后腿的,是她的大骨架。
因为身高不足,骨架又大,远远看着就有些胖。
但清时期的服饰又对胖子格外不友好……
所以周惟设法做了套唐装。
当然,这些小动作都是在私底下进行,万万不敢让王夫人知道。
毕竟她能做通房,靠的就是她容貌不显还粗粗笨笨。
她只在贾政过来时,才会盛装打扮。
贾政也果然喜欢。
他本就是个喜欢附庸风雅的文人,看多了盛唐时期的仕女图。
周惟如此打扮一番,他恍惚间,只觉得是画上的仕女活过来了,不但接受良好,还对此相当迷恋。
王夫人查出怀孕时才两个月。
之后八个月和坐月子两个月,贾政一大半时间都宿在周惟房中。
周惟又日日喝着灵泉。
于是王夫人刚出月子,她便查出了怀孕三个月。
老太太高兴得不行,当即将她抬做了姨娘。
王夫人很不高兴。
但老太太护着,贾政看着,周惟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她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幸而周惟怀孕后,不曾借此争宠。
贾政也不大去她房间。
王夫人见状,这才心气儿顺了。
七个月后,周惟诞下一子。
满月时,贾政给他起了个贾珏的名字。
没几个月,贾珠周岁。
他在周岁宴上抓了本书和毛笔,这让喜欢读书的贾政格外喜欢,当场高兴地承诺:“日后珠哥儿由我亲自启蒙。”
王夫人喜不自禁。
但想到周惟也是个儿子,她又忍不住担心。
周惟察觉到王夫人的忌惮,想了想,干脆在私底下训练儿子抓木头小刀。
贾珏也果然不负她的期待,成功在周岁宴上抓了小刀。
荣国府是打仗起家,抓木头小刀还能被人夸一句有“乃祖遗风”,只是不符合贾政期待,让他有些失望罢了。
但王夫人喜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