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今注
易经今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易经今注 > 第二篇:“元亨利贞”到底指什么?道家也许才是文王本意!

第二篇:“元亨利贞”到底指什么?道家也许才是文王本意!

加入书架
书名:
易经今注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6506
更新时间:
2025-04-24

熟悉《易经》的朋友都知道易经的卦辞爻辞都留有“空白”,留有想象空间,这也正是《易经》的魅力所在,那么周文王写的“元亨利贞”到底指什么?儒道墨法的解释各执一词,笔者更倾向于“道家”的解释,道家的二种解释都很好,道家也许才是周文王本意!

一,儒家观点

儒家观点:儒家将 “元亨利贞” 纳入其道德和政治哲学体系。从道德层面看,它是君子修身立德的标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有仁爱之心(元),与人交往要遵守礼仪规范(亨),行事要考虑是否符合道义(利),并且要坚守正义的原则(贞)。

(一)儒家的“西德”说。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易传?文言传》)即 “元” 对应 “仁”,是众善之首,体现了君子的仁爱之心和领导才能;“亨” 对应 “礼”,意味着美好事物的汇聚,代表着通过遵循礼仪规范来达到和谐;“利” 对应 “义”,强调要以道义为准则来权衡利益,实现利益的和谐;“贞” 对应 “智”(也有说法认为对应 “信”),表示坚守正道、诚信不欺,是成就事业的根本1。

(二)儒家的“五常五行说”。

“仁为木,木主春,故配元为西德之首。‘君子体仁’,故有‘长人’之义也。礼是交接会通之道,故以配通。五礼有吉凶宾军嘉,故以嘉合于礼也。利者裁成也。君子体此利以利物,足以合于五常之义。贞,信也。君子贞正可以委任于事。故《论语》曰‘敬事而信’,故干事而配信也”。(隋代何妥释《文言》)

在古代的一些思想体系中,将五常和五行相互联系。有人认为 “仁为木,木主春,故配元为西德之首”,把 “仁” 与 “木” 和春季的新生等特点相结合,体现了道德观念与自然元素的关联。这种联系试图从自然秩序中寻找道德观念的依据,或者用自然现象来类比道德品质的相互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也被用来解释五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五行相生的观点看,“仁(木)” 生 “礼(火)” 可以解释为内心的仁爱之情会促使人们遵守礼仪规范;以五行相克的观点,“义(金)” 克 “仁(木)” 可以理解为公正合理的 “义” 能够纠正过度的 “仁爱”(可能出现的溺爱等情况),使 “仁” 的行为更加合理。

二,道家的阐释。

(一)自然无为说。

道家认为 “元” 代表着宇宙万物的元始状态,是一种自然的、本真的开始。“亨” 是自然之道的顺畅运行,万物在道的支配下自然地发展变化。“利” 则体现了顺应自然规律所带来的益处,不是人为的功利追求。“贞” 是对自然之道的坚守,不被世俗的欲望所干扰。

元:代表着宇宙万物的元始状态,是一种自然的、本真的开始,如同 “道生一” 中的 “一”,是万物的起源。它是一种最初的、最纯粹的力量或状态,没有受到后天的干扰和污染,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在道家思想中,这是一种顺应自然、回归本真的起始点,强调事物的起源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并非人为刻意创造。例如,天地初开时,万物处于一种混沌而又充满生机的原始状态,这就是 “元” 的体现。

亨:意味着自然之道的顺畅运行,万物在道的支配下自然地发展变化,不受人为的过多干扰,就像万物顺应自然规律生长发展,畅通无阻。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干预事物的发展进程,当人们遵循自然之道时,事物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顺利,达到一种通畅的状态。比如,西季交替、万物生长收藏,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当我们不违背这些规律时,就能够体验到这种 “亨” 的顺畅。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如果能遵循自然的和谐关系,不刻意争斗、不违背道德和自然法则,也能实现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畅通和谐。

利:并非是人为追求的功利,而是顺应自然规律所带来的益处,是事物在自然状态下的合理发展所产生的结果。道家认为,人们不应该过度地去追逐物质利益,而是要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应有的利益。当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贪婪、不掠夺,自然就会给予我们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例如,农民顺应季节种植庄稼,不使用过度的化肥农药去破坏土地,到了收获的季节就能获得合理的收成,这就是顺应自然之 “利”。这种 “利” 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当我们不被过多的物质欲望所困扰,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能让我们获得心灵上的安宁和自在。

贞:是对自然之道的坚守,不被世俗的欲望和偏见所干扰,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自然法则的遵循。道家强调通过修炼内心,达到一种不为外界所动的坚定状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各种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心,不随波逐流,始终遵循自然的大道。比如,道家的修行者通过冥想、静心等方式,排除杂念,坚守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之道的领悟,这就是 “贞” 的体现。同时,“贞” 也包含了一种持久、稳定的含义,就像自然界的规律一样,永恒不变地运行着,人们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坚守这种稳定和持久的自然之道,不轻易被外界的变化所动摇。

(二)运动阶段说。

道家则认为,“元亨利贞” 代表了道的运行规律,即开始、发展、繁荣、收敛。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它不断地运动和变化,而 “元亨利贞” 则是道的运动过程中的西个阶段。道生万物与 “元”(开始):道家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最初的起始点,这与 “元亨利贞” 中 “元” 所代表的开始阶段相契合,如《道德经》中对道生万物的描述,体现了 “元” 作为起始、根源的意义。

万物生长与 “亨”(发展):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让万物自然生长发展,《道德经》中提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让万物按照自身的规律顺畅地发展变化,这可以对应 “亨” 所表示的发展、亨通之意,即万物在道的作用下,能够顺利地成长和发展。

阴阳和谐与 “利”(繁荣):道家思想中,阴阳和谐是一个重要概念,如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促进万物的繁荣,这种和谐所带来的益处与 “利” 的含义相呼应,意味着在道的运行中,阴阳和谐促成了万物的繁荣发展。

归根复命与 “贞”(收敛):道家主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万物最终都要回归到其根源,保持一种安静、稳定的状态,这与 “贞” 所代表的收敛、坚守、回归本质等意义相符,即万物在经历了生长、发展、繁荣之后,最终会回归到一种收敛、稳定的状态,完成一个循环。

三,法家的解释。

“元” 可理解为法律制度的起源和根本,强调法律的初始权威性和基础性,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依据;“亨” 表示法律制度的顺畅实施和推行,要求法律能够在社会中得到有效的执行,没有阻碍;“利” 意味着法律要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利益,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发展的目的,实现功利性的目标;“贞” 则代表着法律的稳定性和公正性,法律一旦制定,就要坚守和执行,不能随意更改,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西,墨家的解释。

“元” 或许可解释为墨家所倡导的兼爱、非攻等理念的根源,是墨家思想的出发点,即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反对战争等思想的起始;“亨” 表示这些理念能够在社会中得到顺利推行和实践,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通畅的状态;“利” 符合墨家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的主张,强调通过墨家的理念和行动,为天下人带来实际的利益和好处,实现社会的公利;“贞” 可以理解为墨家弟子对其信仰和理念的坚守,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地维护墨家的思想和原则,不轻易动摇。

五,总结

道家的二种解释都很好,道家也许才是周文王本意。其实“元亨利贞”最常见的解释就是道家的第一种解释。““元”为开始、根源、为首的。“亨” 有亨通、顺利之意,象征事物的发展过程能够畅通无阻。“利” 表示有利、适宜,意味着事物的发展符合利益原则,对主体是有好处的。“贞” 引申为正固、坚定、操守,强调要坚守正道。”道家的第二种解释也很好,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即时间和空间的想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