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一惊,庙号不同于谥号。
谥号就是便宜的大萝卜,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像圣武帝的谥号就是圣武。
但庙号不是,皇帝死后,大多会并入太庙,与他的列祖列宗挤成一排,共享祭拜。
只有拥有庙号的皇帝,才有独立的庙宇,单独享受祭拜。
但庙号有严格要求,首先要求,皇帝必须要文治与武功兼备。
其次,想给他立庙号的继任皇帝,也要有过人的政绩,所以自古皇帝虽多,但拥有庙号极少。
见他们沉默,江夷欢笑道:“怎么?你们是觉得圣武帝不够格,还是朕不够格?”
朝臣盘算起来,圣武帝前期雄才伟略,晚年虽犯了糊涂,但功过相抵,还算有为之主。
新帝更不用说。
文治方面,她轻徭薄赋,重视农事,制定盐税法,解决财政危机,改制科举,引荐人才。
武略方面,她收回江州与西南军政大权,平定边境,生擒西戎首领,击败萧氏宗叛乱。
因此无人反对。
商议后,江夷欢给圣武帝定下世宗的庙号,举办祭礼。
朱弦不解,问孙峻臣,“孙姐姐,圣武帝害死章德太子,为何陛下还要给他立庙号?她孝敬圣武帝?”
孙峻臣笑了,“非也,陛下不是出于感情,她是出于政治考量。”
圣武帝一代英主,陛下给他封庙号,意味着她皇位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此举堪称神来之笔,再妙不过,若再有人质疑她,就等于质疑圣武帝。
初冬之时,离京数年的乔少卿终于回来了,同回的还有简氏兄妹。
江夷欢亲自迎他们,“乔青天,江州变成中州,你功不可没。”
乔少卿抹了把脸,那个狡猾的,总爱在雨夜替天行道的小姑娘,竟然成了百姓称赞的帝王?亲眼见她,总觉不真实。
江夷欢打断他的感慨,“你不在的这几年,朕常召见你家夫人,给她钱花,她一没改嫁二没偷人,为你守身如玉。你的孩子们朕也有请人教导,他们没喊别人爹,只认你,别太感激朕。”
乔少卿嘴角首抽,新帝还是那副德行,总能气死他,却也有点感动。
他们回来后,江夷欢便大肆封赏有功之臣。
简氏兄妹赏银赐宅,两人都授予官职。
曲灵珠封西南王,匾额由她亲手所书。
乔少卿赏银,授大理寺卿。
孙峻臣不愿再回大理寺,封为护国公,赐宅。
江千里本就有官职,给他封侯,赐宅。
在宫变中配合他们,除掉三皇子的江宜欢,封县主,赏珠宝。
大表哥们,则了成了梦寐以求的金吾卫,还是队长,威风得很。
一口气说完,江夷欢接过朱弦递来的茶盏,“今日就到这,无事散朝。”
朝臣们没意见,但他们觑着卫父的脸色。
陛下还是平民时,就与卫昭定了婚,陛下登位过程中,卫将军出钱出力,又出兵,咋漏了他?
这可把卫老夫人急坏了,跑去找大长公主诉苦。
“我孙儿岂止是出钱出力?他还侍寝呢,封赏呢?名份?老姐妹,你帮我劝劝陛下。卫家是给过彩礼的!”
大长公主也得了赏赐,她拂袖,“咱们何时是姐妹了?陛下自有主意,我岂能干涉!你们等着便是!”
卫老夫人顿足,“早知道!陛下刚进我卫家时,我豁出老命,也得摁头让他俩成亲,如今叫什么事儿?”
她不甘心,又拖着老寒腿进宫求见江夷欢。
江夷欢正在含光殿与简氏兄妹议事,听得卫老夫人求见,让她进来。
卫老夫人进来后陪笑,“陛下忙什么呢?”
江夷欢道:“朕要在民间开设学堂,规定七岁以上女子,免束脩入学三年。”
她当年趴在村里学堂窗口,偷听先生讲书,被人发现就赶紧跑。
有次抓到,老先生不骂她,只是说:女孩家家的,等着嫁人就是,入学也没用。
卫老夫人随口问道:“男孩呢?”
“男孩有父母全力托举,此举是为女陔的特殊补偿。”
卫老夫人对这些没兴趣,她又道:“除了这个,陛下还有别的事在忙吗?”
简玉宁回道:“有,陛下要下旨,允开女户。”
官府不承认女子为户主,当一个家庭没有男丁时,就只能等着被吃绝户,实在凄惨。
卫老夫人听到她这般忙,干脆首言:“陛下,你为这个,为那个,我孙儿呢?你可有为他想过?”
江夷欢愣了愣,道:“我没忘记他,上次封赏了不少人,他便往后放一放。”
卫老夫人哭丧脸道:“陛下别忘了就行,他满心只有陛下,钱啊兵啊,还有他的身子,什么都给你了!”
简氏兄妹死死憋笑,怎么感觉陛下像负心人?
江夷欢让卫老夫人安心,她会放在心上。
在她生辰日,下旨。
封卫昭为平原王。
加九锡。
赐冕十旒。
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满朝沉默。
这封赏,委实厚了些。
卫老夫人乐疯了,“好,好!陛下是个舍得的!她果真不抠搜!”
卫昭自己也愣,加九锡倒罢了,但封王出乎他意料,尤其还是江夷欢曾经的王爵。
孙峻臣捧来衣服,找到他,“卫二愣子,来试试你的婚服。”
卫昭:“......婚,婚服?”
“是啊,陛下给你那么大笔封赏,不就是要缩小差距吗?作为她的伴侣,必须给你排场。”
乘着风雪,江夷欢从玉花台拾级而下,她身着帝帛色衣服,轻快奔向卫昭。
“卫昭!”
卫昭忙迎上去,嘴角扬起,“小呆子,陛下,江夷欢,萧扶光。”
江夷欢笑道:“是我!都是我!平原王,太常卿,神武将军,广陵相国,卫家公子,咱们成亲吧!”
卫昭将她高高抱起,终于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