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顿悟
深秋的医院走廊弥漫着消毒水的刺鼻气味,白炽灯将307病房的门牌号照得惨白。陈建国蜷缩在病床上,望着吊瓶里一滴一滴落下的药水,耳边回响着医生的话:“长期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急性肾衰竭需要立即透析。”他的手无意识地着缴费单上那串数字,喉咙发紧,那是他东拼西凑借来的十万元,而后续的治疗费还像个无底洞般深不见底。
半年前的陈建国可不是这样。作为建筑队的小包工头,他每天天不亮就揣着两个冷馒头往工地跑,晚上带着满身的水泥灰回家,连轴转了十几年。妻子李秀兰总劝他歇一歇:“儿子考上大学了,房贷也还得差不多了,别这么拼命。”他却总是摆摆手:“再干几年,给儿子攒够结婚钱,咱老两口也能享享清福。”
那天在工地上,他突然感觉腰部传来撕裂般的疼痛,眼前一阵发黑。工友们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到医院时,他还惦记着工地上没完成的活,攥着手机给甲方打电话:“王总,明天一定能完工,您放心......”首到护士强行没收了他的手机,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己经亮起了红灯。
住院后的日子像被按了慢放键。陈建国躺在病床上,看着隔壁床的张大爷每天被病痛折磨得整夜呻吟,心里首发怵。张大爷的女儿是上市公司高管,听说为了给父亲治病,变卖了一套房。可即便如此,老人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小陈啊,”张大爷颤巍巍地抓住他的手,“年轻时我也是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以为钱能解决一切,现在才知道,健康没了,挣再多钱都是给医院打工。”
这些话如重锤般敲在陈建国心头。想起这些年,他为了多揽活,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腰疼腿疼也硬扛着,连体检都舍不得去。儿子考上大学那年,他满心愧疚地说:“爸忙,等放假再陪你去旅游。”可转眼又投入到新的项目中。如今躺在病床上,他才惊觉,自己错过了儿子成长的太多瞬间。
更让他揪心的是妻子。李秀兰白天在医院照顾他,晚上还要去夜市摆摊卖小吃。有次凌晨,陈建国被噩梦惊醒,看见妻子趴在床边打盹,鬓角不知何时多了几根白发,脸上写满了疲惫。他伸手轻轻摸了摸妻子的头发,泪水无声地滑落。
在医院住了一个月,陈建国想明白了许多事。出院那天,他站在医院门口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感觉连阳光都比以前更加温暖。他决定推掉几个项目,只接一些轻松的活,每天按时吃饭,坚持锻炼。周末还会和妻子一起去公园散步,陪儿子视频聊天。
有天傍晚,他和妻子坐在小区的长椅上看夕阳。李秀兰靠在他肩上说:“其实咱以前过得太苦了,现在这样,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陈建国握紧妻子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终于懂得,人生这场马拉松,跑到最后靠的从来不是速度,而是健康。那些曾经拼命追逐的金钱和名利,在病痛面前都变得一文不值。
如今,陈建国时常在工友群里分享自己的经历:“兄弟们,钱是挣不完的,身体才是本钱。别等躺在病床上了,才明白这个道理。”他知道,只有健康地活着,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守护住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