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序卦传上篇》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了天地,然后万物才得以产生。)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充满天地之间的唯有万物,所以接着是《屯》卦。)
《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屯》的意思是充盈,是万物开始生长的阶段。)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万物生长必然蒙昧,所以接着是《蒙》卦。)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蒙昧的意思,象征事物处于幼稚阶段。)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事物幼稚需要养育,所以接着是《需》卦。)
《需》者,饮食之道也。(《需》是讲物食需求的道理。)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物食需求必然会有争讼,所以接着是《讼》卦。)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争讼会引发众人参与,所以接着是《师》卦。)
《师》者,众也。(《师》是众人的意思。)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众人在一起必定会有亲比,所以接着是《比》卦。)
《比》者,比也。(《比》是比附、亲近的意思。)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比附需要有所品德蓄积,所以接着是《小畜》卦。)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品德修养蓄积后要有礼,所以接着是《履》卦。)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遵循礼则安泰,所以接着是《泰》卦。)
《泰》者,通也。(《泰》是通达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事物不会永远通达,所以接着是否卦。)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事物不会永远否塞,所以接着是《同人》卦。)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与人同则万物归附,所以接着是《大有》卦。)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成就者不能自满,所以接着是《谦》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有大成就且谦虚则安乐,所以接着是《豫》卦。)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安乐会有人追随,所以接着是《随》卦。)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因喜好追随他人必有事,所以接着是《蛊》卦。)
《蛊》者,事也。(《蛊》是有事的意思。)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有事能成就大业,所以接着是《临》卦。)
《临》者,大也。(《临》有大的意思。)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事物大了就值得观瞻,所以接着是《观》卦。)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可观瞻后有所契合,所以接着是《噬嗑》卦。)
嗑者,合也。(嗑是契合的意思。)
物不可苟合而己,故受之以《贲》。(事物不能苟合,所以接着是《贲》卦。)
《贲》者,饰也。(《贲》是装饰的意思。)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过度装饰亨通就会穷尽,所以接着是《剥》卦。)
《剥》者,剥也。(《剥》是剥落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事物不会永远剥落,剥极会复返,所以接着是《复》卦。)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回复就不虚妄,所以接着是《无妄》卦。)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无妄后可蓄积,所以接着是《大畜》卦。)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蓄积后可养育,所以接着是《颐》卦。)
《颐》者,养也。(《颐》是养育的意思。)
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不养育就不可行动,所以接着是《大过》卦。)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事物不会永远过度,所以接着是《坎》卦。)
《坎》者,陷也。(《坎》是陷入的意思。)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陷入困境必有所依附,所以接着是《离》卦。)
《离》者,丽也。(《离》是依附的意思。)
《序卦传下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有天地才有万物,有万物才有男女,有男女才有夫妇,有夫妇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君臣,有君臣才有上下,有上下礼义才有所安排。)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夫妇之道要长久,所以接着是《恒》卦。)
《恒》者,久也。(《恒》是长久的意思。)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事物不能久居一处,所以接着是《遁》卦。)
《遁》者,退也。(《遁》是退避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事物不能永远退避,所以接着是《大壮》卦。)
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事物不能永远壮盛,所以接着是《晋》卦。)
《晋》者,进也。(《晋》是前进的意思。)
晋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前进会有所伤,所以接着是《明夷》卦。)
夷者,伤也。(夷是受伤的意思。)
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在外受伤会回家,所以接着是《家人》卦。)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家道穷困会乖离,所以接着是《睽》卦。)
《睽》者,乖也。(《睽》是乖离的意思。)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乖离会有困难,所以接着是《蹇》卦。)
《蹇》者,难也。(《蹇》是困难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事物不会永远困难,所以接着是《解》卦。)
《解》者,缓也。(《解》是缓解的意思。)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缓解会有损失,所以接着是《损》卦。)
损而不己必益,故受之以《益》。(不断损会有益,所以接着是《益》卦。)
益而不己必决,故受之以《夬》。(不断益会溃决,所以接着是《夬》卦。)
《夬》者,决也。(《夬》是决断行事的意思。)
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决断行事,会有相遇的机遇,所以接着是《姤》卦。)
《姤》者,遇也。(《姤》是相遇的机遇的意思。)
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事物相遇后会聚集,所以接着是《萃》卦。)
《萃》者,聚也。(《萃》是聚集的意思。)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聚集向上是升,所以接着是《升》卦。)
升而不己必困,故受之以《困》。(不停升会困,所以接着是《困》卦。)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在上困会返下,所以接着是《井》卦。)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道要革新,所以接着是《革》卦。)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变革用鼎,所以接着是《鼎》卦。)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主器者是长子,所以接着是《震》卦。)
《震》者,动也。(《震》是震动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事物不能一首动,要停止,所以接着是《艮》卦。)
《艮》者,止也。(《艮》是停止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事物不能永远停止,所以接着是《渐》卦。)
《渐》者,进也。(《渐》是渐进的意思。)
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前进有归宿,所以接着是《归妹》卦。)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有归宿会盛大,所以接着是《丰》卦。)
《丰》者,大也。(《丰》是盛大的意思。)
穷大者必失其所居,故受之以《旅》。(穷极盛大必失居所,所以接着是《旅》卦。)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旅行无处容身,所以接着是《巽》卦。)
《巽》者,入也。(《巽》是进入的意思。)
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进入后喜悦,所以接着是《兑》卦。)
《兑》者,说也。(《兑》是喜悦的意思。)
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喜悦后要分散,所以接着是《涣》卦。)
《涣》者,离也。(《涣》是离散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事物不能永远离散,所以接着是《节》卦。)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节制有诚信,所以接着是《中孚》卦。)
有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诚信必行动,所以接着是《小过》卦。)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有超越事物能力必能成功,所以接着是《既济》卦。)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事物无穷尽,所以以《未济》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