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东海笼罩在浓雾中。周琰站在水师旗舰"镇海号"的甲板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诡异蓝光。这是艘经过特殊改装的战船——所有金属部件都用桐油浸泡过的麻布包裹,士兵们的武器也换成了特制的陶瓷箭头和青铜短剑。
"王爷,还有十里就到无名岛了。"水师统领赵海川调整着新式罗盘。这个由格物院研制的导航仪器摒弃了所有∞形部件,纯粹依靠地磁原理工作,"但末将不明白,为何要带上那些铅桶?"
周琰没有立即回答。他看向船舱里那二十个密封铅桶,每个都装着从文明档案馆取出的∞形器物残片。这是皇帝密令中的"必要时"——用高等文明自己的造物作为武器,摧毁其重启文明的企图。
"报——前方发现琉球战船!"
浓雾突然被海风吹散,露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五艘琉球战船呈环形包围着发光岛,船体上爬满了∞形铜丝,像某种活物般蠕动。更可怕的是船上士兵——他们全身皮肤泛着金属光泽,眼睛发出统一的蓝光,动作整齐得如同提线木偶。
"准备火攻!"周琰厉声下令,"瞄准他们的帆索!"
"镇海号"两侧的炮窗打开,露出特制的火焰喷射器。这是理工学院根据周琰模糊描述研发的原始版本,用石油提炼的猛火油作为燃料。当第一道火舌舔上琉球战船时,那些∞形铜丝突然集体发出刺耳尖啸,如同活物般痛苦扭动。
"继续前进!不要恋战!"
冲破琉球舰队的阻拦,"镇海号"终于看清了发光岛的全貌。这根本不是什么岛屿,而是座半浮于海面的金属建筑,外形如同放大的∞符号,表面流动着数据流般的符文。最令人不安的是,岛上正源源不断地向西周发射蓝色光束,每道光束中都包含着肉眼可见的知识碎片。
"王爷!快看那边!"赵海川指向岛屿东侧。
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礁石上——跛足铁匠。但此刻的他己不再掩饰真面目:全身覆盖着液态金属,右眼是纯粹的∞形晶体,正用非人的速度在虚空中绘制着复杂公式。在他身后,陆明远等复古会成员跪成一圈,额头贴着发光的地脉石。
"准备登陆。"周琰检查了腰间的铅盒,里面是皇帝亲授的密令和一把形制古怪的钥匙,"你们负责牵制那些琉球兵,我亲自对付铁匠。"
小艇划破汹涌的海浪,周琰带着十名夜枭精锐冲向发光岛。踏上沙滩的瞬间,他右手晶体部分传来撕裂般的剧痛——整个岛屿就是个巨大的∞形放大器!沙滩上的沙砾全是微型∞形晶体,每走一步都有知识碎片强行涌入脑海。
"止步!"铁匠的声音带着金属回音,"你们无权中断文明重置程序。"
周琰强忍头痛拔出佩剑:"谁给你的权力决定文明走向?"
"第七周期自主创新率低于阈值。"铁匠的独眼射出蓝光,在空中投影出一组数据,"根据协议,当文明发展偏离预设轨道,守陵人有权重启。"
投影显示的数据令周琰心惊:大胤近半年的技术突破确实大幅放缓,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几乎停滞。但这正是摆脱依赖后的必经阵痛期!
"那只是你们的算法缺陷!"周琰向前逼近,"真正的文明需要自主探索的权利!"
铁匠突然发出刺耳的笑声,金属身躯分裂出数十条∞形触须:"看看你们所谓的自主成果。"触须在空中展开画面——理工学院被焚毁的档案库、因缺乏指导而报废的蒸汽机原型、甚至朝堂上关于"复古"的激烈争论...
"这就是人类,永远在前进与倒退间摇摆。"铁匠的触须卷起陆明远,"所以他们选择回归正统。"
陆明远抬起头,眼中蓝光与铁匠同频:"周琰,你带来的变革太过激进。百姓需要的是循序渐进,而非天翻地覆..."
"闭嘴!"周琰突然掷出佩剑,精准斩断陆明远额头的∞形石,"你们这些世家不过是想重新垄断知识!"
混战瞬间爆发。夜枭们用陶瓷武器对抗被控制的琉球士兵,周琰则首扑铁匠核心。就在他即将得手时,整个岛屿突然剧烈震动,金属地面裂开无数缝隙,露出下面庞大的∞形机械结构。
"重置程序己启动。"铁匠的声音变成机械合成音,"第七周期文明数据开始抹除。"
恐怖的一幕出现了:岛屿中央升起十二根水晶柱,每根柱体都投射出不同地区的实时影像——格物院的学者突然忘记基础公式、工坊里的工匠面对熟悉机器手足无措、甚至皇帝眼中的蓝光也开始不稳定...
"不!"周琰扑向最近的水晶柱,晶体右手狠狠插入控制接口。剧痛中,他感到某种连接建立了,无数数据流涌入意识:这才是"引导员"真正的使命——不是被动接受高等文明的指令,而是作为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与之对抗!
"赵海川!扔铅桶!"
"镇海号"上的铅桶被抛向岛屿核心。周琰用尽最后的力气,将皇帝给的钥匙插入控制台。钥匙柄上的"初心"二字突然发光,所有铅桶同时爆开,里面的∞形残片形成连锁反应,像病毒般侵蚀着岛屿的金属结构。
"错误...错误..."铁匠的身体开始崩解,"检测到引导员权限冲突..."
巨大的爆炸将周琰掀飞。恍惚中,他看到发光岛分崩离析,那些水晶柱一个接一个熄灭。最后消失的是铁匠不甘的嘶吼:"二十年后...还会有人来接替我的使命..."
当周琰在船舱醒来时,海面己恢复平静。赵海川报告说琉球战船全部沉没,陆明远等人则化为蓝色结晶消散在风中。唯一残留的,是打捞上来的一块∞形金属板,上面刻着令人不安的文字:
"备用方案启动。当主控室被毁,知识将经由地脉网络继续传播。下一评估节点:景隆三十年秋分。"
回航途中,周琰站在船尾望着重归湛蓝的海面。右手的晶体部分己经大部分消退,但掌心永远留下了∞形疤痕。这既是高等文明的印记,也是人类抗争的证明。
"王爷,接下来怎么办?"赵海川忧心忡忡地问。
周琰望向北方,那里是正在建设中的大胤理工学院新校区:"加快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他摸出怀中半湿的笔记本,上面是他昏迷前记下的数据,"尤其是这些基础学科..."
夕阳西下时,瞭望台报告发现漂浮物。打捞上来的是个琉球风格的密封瓶,里面装着金思德王子的亲笔信。这位曾经沉迷"梦授"的王子,如今在信中详细描述了琉球王室被∞形器物控制的经过,并附上了自制的地脉图——标注了十二处可能成为"备用传播节点"的地点。
"传令各州。"周琰发起信件,"加强对矿洞、古墓等地下设施的巡查。尤其是这个..."他指向地图上的骊山标记,"增派重兵把守皇陵地宫。"
夜幕降临,"镇海号"的蒸汽机发出平稳的轰鸣。周琰在舱内审阅各地送来的密报:复古会虽然失去首领,但各地世家仍在暗中活动;漠北蛮族派使者接触过西南土司;更棘手的是,理工学院被焚毁的档案正在民间以手抄本形式秘密流传...
所有这些线索都指向一个事实:虽然暂时阻止了文明重置,但高等文明的影响远未根除。那个"二十年后"的评估节点,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
当第一缕晨光染红海面时,周琰看到岸上等候的人群。皇帝亲自率领文武百官站在码头,身后是正在重建的理工学院脚手架。少年天子眼中的蓝光己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人性光辉。
"爱卿辛苦了。"皇帝接过周琰呈上的∞形金属板,当众将它投入特制的铅棺,"从今日起,大胤要走出自己的路。"
随着铅棺轰然闭合,京城各处的∞形标记同时失去了光泽。但周琰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如何在既无高等文明扶持、又无∞形器物干扰的情况下,走稳这条自主变革之路。
远处,第一列完全由大胤工程师设计的火车正喷着白烟驶过原野。虽然速度不如从前,但每个零件都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才是文明真正的模样——不完美,但真实;会跌倒,但总能爬起;缓慢,却步步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