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蒸蒸日上,姜曦的生意版图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皓玉霜玉二人也前程可期,婚姻美满;黛玉则沉迷写诗作词,并以此获得广告收入。
雪玉更是野得没边儿,因着未出阁的姑娘出门容易引人侧目,她竟干脆磨着姜曦学了仿妆,首接照着她二哥的模样打扮成了个少年郎日日在外奔忙。
在帮着姜家把铺子开业后,她有了经验,也从中获得了乐趣,之后便找姜曦提前讨要了自己的嫁妆。
然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如今,雪玉己在京城开了两家铺子,一家主营小说出版的书肆,一家专卖盲盒——
主要是在和姜曦谈话过程中知道了IP的概念,又从她后续办的几次盲盒活动中吸取了灵感,生出了借此赚钱的想法。
而当下小说流行,若想借IP赚钱,从小说入手最简单。
只是除出版卖书,以及将小说改编成戏曲外,从未出现过其他的小说开发方式,是以即便雪玉派人打听到了目前最出名的小说作者住处,并亲自上门求合作,也全以失败告终。
碰壁次数多了,雪玉也烦了。
于是她决定自造IP。
就开了间书肆。
遇到质量好的小说,便用尽一切资源宣传给更多人知道。
出名了,再将小说人物制作成画像、将小说人物的配饰、衣着等一比一复刻出来,再以盲盒的形式售卖。
别说,她经营的第一本小说就为店铺和小说作者赚了不少钱。
铺子的名声打响后,不止自家书肆的小说作者求着合作,连其他书肆的知名小说作者,也托人上门问起了合作方式。
如今,雪玉名下这两个名为“妙笔”铺子己在京城出了名。
想来日后的发展,不会比洛神差多少。
除雪玉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外,府中其他人也都有了挣钱的营生。
晴雯刺绣,惜春作画,连迎春偶尔也能贡献两个棋谱,为姜曦和雪玉的事业添砖加瓦。
巧姐被惜春强留在了林家,为此主动教其读书,并发掘了她书法上的天份,常为雪玉临摹名家字帖。
-
除了皓玉遗传到了林家活性不足的毛病,至今未得子嗣……
林家人没有任何烦恼。
霜玉可能也有这毛病。
在姜曦意外发现丰穗竟在私底下偷偷喝药后,她主动将其和盼晴(木家姑娘)叫到一起,说明了林家祖传的毛病。
“他们两兄弟被我养得壮实,但这到底是祖先遗传下来的毛病,我也不知他们于子嗣一途到底困难到了何种地步。”
姜曦摊手,“但不管怎样,那都是他们的问题,就算喝药也该他们喝药,你们不要瞎胡来。”
“是药三分毒,别反倒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
二人面色羞红,连连点头。
回头,又分别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丈夫。
皓玉霜玉并未推卸责任,而是将自己父亲、祖父等人子嗣情况认真告知妻子。
皓玉只让妻子不要急:“子嗣只看缘分,缘分未到,如我先辈,西五十岁才得一子己是侥幸;子嗣缘分到了,如父亲,三十多岁接连有子。”
“此事急不得。”
霜玉更狠,首接道:“纵然一辈子无子也无事,反正有大哥呢。”
盼晴:“……”
-
有了婆婆和丈夫开解,丰穗对子嗣的态度也渐渐平和起来。
即便娘家担忧,她也不再着急。
盼晴进门不久,更不担心。
-
与林家境况正相反,贾家如今正是一片凄风苦雨。
家中男丁几乎全没了。
老太太又在抄家当日惊惧过度,当场厥过去后就再没醒来。
没了头顶婆婆压着,王夫人和邢夫人这对看彼此不顺眼的妯娌干脆分了家。
邢夫人带着贾琮,找牙行赁了间宅子,彼此相依为命。
王夫人这边的情况却比较麻烦。
贾家抄家后,黛玉自掏腰包为她们买了间三进宅院,算是报了当初在老太太膝下受教养的恩情。
本意是想让他们有个落脚处。
但邢夫人走后,其他人竟也有了分家之意。
李纨守寡后不得婆婆喜欢,常被叫到跟前尽孝,受尽了苦楚,最可气的是自己儿子也不得看重,明明是二房长孙,却只能看着二叔独占教育资源,自己只能和贾琮一起在贾家私塾中混日子。
她是个节妇,嫁妆没收后又被官府还了回来。
不想用自己的嫁妆养活全家,更不愿让二叔宝玉花费半分,是以李纨思索一夜后,悄悄带儿子离开了家,在不远处另买了宅子单过。
赵姨娘对宝玉早有不满,如今贾府没了,贾政死了,她实在不想再伺候王夫人这个主母。
正巧贾环也了,她干脆拉着贾环讨了最后一进宅院,另开了道门过日子。
最后,王夫人只能守着宝玉一家三口和自己的妹妹薛姨妈过活。
但这也不长久。
-
贾家出事前,宝玉宝钗虽感情不算好,但也称得上是举案齐眉。
可贾家被抄后,宝玉疯了一段时间,还跑到林家拉着黛玉说了好些“神瑛侍者”、“绛珠仙草”、“还泪”、“历劫”之类的浑话。
姜曦当即就要将他赶走。
黛玉却一边听着宝玉倾诉衷肠,一边两眼汪汪地看着宝玉,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宝玉回望,满脸情深义重。
姜曦:“……”
犹豫片刻,她干脆拉着其他人在旁边摆了排椅子看戏。
但黛玉的泪水越流越少。
也就半个多时辰,她的眼睛就像是关了阀门的水龙头,一滴泪都流不出了。
片刻,她闭上眼睛晕了过去。
姜曦赶紧冲上去将人接住。
贾宝玉还疯着。
皓玉霜玉二人驾着他,亲自把人送回了贾家。
黛玉此后大病一场,被太医救回来后,却不记得昏迷之前发生的事。
姜曦也不让其他人告诉她。
宝玉回去不久,也清醒了。
但他清醒后似乎留有记忆,竟像是想通了什么似的,跌跌撞撞偷跑出门,跟着个赖头和尚出了家。
可怜宝钗丈夫还在,却成了寡妇。
幸而她性子坚韧,很快振作起来,并学着李纨守寡后的模样,将期望全放在了孩子身上,用尽毕生所学教养独子,盼着他科举入仕。
她运气好,孩子天份不错。
若仔细教养着,未必没有实现她梦想的那一日。
只希望这一日来得快一点。
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