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永乐王
大唐永乐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永乐王 > 第二百七十四章:浅水源大战3

第二百七十四章:浅水源大战3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永乐王
作者:
秋清逸
本章字数:
433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李俊很多时候都忍不住吐槽自己的族人:“但凡是干仗的事情,族人们都十分的有天赋,也研究的明明白白。

但凡是你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干仗时的灵性。

不~只要有干仗方面一半~~三分之一的灵性也好啊。”

说时迟,那时快,突厥两万骑兵铺天盖地的就到了,盾墙前一里的最适合的冲锋位置,这个时候的战马也开始了提速。

“弩箭,射!”

随着命令下达,各级弩弓指挥几乎是同时大声吼出了这个命令。

八牛弩发射手抡起木锤砸在机括上,“崩,嗡”木锤砸在机括上的响声,和弩枪飞出去的破空气几乎是同时响了起来。

如林的弩枪狠狠的凿进“沙尘暴”中,射中人的铁枪,射穿第二个人的时候,小铲子一样的枪头,往往把马背上的人射成两半。

然后弩枪去势不减,射穿第三个,第西个人,或者是把人和马一起钉在地上。

就算是先射中马,弩枪也往往是从马儿的身体穿透而过,去势不减的射中第二匹马,或者是钉在地上。

弩枪射中高速飞奔马匹,两股力量加持之下,手臂粗细的铁枪从马匹的身上穿过去后,急速奔跑的马儿还是会往前奔跑出去十几米,这才一头扎在地上,扬起漫天的尘土。

马背上的突厥骑兵,也会被甩出去七八米远。

运气不好的头都被砸进胸腔,技术高超的突厥骑兵,则是会在被甩出去的瞬间,整个人都缩成一团,在地上滚几圈卸力,好不让自己被摔死。

这些人都是沙场老兵,心理素质高,骑术也好。

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要小心后面跟着冲过来的袍泽,一不小心就会被后面的战马踩成肉泥。

这个时候往往就能看出来哪些人是老兵,哪些人是战场上的生瓜蛋子。

而射空了的弩枪,便会“砰”的一声,半支弩枪都会没入地面,敌我双方的人,都能从声音中判断出许多的信息。

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是敌我双方用鲜血与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

李氏军阵一千架八牛弩齐射,战果十分的大,起码射杀了两千突厥骑兵,主要是这玩意儿有时候一支铁枪射出去,可能会整支铁枪上都穿满了人。

而第一个射中的人和两个人,不管他穿几层甲都没有用,就算是没有把人射成两截,射中躯干也是一个大洞,根本就没有救治的可能。

机械的力量,根本就不是人体能抗衡的,当然了,八牛弩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拥有的。

各大世家门阀有没有八牛弩?

有……

但是没有谁敢像李俊这样,光明正大的摆在明面上,毕竟私藏八牛弩完全就可以当谋反论处了。

但是……

可是……

但可是……

可但是,李俊拿出来了比十六卫,以及天下各关隘要冲,外加各大郡城守军所拥有的八牛弩总量还要多的八牛弩的时候,反而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说他有所不妥。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的莫名其妙,一个谋反罪名,古往今来多少名臣勇将,封疆大吏人头落地,甚至是被抄家灭族?

但是李俊真的是有能力谋反,甚至是具备一切谋反的条件与实力,这个时候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说他要谋反。

反而是一个个都对他友好的很,也没有哪个人敢大声和他说话了。

而他摆出来近万架八牛弩,还不是朝廷手里的那种要八个人才能操作的八牛弩,而是三个人就能移动,发射的改进型的轻便八牛弩,大家都选择没看见一样。

所以,李俊觉得一切都是以实力说话,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李俊前世还是小屁孩的时候,美帝以小伊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首接就把大军开到别人的国家,最后只找到一袋洗衣粉。

后来网络上便流传一句话:“美帝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你最好有。”

李俊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谁要是敢说他造反,他真的有实力造反。

这反倒是没有人这样说了,就很神奇。

李俊觉得:“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当为千古至理。

也许是后世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叫做“火力不足恐惧症”的病吧,李俊觉得自己的这个病症十分的严重。

来到了这个时代,李俊觉得自己的这个病尤其的严重了,他娘的,这个时代也太不安全了。

然后……

现在进攻的突厥人,那是真的胆寒了,他们现在就在承受李俊的“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后果了。

和汉人军队打仗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那是打了好几百年,都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了,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密密麻麻的铁枪?

和汉人打仗他们也是专业的,他们也是知道汉人对付骑兵的方法,第一波冲锋本来就是为了消耗对方弩枪的,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就是炮灰。

但是尼马的,铁枪不要钱的吗?

这还没有到弓箭的射程,己方就损失了两三千人马,这谁受得了?

但是突厥人能称霸草原,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族人的死亡反而是激发了他们的凶性。

他们几乎是同时翻身藏于战马腹部,完全就不顾伤亡的催马冲锋。

李氏军阵中的八牛弩射了三轮的时候,突厥人也踩着自己人的人马尸体冲到了弓箭的射程内。

骑箭,骑射,说起来简单的一个词,但是里面代表的东西可就太多了,很多东西汉人还真的是不如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的民族。

突厥人到了之前李氏壮奴射出的测距箭线,也就是弓箭最大杀伤射程内后,便一个个从马腹翻身上马背,搭箭引弓就射。

同时突厥骑兵开始控马在李氏盾墙前一百米左右绕圈狂奔射箭,他们这样做的目的还有一个。

一则是让李氏壮奴没有办法瞄准,另外一个目的却是为了扬起尘土,让李氏壮奴没有办法观察到他们后继冲锋骑兵的状况。

突厥骑兵到了射程内的同时,李氏大军中的弩手阵中,便响起来了“退”的命令。

战争才开始,弩枪有限,射完三轮禁军大家长就让弩阵退下来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