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磨的希望
玉兰出院回家己经两个多星期了,按照医生的嘱咐,又到了复查的日子。精神分裂症就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着她和整个家庭,复查成了她在黑暗中摸索希望的一丝光亮。通过复查,医生能够了解她的症状是否得到控制,有没有复发的迹象,是否出现新的症状,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因为需要长期服药,复查时医生也能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像体重增加、血糖血脂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等等。每一次复查,玉兰都怀揣着对康复的期待,可家庭的氛围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
李旺为了能陪着玉兰定期复查,不得不放弃去远处打工的机会。时间一长,婆婆的抱怨就像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你看看,成天往医院跑,净花钱不挣钱,就那点土地流转的钱,都快被她败光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这些话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在玉兰本就脆弱的心上划出一道道伤痕,每一句嘟囔都像是对她的诅咒,严重影响她的康复。
李旺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左右为难,面对母亲的念叨,他总是选择沉默,没有任何制止的行动,这让玉兰感到更加无助。
这天,姐姐来看望玉兰,刚进门就听见婆婆喋喋不休的抱怨。可当她看到姐姐的那一刻,婆婆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假惺惺地说:“往后的活我干,让玉兰好好养着,等她养好了再干。”姐姐心里明白婆婆的虚伪,只是叮嘱李旺:“你一定要好好照顾玉兰,等她彻底好了再说,千万别让她受刺激。” 然而,姐姐的话并没有改变婆婆的行为。
每一次从医院复查回来,婆婆都会念叨个不停。她似乎只看到了金钱的支出,却忽略了玉兰正在承受的痛苦和努力。这一次复查,医生看着检查报告,表情有些凝重,对玉兰和李旺说:“目前玉兰恢复得不太理想,我建议再住院观察一段时间。”李旺就说:“我回家准备准备,带上住院要用的东西。我就回来。”婆婆一听,顿时火冒三丈 ,她的脸瞬间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叉腰,扯着嗓子吼道:“还住院?这得花多少钱啊!她什么时候才能好,难道要拖累我们一辈子吗?”玉兰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些话就像重锤,一下又一下地砸在她的心头,让她本就脆弱的神经濒临崩溃。
回到家后,玉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脑海里不断回响着婆婆的指责和医生的话。她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白天也常常陷入恍惚之中。在那些混沌的时刻,她时常看到母亲温暖的笑脸,那笑容如春日暖阳,可如今却遥不可及。记忆里,母亲总轻声唤她,让她唱歌,那些美好的过往和如今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昏昏沉沉间,她常常对着空气,喃喃呼唤着“妈妈”,声音里满是无助与渴望 ,试图在虚幻中抓住曾经的温暖和安全感,可回应她的只有死寂的沉默,徒增满心悲凉。
李旺看着日益憔悴的妻子和蛮不讲理的母亲,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无力和悔恨。他意识到,自己的沉默不仅没有调和家庭矛盾,反而让妻子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家庭里,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玉兰的病情、婆婆的刁难、李旺的不作为,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们紧紧束缚。而未来,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依旧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曙光,不知道这场由疾病和家庭矛盾交织而成的噩梦,何时才能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