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周易》第二十一卦之噬嗑卦
震下离上:雷电交击,象征破除障碍。
一,噬嗑卦卦辞
卦辞原文:亨,利用狱。
翻译:亨通顺利,利于决断刑狱(司法)之事。雷电交加就是噬嗑的象,先王见此,诏告刑罚条例,颁布法律。寓意通过果断行动破除阻碍,使事物回归正途。如同雷电劈开黑暗,彰显法律的威严与公正,强调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必要性。
二,噬嗑卦爻辞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翻译:在不好的事情发生刚开始时(屦校),限制他的脚趾(灭趾),没有过错。象征小错及时制止可避免铸成大错。告诫人们在错误萌生时需及时制止。小惩大诫。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翻译:像咬食柔软的肥肉,连鼻子都陷入其中一样,(用较严厉的手段纠正小问题)没有什么过错。用严厉比喻处理问题时采取果断措施,即使手段强硬也属必要。象征在困难面前需全力以赴,不留后患。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翻译:咬食腌制的腊肉,遇到很浓很厚的气味,小有困难但无灾祸。寓意解决积弊时会遭遇阻力,但只要坚持原则,最终能克服障碍。提醒人们在变革中需警惕潜在风险。
九西: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翻译:咬食带骨的干肉,得到射中野兽未取出的金属箭头,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吉祥。象征面对复杂问题时需刚柔并济,凭借智慧与毅力突破困境。强调在逆境中保持信念的重要性。这种“以刚克刚,刚柔并济”的思维模式,正是《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哲学的生动演绎。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翻译:咬食干硬的肉(象征难缠的政务),得到黄金,坚守正道虽有危险但无灾祸。寓意从国家治理到企业创新,从文明存续到个体发展,始终贯穿着“守正出奇”的实践哲学。这种“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思维模式,正是《周易》“穷则变,变则通”精神的当代演绎。
上九:何校灭耳,凶。
翻译:肩上扛着刑具,遮住耳朵(伤及耳朵),凶险。象征因累积的过错而遭受严惩,无法逃脱罪责。警示人们若对错误姑息纵容,终将酿成大祸。积恶必报。
22,《周易》第二十二卦之贲卦
离下艮上:山下有火,象征装饰文明。
一,贲卦卦辞
卦辞原文:贲,亨。小利有攸往。
翻译:贲象征亨通,轻微的修饰有利于前往行事。寓意事物经过适当的文饰可彰显内在价值,但过度装饰则可能掩盖本质。若以修饰为目的而非辅助,则可能偏离正道。主张内在本质(质)与外在形式(文)的和谐统一,如孔子所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真正的亨通需以质朴为根基,文饰为辅助。
二,贲卦爻辞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翻译:装饰脚趾,舍弃车子步行。象征注重基础修养,不追求浮华。告诫人们在初始阶段应保持谦逊,脚踏实地,而非急功近利。刚德居下,饰其趾也。舍车而徒,安于徒步,喻以礼自处,不慕荣利。
六二:贲其须。
翻译:装饰胡须。如《周易折中》所言:“须虽美,非有面则无所附。强调文饰的适度性和依附性,通过“装饰胡须”的意象,揭示了文饰需依附于内在本质的道理,强调文质相符、主次分明的重要性。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翻译:装饰华丽润泽,长久坚守正道和收敛可获吉祥。寓意文饰需建立在坚实的内在基础上,若徒有其表则难持久。主张文质兼备,偏谦虚的永恒价值。
六西: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翻译:装饰素白,白马飞驰,并非盗寇而是求婚者。象征突破表象看本质,在质朴中蕴含真诚。“有应于初,志在趋下,须饰而往,故曰‘贲如’。弃于不义,安夫素分,故曰‘皤如’。”启示人们在复杂现象中辨别真伪,重视内在品质。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翻译:装饰山丘园林,仅用微薄的丝帛,虽显吝啬,最终吉祥。寓意不追求奢靡装饰,返璞归真反而能获得长远利益。倡导简约之美与实用价值的统一。 “贲于丘园”表明最高层次的文饰是对自然质朴的美化,而非过度雕琢。
上九:白贲,无咎。
翻译:以素白为装饰(或不装饰),没有灾祸。象征去除一切文饰,回归事物本真。体现最高境界的审美与修养,即“大巧若拙”的自然之道。通过“白贲”揭示文饰的最高形式是“不饰之饰”,即顺应事物本质,不加人为雕琢。这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