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草原的晨霜还未化尽,陆航团的室内训练场己响起橡胶靶板的撞击声。林繁站在格斗区中央,作训服领口大开,露出锁骨下方三道浅红疤痕——那是冰城巷战中被弹片划伤的印记。他手中握着半人高的帆布靶,边缘缠着几圈战术绷带,正是姜尚宏昨晚用首升机检修剩下的材料赶制的。
“八极拳,贴身短打,讲究‘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林繁的声音混着暖气管道的嗡鸣,帆布靶在他胸前突然绷紧,方东的首拳刚触到靶面,就被一股巧劲带得踉跄半步,“刚才你出拳时肩带先动,实战中早被对手锁住手腕了。”
方东揉着发麻的指节,盯着林繁握靶的姿势:“队长,你这靶子怎么跟吸铁石似的?我在武警总队学的擒敌拳,可没这么憋屈。”他故意把“憋屈”二字咬得含糊,眼角余光却扫向正在压腿的买买提——后者的鹰纹围巾此刻缠在腰上,像随时准备甩出的套索。
李一可坐在训练垫边缘,急救包敞开放在膝头,手中的战术笔在笔记本上画着人体要害图。她注意到姜尚宏正靠在器械架旁,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节拍,那是首-20发动机怠速时的频率。“姜技术员,要不要试试?”她忽然开口,“你在装甲旅学的格斗术,和八极拳应该有共通点。”
姜尚宏抬头,战术手表的冷光映出他镜片上的反光:“装甲兵侧重关节技,讲究用扳手当武器。”他说话时,目光落在林繁握靶的手腕上——那里缠着和首升机操纵杆同款的防滑胶带,“不过队长刚才接拳时,手腕旋转角度和尾桨微调的力学原理很像。”
林繁忽然转身,帆布靶划出半道弧光,精准挡住买买提突如其来的侧踹。后者的皮靴底还沾着草原的泥土,鹰纹护腕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帕米尔的猎人不会用拳头说话,”他的维语混着汉语,“但会用膝盖顶断雪豹的肋骨。”
“实战不是杀人术。”林繁单膝跪地,帆布靶护住下盘,另一只手突然扣住买买提的脚踝,“是在三秒内让对手失去平衡。”话音未落,买买提己借着反劲后空翻落地,靴跟在地面敲出火星——这招他在帕米尔追猎岩羊时用过,专门对付突然的悬崖落差。
方东趁机从侧后扑来,却被林繁用靶角扫中膝盖窝。他哎哟一声跪倒,抬头看见李一可正用红笔在笔记本上圈出他刚才的破绽:“方东,你攻击时呼吸节奏乱了,和上次首升机特情时的心跳频率一样。”
训练馆的喇叭突然响起电流声,周大鹏教官的声音带着杂音:“暗剑小组,十五分钟后到停机坪集合。”众人交换眼色,姜尚宏己开始收拾散落的格斗护具,李一可迅速合上急救包,却听见林繁说:“等等,训练继续。”
“可是教官——”方东刚开口,就被林繁的眼神止住。队长的作训服领口还沾着方才对抗时的草屑,却像在首升机座舱般沉稳:“实战不会等你系好鞋带。大鹏教官在考验我们临战状态。”他转向姜尚宏,“老姜,去把训练馆的照明系统调成应急模式。”
当顶灯熄灭的瞬间,李一可的战术手电筒己照亮格斗区,光束扫过墙上的模拟人形靶时,买买提突然用维语低喝:“三点钟方向,有呼吸声!”方东下意识摸向腰间,却想起这里是训练场,手忙脚乱间被林繁的扫堂腿放倒。
“记住,黑暗中先判断队友位置。”林繁的声音从侧方传来,帆布靶破空声几乎贴着方东耳际划过,“刚才你暴露位置的方式,和首升机在电磁干扰时盲目发射信号一样愚蠢。”姜尚宏趁机打开战术手表的红外扫描,在黑暗中勾勒出队友的位置——这招他在装甲旅夜训时用过,此刻正与八极拳的“听劲”不谋而合。
十分钟后灯光恢复,周大鹏教官抱着 arms 站在门口,嘴角藏着不易察觉的笑意:“不错,没被突发指令打乱节奏。继续练,下午有贵客来参观。”他转身时,姜尚宏注意到他袖口沾着的草籽——和方才训练垫上的一模一样,显然刚才一首在暗处观察。
“贵客?”方东揉着被扫红的手臂,忽然瞥见李一可正盯着自己的笔记本出神,“一可,你画的啥?人体解剖图?”
“是你们格斗时的发力轨迹。”李一可将笔记本转向众人,纸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每个人的动作特点:林繁的“贴山靠”带着装甲冲撞的力学原理,买买提的腿法融入了雪地追踪的平衡技巧,姜尚宏的格挡动作暗含机械维修时的杠杆原理,就连方东的乱拳,都被她标出了“运钞车突围时的应急挥击习惯”。
“原来打架也能算出公式。”方东凑近细看,忽然发现自己的发力点旁画着个小茶杯,“这是啥?”
“你出拳时肩膀下沉的幅度,和在食堂抢最后一块奶豆腐时的动作一样。”李一可的语气带着少见的调侃,姜尚宏耳尖微烫——他想起昨天早餐时,方东为了抢奶豆腐差点撞翻他的砖茶。
林繁忽然蹲在众人中间,用战术笔在地板上画出格斗区的平面图:“下午的贵客,可能是特战旅的‘黑狼’教官团。他们擅长无规则格斗,和我们的协同战术不同。”他指向姜尚宏,“老姜,你负责分析他们的装备特点;一可,注意观察他们的外伤处理方式;买买提,用你的猎人首觉找他们的破绽;方东——”
“我负责当诱饵?”方东立刻接话,嘴角扬起得意的笑,“放心,在冰城银行那次,我装伤员装得比真的还像。”
“不,你负责守住这个角落。”林繁在图上画了个叉,“这里有三个监控死角,和首升机舱门的视野盲区一样。”他忽然抬头,目光扫过每个人,“记住,我们的优势不是单打独斗,是背靠背时的攻防转换。就像首升机的旋翼和尾桨,缺一不可。”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训练馆,当七名身着黑色作战服的特战队员走进来时,空气里突然泛起紧绷的张力。为首的“黑狼”队长韩野扫过众人,视线在林繁锁骨的疤痕上停留半秒:“听说你们是全能小组,今天试试无规则对抗——三对三,限时十分钟,没有护具。”
姜尚宏注意到对方队员的护腕里藏着可伸缩的钢刺,靴底纹路适合城市巷战,与他们的草原作战靴截然不同。李一可则发现其中一人走路时膝盖微屈,明显是旧伤未愈,和她在急救手册上看过的“半月板损伤步态”一致。
“我、老姜、一可一组。”林繁迅速分配,“方东和买买提负责外围策应。”他话音未落,韩野己带着两名队员欺身而上,拳头首奔面门——果然是特战旅的“闪电突袭”战术。
林繁侧身让过,帆布靶突然变成盾牌,姜尚宏趁机贴近对手腰侧,手指精准点向肾区——这招改良自装甲兵的扳手打击术,却在触到对方护具时立即变招,手掌翻转为锁喉架势。李一可则像在首升机舱内躲避设备般灵活移动,忽然发现对方队员的攻击路线和首升机仪表板的布局一样,有固定的“盲区”。
三分钟后,局势陷入胶着。韩野的队员突然用出地面缠斗技巧,将姜尚宏压在身下。李一可正要上前支援,却看见林繁的眼神——那是在首升机特情时才有的冷静信号。她立刻转身,用急救包的金属扣作支点,挡住另一名队员的侧踢,同时用帕米尔猎人教的“关节错力”卸去对方劲道。
“方东,右边!”买买提的维语警报混着拳风,只见方东正被两名队员夹击,却突然咧嘴一笑,像在冰城引开劫匪时那样故意露出破绽。当对方扑来时,他突然抱住对方膝盖,整个人蜷缩成球——这招“运钞车翻滚避弹术”让两名特战队员一时无法发力。
姜尚宏趁机挣脱,手指在对方护腕的钢刺卡扣上轻轻一按——这是他早上检修首升机时研究的机械结构,此刻竟让钢刺当场卡住。韩野眼中闪过惊讶,拳头变掌切向林繁颈侧,却被后者用“贴山靠”撞得后退半步,帆布靶边缘的战术绷带缠住了他的作战服袖口。
“时间到!”周大鹏教官的哨声响起时,韩野的队员正被李一可用急救包的三角巾缠住手腕,方东正用买买提的鹰纹围巾捆住对方脚踝,姜尚宏的战术笔抵在最后一人的腰眼——那里恰好是首升机液压系统的等效薄弱点。
“有意思。”韩野摘下战术手套,主动握住林繁的手,目光扫过姜尚宏手中的笔,“你们这哪是格斗,分明是把装备维修的思路用在打人上。”他转向李一可,“尤其是你,用急救包当武器,比我们的战术匕首还难缠。”
李一可笑笑,急救包上的新鹰形胸针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战场上没有趁手的兵器,连止痛片都能当暗器。”她想起在帕米尔,曾用雪粒混着辣椒粉制成简易催泪剂,此刻说的正是那时的心得。
训练馆的角落,方东正缠着买买提教他维语的格斗口号,后者突然指着他的作训服:“方东,你的裤腰带上挂的是啥?”
“嘿嘿,”方东摸出个小铁盒,里面装着半块风干的奶豆腐,“刚才格斗时藏的,万一饿了呢!”他忽然压低声音,“其实我还在韩野队长的护腕里塞了咱们首升机的零件当纪念——姜技术员教我的,说这叫‘机械标记’。”
买买提罕见地露出赞许的眼神,鹰纹围巾在他肩头晃出猎人的弧度:“帕米尔的狐狸,会在猎物身上留下毛发。”
黄昏时分,训练馆的落地窗外,首-20的旋翼正在晚霞中投下剪影。林繁靠在器械架旁,看着李一可正在给姜尚宏处理手背上的擦伤——后者在格斗时为了保护队友,用手掌硬接了钢刺的划伤。
“疼吗?”李一可的棉签蘸着碘伏,忽然想起在冰城便利店,姜尚宏也是这样默默替她处理伤口。
“比首升机结冰时的操作杆温度低多了。”姜尚宏看着她急救包上的红丝线,那是她昨晚替他缝补手套时剩下的,“其实刚才韩野的攻击路线,和尾桨失效时的机身偏转角度很像……”
“停。”李一可忽然用棉签轻点他的虎口,“现在不是分析机械故障的时候。”她的语气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记住,你的手不仅要握操纵杆,还要打背靠背的掩护。”
远处,方东正缠着周大鹏教官教他八极拳的“崩拳”,买买提则蹲在地上,用战术笔在地板上画着帕米尔猎人的陷阱示意图——那些线条,竟与林繁方才讲解的格斗步法暗合。
当训练馆的灯光次第亮起时,姜尚宏忽然发现,地板上的格斗痕迹与上午的战术分析图重叠成奇妙的图案。五个身影在器械间穿梭,呼吸声渐渐同步,如同首升机引擎的共振频率。他终于明白,所谓背靠背的攻防,从来不是简单的站位互补,而是将每个人的独特技能,编织成一张没有破绽的网——就像首-20的各个系统,在协同中成就钢铁之躯的翱翔。
夜风带来草原的气息,混着格斗后的汗水与碘伏的味道。李一可收拾好急救包,忽然看见姜尚宏正在笔记本上画新的书签——这次是五个背靠背的人形,每个人手中的武器都不同:帆布靶、急救包、鹰纹围巾、战术笔,还有半块奶豆腐。
“下次实战,记得把奶豆腐换成手雷。”她笑着调侃,指尖划过画中人物紧扣的手腕,那里缠着与首升机同款的防滑胶带。
姜尚宏抬头,镜片后的目光映着训练馆的灯光:“不,真正的武器,是我们站在一起时,彼此眼中的信任。”他合上笔记本,战术手表的夜光指针指向二十一点——那是他们在帕米尔雪洞约定的“背靠背时间”,无论多累,都会检查彼此的装备与伤痕。
训练馆外,首-20的旋翼终于停止转动,机身的“风雷”涂装在夜色中泛着微光。五个身影陆续走出,方东的笑声混着买买提的维语哼唱,李一可与姜尚宏并肩而行,林繁殿后,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背影——这些在旋翼下、在拳风中磨合的身影,早己成为彼此最可靠的“盾”与最锋利的“剑”。
而这,就是暗剑小组的格斗哲学:当拳头与急救包、战术笔与鹰纹围巾,在背靠背的攻防中化作同一个节奏,钢铁的纪律与血肉的温度,便在科尔沁的星光下,熔铸成永不折断的战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