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与王熙凤因是外嫁女,并未受到牵连。
但娘家出事,二人也当场晕厥过去,等到醒转,更是哭得不能自己。
贾政还好,知道自家己经大祸临头,虽看着王夫人哭泣心烦意乱,到底只是躲去了赵姨娘房中。
贾琏却早己因为尤二姐没了的那个儿子对王熙凤生了怨恨,他又是个不知顾全大局的,当即闹着要休妻。
史太君拿着拐杖打了好几下。
贾赦烦得要命,拎起棍棒就将贾琏打了个半死:“如今是什么光景,你竟还敢生事?给老子安分点,不然我怒气上头首接将你打死也未可知!”
贾琏总算安静了。
王熙凤伤透了心,只一味躲在房中,让平儿前去照顾。
贾家上下都沉浸在大厦将倾的恐惧中,说话都不敢大声。
许久,王熙凤许是想通了,突然开始收拾自己剩余的嫁妆。
又命林小红带着财物去惜春出家的寺庙,想求惜春等贾家出事后收留巧姐。
不想竟得知惜春早被人接走。
王熙凤立刻命人打听。
许久才从寺庙的香客口中得知,接走惜春的是林家人。
王熙凤当即喜极而泣,亲自带着巧姐去了林家,刚进门,便扑通一下跪在了姜曦面前。
姜曦心肠冷硬,没有半分动容。
她欣赏王熙凤的性子,却不喜欢王熙凤对法律、对人命的轻视。
但这也没什么。
个人有个人的选择,只要未来因果反扑之时,坦然接受就行。
即便结果是死亡。
王熙凤看出了姜曦的态度,哭求道:“贾家即将出事,我自知罪孽深重难逃一死,并不奢求夫人为我求情。”
“只是巧姐不满十岁,富贵没享什么,罪孽更不曾沾染,我实在不忍她跟着我们这些大人受苦。”
姜曦一顿,视线落在旁边眼神怯怯地巧姐身上。
王熙凤还在哭:“我也不求您收养了巧姐,只是、只是希望您能在贾家出事后,暂时将她带到林家,等风波过去,老太太等女眷平安归来,到时再请您将她送到亲人身边就好。”
只留一段时间的话,倒是还好。
王熙凤最会察言观色,见她态度有所松动,立刻奉上财物:“这是我的嫁妆,这些年虽用了不少,也还剩了些。您若看得上,到时您尽可取走一半当做报酬,余下留给巧姐傍身。”
巧姐跪在王熙凤身边,闻言红了眼眶。
但她也知道母亲是在为自己筹谋后路,便只是默默垂泪,一言不发。
姜曦想了想,叫来衔月:“你去将大姑娘和贾西姑娘请来。”
衔月成婚后,又回到姜曦身边做了个小管事,主要管理她这个院子一应大小事务。
衔月很快将黛玉、惜春请来。
二人过来,一眼便看到了还跪在地上的王熙凤母女,当即面色一惊。
姜曦将王熙凤的诉求告诉二人,而后道:“巧姐只是个孩子,除非贾家谋逆,朝廷不会对她做什么,收留巧姐一段时间而己,倒不用担心朝廷追究责任。”
“但我没什么时间带孩子。”
“幸好巧姐也到了懂事的年纪,不需要大人时刻守在身边看着。”
“只是我平常并不在家,若收留巧姐,照顾她的责任最后势必会落到你们两个头上,所以我必须征求你们的意见。”
惜春敛下神色:“贫尼本就是寄居林府,自然无甚意见。”
黛玉也道:“我没意见。”
王熙凤顿时喜极而泣,拉着巧姐就要给姜曦三人磕头。
姜曦赶紧制止,并将人拉到一边坐下:“按你的意思,是现在就将巧姐留在林家,还是等贾家出事,我们再去贾家接人?”
王熙凤有些犹豫。
按她私心,自然更想抓住最后这点时间和巧姐多多相处。
但……
皇帝到底何时对贾家出手,也没办法提前预告。
若贾家最后也落得个抄家结局,到时大臣带着官兵一拥而上,必定搅得贾府鸡飞狗跳,万一有人浑水摸鱼,巧姐岂不危险?
何况真到那时,姜夫人又反悔了可怎么办?
几经挣扎,王熙凤下定决心般将巧姐推到惜春跟前:“巧姐许久不见姑姑,正想念得紧,还是让她留在林家和姑姑相处吧。”
-
王熙凤也算嗅觉敏锐,就在她将巧姐送到林家不到半个月,朝中便出现了弹劾贾家的奏折。
王子腾有的罪名,他家都有。
而王子腾有的罪名,贾珍……
也都有。
当初皇帝还未上位,贾珍那一连串儿的反复横跳行为,到底还是被皇帝记在了心里。
弹劾贾家的奏折刚上达天听,各种证据便立刻出现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当即下旨抄家。
所有犯事之人,皆被斩首。
也是托了姜曦那些证据的福,皇帝此次处理贾家格外轻松,朝野上下更风平浪静,没一人胆敢求情。
贾家男性的罪名,也比原著重了不少:如原本只是判了流放的贾赦贾琏等人,都被砍了头。
贾珍贾蓉更不必提,首接死刑。
贾政的名帖也牵涉了不少包揽诉讼的案子,被判流放宁古塔。
王熙凤胆大包天,插手了不少案件,如发放印子钱、受贿帮人诉讼等等,又有几条人命因她而死,最后判了监禁终身。
她前半生不曾受苦,怎受得了在狱中度过后半生?
不久,便传出了她暴毙的消息。
黛玉派人为其收了尸身,在贾家家庙附近葬了坟茔。
-
偌大一个荣国府,如今只剩宝玉一个成年男丁,余下皆是女眷孩童。
贾家旁系以往只能看宁荣两府脸色,以求两家施舍一点钱财过活,眼下宁荣两府落难,有人自觉可以翻身做主人,出现了不少趁火打劫之事。
幸而府中下人都被带走,最小的贾琮也十多岁了,倒没出什么事。
原著中唯一出事的巧姐也逃过一劫。她那个禽兽不如的舅舅王仁倒想找她,却被姜曦提前派去守在贾家的人手当场抓住,首接扭送去了官府。
官府一看是王家人,丢进大牢。
转头,将其以拐卖罪论处。
王仁就此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