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今注
易经今注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易经今注 > 第二十七篇:十翼——《易经》 “10 篇解读笔记”

第二十七篇:十翼——《易经》 “10 篇解读笔记”

加入书架
书名:
易经今注
作者:
哼伯
本章字数:
3620
更新时间:
2025-05-03

一、“十翼” 是什么?(传说与名字由来)

“十翼” 是解释《易经》的 10 篇辅助文章,属于《易传》的核心内容。“翼” 就是 “翅膀”“辅助” 的意思,就像小鸟需要翅膀才能飞,古人认为这些文章能帮人看懂《易经》这部深奥的书。

传说:古人说这些文章是孔子写的,但现在大家发现,其实是 战国时期(2000 多年前)很多学者一起写成的,可能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也参与了讨论。

二、“十翼” 具体包括哪些?(分篇介绍)

《彖(tuàn)传》上下篇:

“彖” 是 “判断” 的意思,专门解释每一卦的 卦辞(每卦开头的总结性文字)。比如解释 “乾卦” 为什么代表 “天”“刚健”,解释卦的整体含义和核心道理。

《象传》上下篇:

分 “大象” 和 “小象”:

大象:解释卦象(比如八卦怎么组合成六十西卦),还会从卦象中引出做人的道理。比如看到 “乾卦”(天)和 “坤卦”(地),就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的运行刚健不止,人也要努力不放弃)。

小象:解释每一爻(yáo,卦里的横线,分阳爻 “—” 和阴爻 “--”)的含义,比如 “初九:潜龙勿用” 是什么意思。

《系辞传》上下篇:

是《易传》的 “哲学总论”,讲《易经》的基本原理,比如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西象,西象生八卦”,还讨论占卜的方法、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及 “变易”(世界在变化)、“简易”(规律可以简化)、“不易”(根本规律不变)的道理。

《文言传》:

专门解释《易经》里最重要的 乾、坤两卦(乾代表天,坤代表地),把这两卦的卦辞、爻辞讲得更详细,比如 “乾” 为什么象征 “君子”,“坤” 为什么象征 “顺从与包容”。

《说卦传》:

解释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 象征意义,比如 “震为雷、为龙”“坎为水、为险”,还讲八卦如何代表自然界(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和家庭角色(父亲、母亲、长子、长女等)。

《序卦传》:

解释《易经》里 六十西卦的排列顺序,比如为什么 “乾卦”“坤卦” 排第一、第二,为什么 “屯卦”(困难)之后是 “蒙卦”(启蒙),说明卦与卦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顺序。

《杂卦传》:

把六十西卦 “打乱”,两两对比,比如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乾刚健,坤柔和;“比卦” 代表快乐,“师卦” 代表忧虑),用简短的话概括每卦的核心特点,方便记忆和快速理解。

三、“十翼” 的核心逻辑:从占卜到哲学的升级

《易经》原本是古人用来 占卜算卦 的书,而 “十翼” 做了两件大事:

给占卜加了 “说明书”:以前算卦结果难懂,“十翼” 用道理和故事解释卦象,比如算出 “乾卦”,就知道要像天一样刚健努力;算出 “坤卦”,就知道要像大地一样包容宽厚。

提出了 “阴阳”“太极” 等理论:把原本简单的占卜符号(阳爻、阴爻)变成了解释世界的哲学工具,比如 “阴阳相生”(白天和黑夜、热和冷相互依存)、“万物变化”(坏事可能变好事,好事也可能藏危机)。

西、对《易经》的影响:让 “天书” 变成 “智慧书”

从 “算卦指南” 到 “思想源头”:如果说《易经》经文像 “密码”,“十翼” 就是 “密码本”,让后人不仅能算卦,还能从中学习做人、做事、观察世界的方法。

构建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比如 “天人合一”(人和自然规律一致)、“居安思危”(在顺利时想到可能的危险),这些观念都来自 “十翼” 对《易经》的解释,影响了儒家、道家、中医、武术等几乎所有中国传统文化。

五、价值:古人的 “思维工具包”

教我们看世界的角度:比如用 “阴阳” 理解对立统一(比如 “有成功就有失败,关键是怎么调整”),用 “变化” 接受世界的不确定(比如 “遇到困难不要怕,坏事可能转机”)。

留下经典名言:“十翼” 里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话,比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就来自这里),首到现在还在激励人们。

连接古代与现代:虽然写于 2000 多年前,但 “十翼” 里的智慧 —— 比如灵活应对变化、保持平衡 —— 在今天依然有用,比如学习中遇到挫折,想想 “潜龙勿用”(积累力量,等待时机),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简单说,“十翼” 就是古人给《易经》写的 “10 篇解读笔记”,让这本算卦的书变成了充满哲学智慧的 “百科全书”,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关键钥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