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后假死,我掀棺称帝
大唐:天后假死,我掀棺称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天后假死,我掀棺称帝 > 第114章 妥协他是怂了

第114章 妥协他是怂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天后假死,我掀棺称帝
作者:
不问岁月任风歌
本章字数:
4394
更新时间:
2025-04-19

太极殿内,金碧辉煌的殿宇在晨光中泛着威严的光芒。

殿中群臣肃立,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李旦站在龙椅前,目光平静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他的面容沉稳如水,不见丝毫波澜,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偶尔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

今日的朝会,注定不会平静。

就在不久前,崔玄暐的突然遇害震惊了整个朝堂。

堂堂吏部郎中被人在府上刺杀身亡,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此事一出,朝野震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皇位之争也因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李旦早已料到今日的局面。

他微微抬眼,目光落在站在殿前的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身上。

这两人的关系不算太过亲密,今日却罕见地站在了一起。

武三思一身紫袍,面带微笑,眼中却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太平公主则是一袭华服,眉目间透着冷傲与不屑。

“殿下!”

武三思上前一步,拱手道,“崔大人遇害一事,事关重大,若不查明真相,恐怕难以服众。”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彻查此案,待水落石出后,再议其他不迟。”

太平公主紧接着开口,声音清冷:“武大人所言极是,崔大人乃朝廷重臣,如今惨遭毒手,若不严查凶手,何以安定朝野?皇位之事,不妨暂缓。”

李旦听着两人的话,心中冷笑。

他早就知道,无论是太平公主一派,还是以武三思为首的天后派,都不会轻易让他如愿。

崔玄暐之死,不过是一个借口,一个拖延时间的理由。

即便他现在已经得到了朝中半数大臣的支持,但若不能解决这个悬案,皇位之争将永远无法尘埃落定。

殿中群臣屏息凝神,等待着李旦的回应。

李旦沉默片刻,目光缓缓移向站在文官队列中的户部尚书崔知悌。

崔知悌和崔玄暐都姓崔,在朝中素有清誉,为人正直,深受同僚敬重。

“崔大人!”

李旦开口道,声音平和却不容置疑:“既然诸位大人都想查明崔玄暐遇害的真相,那此事就交由你来负责,配合大理寺卿来俊臣一同调查,你意下如何?”

崔知悌闻言,心中一震。

他明白,这是李旦在向他示好,也是在给崔家一个交代。

作为崔家人,由他亲自督办此案,不仅能安抚族中情绪,更能尽快查明真相。

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郑重行礼:“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以告慰崔大人在天之灵。”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之色。

这不仅是一个机会,更是一份责任。

崔玄暐之死,对崔家打击巨大,若能亲手揪出凶手,不仅能慰藉族人,也能在朝中树立威信。

李旦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将目光重新投向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太平、武爱卿,由崔大人和来大人共同查办此案,你们不会反对吧?待查明真相后,再来商议皇位之事。”

太平公主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讥讽:“殿下既然已经安排妥当,臣等自然没有异议。”

“只希望崔大人和来大人能够秉公执法,不要让真凶逍遥法外。”

武三思也微微一笑,拱手道:“臣附议,相信以崔大人的能力,定能还崔大人一个公道。”

李旦看着两人虚伪的表情,心中了然。

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崔玄暐之死的背后,必然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

而他,必须在这场暗流涌动的朝堂中,稳住局势,等待时机。

“既然如此……”

李旦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殿中每一位大臣:“此事就如此定下。退朝。”

随着宦官尖细的嗓音响起,群臣纷纷行礼退下。

李旦站在原地,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风暴来临之前,稳固自己的根基,等待那致命一击的机会。

群臣已陆续退下,唯有殿角铜炉中的龙涎香仍在袅袅升腾,为肃穆的殿堂添了几分幽深之意。

李旦目光深沉,似在思索什么。

忽然,他抬眼望向正欲退下的来俊臣,开口道:“来大人,且留步。”

单臂的来俊臣身形一顿,缓缓转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虽是大理寺卿,执掌刑狱,但平日里最不想和李旦单独见面,此刻被单独留下,心中不免忐忑。

他微微躬身,试探性地问道:“殿下,可是还有要事吩咐?”

李旦神色淡然,目光却如刀锋般锐利,直直盯着来俊臣,缓缓问道:

“韦温可曾开口?”

来俊臣心头一紧,额角隐隐渗出冷汗。

韦温是韦氏一族的骨干,因涉逆被关押在大理寺狱中,已受尽酷刑,却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

他咽了咽唾沫,低声道:“回殿下,韦温仍未招供。”

李旦眉头微蹙,语气依旧平静,却透着一丝冷意:“本王记得大理寺的手段,向来无人能扛得住。”

来俊臣后背发凉,连忙解释道:“殿下明鉴,臣已用尽手段,鞭笞、烙刑、夹棍,甚至……”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甚至断了他三根手指,可此人意志极坚,宁死不肯松口。”

李旦沉默片刻,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叩,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目光幽深,似在权衡什么,最终淡淡道:“韦家在长安城内必然还有同谋,朝中亦有人暗中支持,若韦温不开口,此案便无法深挖。”

来俊臣额头上的汗珠滑落,他不敢抬头,只能硬着头皮道:

“臣……臣定会再想办法。”

李旦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轻笑一声,笑意却不达眼底:

“本王希望,下次见你时,能听到些有用的消息。”

来俊臣浑身一僵,连忙俯首:“臣……遵旨!”

李旦不再多言,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来俊臣如蒙大赦,躬身行礼后,匆匆退出大殿。

殿内,李旦目光望向殿外渐暗的天色,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他知道,崔家的案子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