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周易》第十三卦之同人卦
离下乾上:同人于野,亨;同人于郊,无悔。
一,同人卦卦辞
卦辞原文: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翻译:(与野外的人求同存异)在广阔的原野上与人和同(即与人和睦相处),亨通顺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克服艰难险阻)。利于君子坚守正道。寓意着人们若能以开阔无私的胸怀,甚至与野外的人和谐共处,便能顺利前行,克服困难,君子秉持这样的正道更是如此。
二,同人卦爻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翻译:(与家人求同存异)刚出门就能和同于人,没有什么好说的。象征着在与人交往的起始阶段,从于家人求同存异开始,以开放的态度结识家人,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六二:同人于宗,吝。
翻译:(与族人求同存异)只在宗族内部和同于人,会有所憾惜。意味着交友圈子过于狭隘,仅局限于同宗同族,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做法目光短浅,会带来遗憾。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翻译:(与敌人求同存异)潜伏兵戎在草莽间,登上高陵频频查看,多年也不要主动兴兵交战。告诫人们在与人合作或竞争时,若遇到强大的对手,不可贸然冲突行动,还是要尽量争取求同存异。《孙子兵法》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与“伏戎于莽”异曲同工。当马克沁机枪发明之后,所有的草原游牧民族都变得能歌善舞起来了。
九西:乘其墉,弗克攻,吉。
翻译:(与骑墙派、中间派求同存异)对于骑墙的两面派,不要特意去攻打他,才是对的。表明在面对骑墙派,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解决了主要敌人,骑墙派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翻译:和同于人、求同存异,起先痛哭号啕(否),后来欣喜欢笑(泰),大军震慑,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实现求同存异。寓意在求同存异,实现天下大同的过程中,会遭遇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求同存异,伏戎于莽,最终都会战胜困难,友好和同相处。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翻译:(与郊外的人求同存异)最终,在荒远的郊外和同于人,(没有达成同人于野的理想)并没有什么悔恨的。象征着准求同人于野,但能做到同人于郊的常态,就没有什么可悔恨。
14,《周易》第十西卦之大 有卦
乾下离上:本立而道生,质变突破,大者所有。
一,大有卦卦辞
卦辞原文:元亨。
翻译:本立而道生,大为亨通。真正的亨通源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持续发展(“亨”)。(泰卦强调“量变积累,小往大来)大有卦侧重“质变突破”(元亨),体现《周易》“渐变与突变”的统一。
二,大有卦爻辞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翻译:保持独立,不结盟,没有受制于人的危害,不会造成过错,在艰难中坚守就能免遭咎害。以退为进,在大有之初,真正的智者懂得保持独立("无交害"),在困境中积蓄力量("艰"),最终实现无咎的发展。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翻译:用大车装载物资,有所前往,要去做事,做事不会有错。表明处在大有之时,自身实力强大,拥有足够的资源与能力去追求目标,要主动合理行动,就能顺利前行,取得成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翻译:公侯向天子进献贡品,小人无法做到。这意味着在大有之世,有才能与品德的人能够获得展现自身的机会,得到上层的认可与重用,而品行不端之人难以企及这样的待遇。有德者居之。 九二侧重资源运用(大车),九三强调品德配位(公),体现《周易》才德兼备的人才观。
九西:匪其彭,无咎。
翻译:不自我膨胀(不过分彰显强盛),则无灾祸。告诫人们在大有之时,要保持谦逊低调,不可恃才傲物、得意忘形,否则可能招来灾祸。“满招损,谦受益”,在大有之世,唯有克制膨胀、保持谦逊(“匪其彭”),才能规避灾祸(“无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翻译:以真诚之心与人交往,同时又能保持威严,吉祥。象征领导者以诚信聚合人心(如《论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权威的必要性(如《孙子兵法》“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二者结合带来吉祥结果,呼应卦辞"元亨"的终极目标。说明身处高位的人在大有之境中,既要待人以诚,赢得他人的信任,又要树立自身的威望,做到恩威并施,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的局面。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翻译:天道帮助自助者,吉祥,没有不利的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寓意在大有之终,凭借之前的积累与正确的行为,得到天道的护佑,诸事顺遂,无论做什么都能获得成功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揭示了《周易》“德配天地,天佑善人”的终极智慧:在大有之世,唯有顺应天道(“自天佑之”)、保持谦逊(“满招损”),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吉祥(“吉,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