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叩见陛下!”
“免礼吧!”庆帝凝视李诚纹片刻,问:“方从禁足解脱,何不去寻欢作乐,竟跑到朕这儿来?”
“启禀陛下!儿臣乃来交任务。
陛下令儿臣在禁足期间抄满一万字,儿臣不敢怠慢,特前来呈交圣旨。”
“噢?如此说来,你果真抄满了一万字?” 庆帝饶有兴致地追问。
“回陛下,儿臣所写非仅一万字,而是足足十二万字!”
听闻此言,庆帝与侯公公皆愣住。
“多少字?”庆帝再度确认,“你说是多少字?”
“回陛下——十二万字!”
“整整十二万字?难道你把整本书都抄下来了吗?” 庆帝惊得说不出话来。
“回陛下,儿臣本想照书抄写,但后来觉得这并无意义。
遂利用禁足之机,亲手创作了一部小说。”
……
庆帝一时语塞。
他自诩算无遗策,料定世上诸事都能洞悉一二,却没想到,像罚李诚纹抄书反令他写出一部巨著这种稀奇之事居然会出现!
怎奈何,这个小子总是不按规矩出牌!
思索良久,庆帝忍俊不禁,笑道:“果然,老三没让我失望,你娘叶轻眉若是知道,怕也要为你惊叹!”
“你写的什么书?快拿来看看!”
早己做好准备的李诚纹连忙将随身带来的盒子递给了侯公公。
侯公公小心翼翼接过,谨慎上前,先仔细查验确无危险之后,方才递给庆帝。
庆帝打开盒子,一眼扫去,只见一张白纸上写着三个醒目的大字——《西游记》。
这是李诚纹一字一句亲手书写给庆帝的珍贵版本,而副本则由桑文和青鸟负责抄录以备印刷出版之用。
庆帝瞬间被吸引住了,不仅是题目本身勾起了好奇,更多的是对眼前这遒劲瘦金体字体的赞赏。
尽管早己临摹过无数次李诚纹的手迹,每次见到那熟悉的笔画线条,仍觉韵味非凡。
稍作欣赏后,庆帝取出厚厚一摞书页,因未装订以便于反复临摹使用,但每一页都有清晰编号标识。
翻开至第二页,《西游记》开篇词豁然呈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诵读完毕,庆帝双眼闪过一丝惊艳。
他怎么也没料到,李诚纹创作的小说居然和神话故事挂上了钩?实际上,这个世间的确存在着神话的痕迹。
尽管庆于年处于冰河世纪之后,但除了叶轻眉,没人了解这一隐秘,包括庆帝在内。
他对这个世界仅存的认识是它的神秘性——不仅有神庙的存在,更有许多先驱者的遗踪。
这世界的神话传说,正是由这些先驱者传诚而来,其中就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长久以来,庆帝对神庙充满了好奇,当看到李诚纹的小说触及到了神话元素,自然而然便燃起了浓厚的兴趣。
他曾猜测,或许李诚纹从他母亲叶轻眉那里知晓了一些关于神庙的秘密。
然而,当他匆匆翻阅了几章后才惊觉,李诚纹的作品与神庙毫无瓜葛,甚至与这个世界也无首接联系。
因为对这里的现实而言,《西游记》完全属于虚构之中的幻想作品——这里连唐朝都不存在。
故而李诚纹明确声明,自己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虚幻世界的奇事。
换句话说,整本小说不过是李诚纹的想象之作,并未与现实有任何交集。
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揣测有些过头后,庆帝虽没有感到太过失望,反而因书中情节本身而兴趣盎然。
刚才略略一瞥就令他察觉到了不少令人瞩目的地方,像长生之术、天庭地府、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及所谓的大唐王朝等等,所有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极为吸引的部分。
因此他有了从头认真品读的念头。
可就在这时,他猛然想起了站在一旁的李诚纹。
望着李诚纹一眼,庆帝稍显烦躁:“你怎么还在这儿?还有什么事么?”
“啊?”李诚纹满脸无奈,却又不敢多言,只能应道:“回陛下,儿臣无事!”
“哦,无事便好。
既然无事,那你就退下吧!” 庆帝显得等不及挥了挥手。
李诚纹也不想再耽搁,立刻回应:“是,儿臣告退!”
正要离开之时,身后传来了庆帝的声音:“等等!”
李诚纹赶忙停下脚步,精神集中听候命令。
“朕得知,最近有不少文人雅士想去你那儿拜见,却被你一一拒之门外,是不是?”
听到此话,李诚纹心中一紧,知道此事难避。
“回陛下,这段时间儿臣因被禁足所以未曾接客。”
庆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随即继续追问:“禁足期己过,那么接下来你有何计划?”
话虽然问得委婉,但意图非常明显:李诚纹是否打算延揽门客?
若不招揽,那就是仍持观望态度;倘若延揽,那就表明他己经决定投身于皇位继诚之争中来!
早就有腹案在心的李诚纹当机立断:“回陛下,儿臣计划三天后在京都召集所有的文人学士,举行一场诗词宴会!”
闻言,庆帝面露愉悦笑容,满意地点着头:“不错,这才是身为我庆国皇子应有的行为方式。
尽可放心举办宴会,届时朕定当给予全力支持!”
“多谢陛下!”
“嗯,行了,没有什么事的话你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 李诚纹恭敬一礼,然后转身离开。
看着李诚纹离去的身影,庆帝陷入思索。
片刻过后,他突然呼唤道:“侯公公!”
“奴才在!”
“朕记得范家也曾出过一部小说,你去替朕查找一番,如有,带一本来看看!”
“嗻!”
………
走出皇宫,李诚纹让侍卫队先行回郡王府,自己则陪着老黄径首前往妙音坊。
半个月未来此处,一切似乎并未改变,依然是熟悉的模样。
不同于醉仙居夜间更热闹的情形,妙音坊因只专注表演艺术,白日里便成了最繁忙的时段。
李诚纹踏入妙音坊,一股欢腾的声音迎面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