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招新海报贴满教学楼时,周倩的香水味己经弥漫在宣讲会现场。她倚在礼堂第一排的椅背上,巴黎世家运动鞋踩着隔壁空位的椅腿,手机屏幕亮着文艺部新生群的二维码——群成员列表里,陈教授的名字赫然排在管理员首位。
"有摄影经验者优先。"文艺部部长张子航的视线扫过林穗洗得发白的帆布鞋,最终停在周倩的Gucci马鞍包上。林穗捏着报名表的手指微微发颤,表格"特长"栏里,她刚写下"纺织厂宣传板报三年经验"。
后排突然传来哄笑。周倩正用前置摄像头补妆,手机壳上的碎钻反光刺进林穗眼底:"哟,这不是贫困生窗口代言人吗?"她的首播镜头突然转向林穗,"家人们看,这就是我们学生会的亲民路线!"
林穗在更衣室隔间套上借来的正装,人造纤维摩擦着脖颈泛起红疹。走廊传来张子航的笑声:"周总说今年招新晚会赞助再加五万,前提是他女儿要当主持人。"
面试间空调开得很低,周倩的丝绸衬衫在顶灯下流淌着珍珠般的光泽。当林穗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时,张子航突然倾身:"能接受工作期间的形象改造吗?比如换个发型?"他的万宝龙钢笔尖正对着她毛躁的发尾。
次日公布的复试名单上,林穗的名字旁标注着"待定"。公示栏玻璃倒映出周倩与张子航并肩而行的身影,她腕间新换的卡地亚手镯贴着对方小臂,阳光下像道冰冷的镣铐。
深夜的烧烤摊飘着孜然香,林穗缩在塑料凳上核对拉票方案。李文佩突然踹开店门:"他们在KTV发红包!"手机群里疯传着周倩的包厢视频——穿超短裙的新生正接过香奈儿口红,屏幕右上角显示"文艺部预备群"。
林穗摸出勤工俭学攒下的800元,批发市场淘来的暖宝宝贴印着"请支持3号林穗"。她在食堂门口分发时,保洁阿姨拽住她袖子:"闺女,这层楼的海报都被撕了。"
监控室里,保安嚼着槟榔调出录像:凌晨两点,周倩的跟班抱着撕碎的海报溜出教学楼。林穗用两包玉溪烟换来的U盘里,还存着他们往她寝室门缝塞恐吓信的片段。
最终答辩会上,周倩的PPT镶着动态鎏金边框。当张子航问及"如何提升校庆晚会档次"时,她轻点遥控器,全息投影立刻浮现某顶流明星的祝福视频——那是她父亲公司刚签的代言人。
林穗的U盘突然失灵,备用稿纸在手中簌簌作响。礼堂后排的老教授突然起身:"用我这个。"他递来的古董投影仪嗡嗡启动,泛黄的幕布上显出林穗手绘的策划案——每处预算都精确到小数点,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可回收物料"。
周倩突然打断:"校外拉赞助算违规吧?"她甩出林穗联系废品站的记录,张子航皱眉:"确实不符合规定..."话音未落,后勤主任冲进来:"刚收到二十箱矿泉水捐赠,指定给校庆工作人员!"——捐赠方正是林穗暑假打工的快递站。
公示栏前挤满人头时,林穗正蹲在洗手间修补被泼红墨水的帆布鞋。李文佩撞开门:"你进了!文艺部干事!"手机群里,她的名字排在周倩之后,职务栏写着"后勤协调"。
庆功宴上,周倩的酒杯擦过林穗的保温杯:"知道为什么留你吗?"她的耳语混着红酒气息,"总得有个干脏活的。"包厢电视突然插播新闻:某快递站涉嫌非法用工被查,镜头闪过林穗搬运矿泉水的侧脸。
深夜的操场,林穗把聘书垫在膝盖上写辞职信。老教授的手杖忽然点在纸上:"文物修复室缺个档案员,时薪25。"他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恰好遮住"辞职"二字。
林穗在档案室发现1998年的学生会记录,发黄的纸页记载着某部长因贪污撤职——签名处是周倩父亲的笔迹。当她举起手机拍摄时,防火喷淋突然启动,水流冲花了钢笔字迹。
周倩的朋友圈更新于凌晨三点:文艺部新获企业赞助五十万。配图里,张子航的手搭在她肩上,腕表与她的项链是同一品牌的情侣款。林穗关掉屏幕,继续给破损的《校史年鉴》补页,糨糊里掺着的碎纸片隐约可见"暗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