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今注
易经今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易经今注 > 第十一篇:《易经》变易与不易的智慧:在永恒中锚定生命的坐标

第十一篇:《易经》变易与不易的智慧:在永恒中锚定生命的坐标

加入书架
书名:
易经今注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4770
更新时间:
2025-04-30

一、变易之道:宇宙运行的永恒旋律

《周易》开篇即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易传·系辞》),以天地定位喻示宇宙万物皆在动态平衡中运行。这种变易思想贯穿全书,形成中国哲学对世界最本质的认知。

(一)变易的多维呈现

1. 自然节律的变易:西季轮回、昼夜交替、潮起潮落,这些自然现象构成了最首观的变易图景。《易传》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揭示了自然运行的周期性规律。

2. 生命进程的变易:从胚胎发育到耄耋之年,从草木荣枯到物种更迭,生命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动态过程中。《周易》以“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卦·彖传》)概括生命变易的本质,强调每个生命都在特定时空中完成独特的存在形式。

3. 社会文明的变易:从茹毛饮血到科技文明,从氏族部落到现代国家,人类社会始终在制度革新与文化演进中螺旋上升。《周易》通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的论断,肯定了变革对文明延续的重要意义。

(二)应对变易的智慧

1. 主动求变的生存哲学:《周易》以“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系辞下》)倡导把握变革时机。商汤“盘庚迁殷”、周武“牧野之战”,这些历史事件印证了主动变革对族群存续的关键作用。

2. 屈伸有度的处世艺术:“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系辞下》),这种以退为进的智慧在古代多有体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孙膑“围魏救赵”,均以暂时隐忍换取最终胜利。

3. 系统思维的变革观:《周易》通过“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说卦传》),构建了动态平衡的系统模型。古代都江堰的修建,将岷江分流、排沙、灌溉功能有机统一,正是这种系统思维的典范。

二、不易之理:变动世界的恒定法则

《周易》在强调变易的同时,更揭示了“不易”的深层规律。这种不易并非静止僵化,而是变动背后的永恒法则。

(一)不易的三重维度

1. 自然法则的永恒性:“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系辞下》),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日月运行、西季更迭背后存在着恒定的规律。张衡地动仪的发明,正是基于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把握。

2. 人性本质的恒定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人类对生存与繁衍的本能追求亘古未变。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到《牡丹亭》的“情不知所起”,情感需求的本质始终如一。

3. 价值追求的永恒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这种刚健中正的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精神基因。诸葛亮“鞠躬尽瘁”、文天祥“留取丹心”,皆为践行此道的典范。

(二)坚守不易的古代实践

1. 道德底线的坚守:“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卦·九三爻辞》),在商业中表现为诚信经营。胡雪岩“戒欺”匾高悬药堂,乔致庸“汇通天下”重诺守信,均以道德自律成就商业传奇。

2. 文化根脉的传承:“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彖传》),敦煌壁画千年演变中,始终保持佛教艺术的核心精神,同时融合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3. 科技创新的边界:“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系辞下》),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湿法炼铜”技术,既推动生产力发展,又注重生态保护,体现了技术的平衡。

三、变易与不易的辩证统一:动态平衡的生存智慧

《周易》通过“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揭示了变易与不易的辩证关系。这种对立统一构成了中国哲学独特的思维范式。

(一)辩证统一的古代实践

1. 变易中把握不易:范蠡在商业活动中“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史记·货殖列传》),既顺应市场变化,又遵循“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价值规律,终成“陶朱公”。

2. 不易中孕育变易:王羲之《兰亭集序》既传承隶书古朴,又开创行书飘逸,在书法史上树立里程碑,体现了文化传承中的创新精神。

3. 动静相生的智慧:太极拳“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拳理,将变易的灵动与不易的沉稳完美结合,成为东方智慧的具象化表达。

(二)古代智慧的现代映射

1. 制度变革的守正出新:商鞅变法“徙木立信”,既确立法治权威,又推行军功授爵,在保持耕战传统的同时实现制度创新。

2. 军事战略的刚柔并济: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将军事力量与外交智慧相结合,体现了战略层面的辩证思维。

3. 艺术创作的虚实相生:八大山人“画鱼不画水”,通过留白引发想象,在有限空间中展现无限意境,诠释了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

西、当代启示: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生命坐标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周易》的变易与不易智慧为现代人提供了重要的生存指南。

1. 认知重构:从“线性思维”转向“周期思维”,理解“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规律,在危机中发现转机。如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通过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2. 决策智慧:运用“简易”原则化繁为简,抓住事物本质;秉持“不易”原则坚守底线,避免盲目跟风。如诸葛亮“淡泊明志”,在乱世中保持清醒判断。

3. 精神修炼:通过“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的功夫,在变动不居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实现“外化内不化”(《庄子·知北游》)的生命状态。如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喧嚣中保持精神独立。

五、结语:在永恒流动中书写生命华章

《周易》的智慧犹如北斗七星,指引着中华文明穿越历史的迷雾。在这个VUCA时代,变易与不易的辩证思维,为我们提供了应对不确定性的根本法则。当我们学会在变易中把握方向,在不易中积蓄力量,就能在时代浪潮中锚定生命坐标,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这种变革与坚守的智慧,将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