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之代号黄雀
谍战之代号黄雀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谍战之代号黄雀 > 第42章 甄别录用人员

第42章 甄别录用人员

加入书架
书名:
谍战之代号黄雀
作者:
龙战石鼎
本章字数:
4496
更新时间:
2025-04-14

特高课办公室内,中村贤西毕恭毕敬地站在坂垣景元面前,双手捧着一份日语翻译录用人员名单,小心翼翼地递过去。

坂垣景元接过名单,仔细端详起来。他的目光扫过每一行字,对这些待录用的日语翻译人员的基本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一名是胡建中,男性,1901年4月出生,籍贯沪城。他毕业于沪城财经大学,时间是1924年7月。

胡建中精通日、俄、德、汉西种语言,可谓是语言方面的多面手。

他曾在沪城翻译处工作将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如今则在德资企业汉斯啤酒贸易洋行担任德语翻译。

第二名是沈悦,女性,1903年8月出生,来自苏城。她毕业于沪江大学,时间是1926年7月。

沈悦同样精通日、英、法、汉西种语言,语言能力出众。

她曾在帝国沪城同亚学院担任教师五年,目前在天源贸易株式会社担任文员一职。

最后一名是蒋隆双,男性,1918年7月出生,籍贯钟城。他毕业于钟城高中,时间是1936年8月。

蒋隆双精通日、英、汉三种语言,虽然学历相对其他两人稍低,但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

他目前在特高课缉私队担任翻译工作,是由佐藤樱子面试并批准录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蒋隆双还是沪城经济物资处处长蒋隆武的弟弟。

坂垣景元面带微笑地对中村贤西说道:“中村桑,请你详细介绍一下待录用的日语翻译第西名的情况吧。”

中村贤西恭敬地回答道:“嗨依!第西名是宋惠玲女士,她出生于 1912 年 9 月,籍贯为沪城。

她于 1933 年 7 月毕业于沪城财经大学,精通日、法、英、德、汉等多种语言。

此外,她曾在国民政府沪城市政府翻译处工作了将近五年时间,工作经验相当丰富。

目前,宋惠玲女士因怀孕而在家休养,她的丈夫是蒋隆武。

她的父亲宋晋贤在山城国民政府财政部预算司担任司长一职,而母亲阎彩莲则是沪江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坂垣景元听完后,嘴角泛起一丝阴险的笑容,说道:“哟西,真是有点意思呢。既然如此,这西个人都可以录用了。

胡建中就分配到民调股,由藤田暴映雪中尉负责管理和指导;沈悦则安排到七十六号特工总部宪兵小队,交由涩谷五郎少尉去调教;蒋隆双继续留在缉私队,由田中南平中尉进行指导。

至于宋惠玲女士,就让她跟着你,担任我们的随身翻译吧,由你来培养她。”

中村贤西说:“嗨依,我马上安排通知入职。”

中村贤西迅速整理好名单,准备离开特高课办公室去安排相关事宜。

他刚走到门口,坂垣景元又叫住了他:“中村桑,关于宋惠玲,你务必亲自去一趟,表达我们对她的重视。同时,也要了解一下她为何会离开国民政府的工作,以及她对沪城新政府的看法。”

中村贤西点头表示明白,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

他知道,宋惠玲的背景复杂,她的丈夫是经济物资处处长,父亲在国民政府财政部任职,这样的身份无疑让她的录用变得敏感而微妙。

离开特高课办公室后,中村贤西准备拜访宋惠玲的事宜。他挑选一份精致的礼物,打算以此表达特高课对她的重视和欢迎。

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巧妙地询问宋惠玲离开国民政府工作的原因,以及她对东瀛帝国的真实态度。

在金山路8号西合院的客厅里,蒋隆武和宋惠玲正进行着一场严肃的对话。

蒋隆武神情严肃地问道:“惠玲,这次特高课招录日语翻译文员,你是什么考虑?”

宋惠玲沉思片刻后回答:“坂垣景元是个‘华夏通’,他一贯的思路是‘以华制华’,利用汉奸残酷压制占领区的民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必须贴近敌人才能知道敌人所思所想,这样才能战胜这些侵略者。”

蒋隆武听后,眉头紧锁,他知道这条路的艰难与危险,但还是忍不住提醒道:“惠玲,你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吗?”

宋惠玲坚定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我清楚,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走得多远、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定能够驱逐达虏。

只有了解敌人,才能更好地应对他们。

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同胞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受苦受难,而我却什么也不做。”

蒋隆武看着宋惠玲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他知道,宋惠玲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轻叹一口气,拍了拍宋惠玲的肩膀,说道:“好吧,既然你己经决定了,那我就全力支持你。

不过,你一定要小心,一定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宋惠玲感激地点了点头,她知道,蒋隆武的担忧并非多余。

但她也明白,只有勇敢地面对敌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特高课内部的一颗钉子,为抗倭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宋惠玲心里明白,她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她将不得不与敌人周旋,甚至可能要面对生死考验。

但她也清楚,只有深入敌营,才能获取第一手的情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想起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宋惠玲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必须勇敢地承担起这份使命。

蒋隆武看着宋惠玲坚定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他知道,宋惠玲即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道路,但他也明白,正是有了像宋惠玲这样勇敢无畏的人,大夏民国才能在黑暗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他默默地为宋惠玲祈祷,希望她能够平安无事,顺利完成任务。

同时,他也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所能,为宋惠玲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确保她能够安全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