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
雷鸣般的欢呼声在机密研究室内回荡,经久不息。
每一位格物师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
那块静静躺在冷却台上的合金板,以及上面那个由凡人亲手书写的、能够引动法则波动的符文,成为了他们心中一座永恒的丰碑。
这不仅仅是一次实验的成功,它是一次宣言,宣告着凡人的智慧与双手,在正确的引导下,足以叩开通往超凡领域的大门。
它是一道分水岭,标志着大秦的格物学,正式从对凡间规律的总结,迈向了对天地法则的初步应用。
然而,狂喜之后,是更加严峻的现实和更加沉重的责任。
公输墨抚摸着那台巨大而笨重的法则刻印机1型,眼中既有为人父母般的慈爱,也有对孩童般稚嫩的担忧。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次成功带有太多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
“诸位,静一静!”他抬起手,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压下了喧嚣。
“我们确实成功了,但我们离真正的符文武装,还有着遥远的距离!”
他指着那块合金板上的符文:
“这个符文,结构简单,线条粗糙,能量波动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耗尽心神,也仅仅是勉强完成了刻画。它证明了道路是可行的,但它本身,还远远称不上一件作品。”
他又拍了拍身旁的刻印机:
“而这台机器,它太庞大、太笨重、能量消耗巨大,控制精度也远远不够。用它来量产哪怕是最简单的符文武装,都是天方夜谭。它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我们要做的,是让它成长为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巨人!”
公输墨的话让众人迅速冷静下来。
他们知道,这位领袖说的是事实。
一次成功的实验,与稳定、高效的生产技术之间,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清玄在此时适时地出现。他没有参与众人的欢呼,只是静静地观察着。
看到众人己经从狂喜中恢复理智,他才缓缓开口。
“公输先生所言极是。突破是伟大的,但认清前路同样重要。”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法则刻印机’的初步成功,为我们打开了三扇新的大门,也带来了三个新的难题。”
他走到刻印机旁,伸出手指,虚空一点。众人仿佛看到了一道无形的线,从机器的能量源,连接到聚焦透镜,再到最后的能量束。
“第一,能源的小型化与稳定化。”清玄说道。
“这台机器,依赖于数十个巨大的电化学电池组,才能勉强驱动一次。这种能源形式,无法支撑它进行长时间、高精度的连续工作。赵文先生,你们微型能源小组的任务,不仅是为未来的符文武装提供能量,更是要为这台工业母机,提供更强大、更稳定、更小巧的动力核心。”
赵文重重点头,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知道,无论是仿造能量球,还是研发一次性能量匣,其核心技术都与能量的储存和稳定释放有关,这项技术将是所有超凡工业的基础。
“第二,刻印精度的极致提升。”清玄的目光转向公输墨。
“公输先生,你们需要对这台机器进行全面的优化。比如,用更好的法则透镜来进一步聚焦能量束;用更精密的偏转场来控制其移动,或许可以借鉴格物学府正在研究的差分齿轮原理,实现微米级别的精确控制;甚至,需要研究如何让这台机器实现自动化,由精密的机械结构,而不是靠人手来完成刻印,以确保每一个符文的标准化。”
“自动化刻印……”公输墨咀嚼着这个词,眼中爆发出新的光彩。
这正是他所擅长的机关术与仙师提供的法则原理的完美结合点!
“第三,也是最基础的,承载材料的突破。”清玄最后看向石齐。
“石先生,这次我们使用的合金板,虽然勉强成功,但你们也看到了,能量束在其上造成的损伤很大,符文的能量传导性也很差。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材料,一种真正的法则基材。它不仅要坚固,更要具备优良的能量传导性和共鸣性,能够像一张完美的画纸,承受能量之笔的挥洒,并完美地展现出法则的‘画意’。”
清玄的这番话,为三大攻关小组指明了下一步具体而清晰的优化方向。
他们不再是面对一个模糊的符文武装目标,而是要攻克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堡垒。
石齐的材料学小组立刻投入了新的战斗。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他们不再是完全的无头苍蝇。
他们将那块成功的合金板视为圣物,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非破坏性的分析。
他们发现,合金中某种微量稀有金属的分布,以及在能量束冲击下形成的微观晶格变化,似乎是成功承载符文的关键。
他们以此为突破口,开始了疯狂的配方调试。
他们将各种金属、非金属、晶体粉末,以克为单位进行精确配比,在数百个小型熔炉中同时进行熔炼。
每一个熔炉的温度、压力、冷却速度都受到严格控制。然后,他们将这些新诞生的、指甲盖大小的合金样本,送到法则刻印机旁进行测试。
失败,依然是主旋律。
有的合金太脆,能量束一接触就化为齑粉。
有的合金太惰,能量束无法在其上留下任何痕迹。
有的合金能量传导性过强,导致符文结构不稳定,能量瞬间溢出。
整个研究室,日夜都能听到石齐小组那边传来的各种金属敲击声、熔炉的呼啸声,以及偶尔因实验失败而发出的懊恼叹息。
他们每个人都眼圈发黑,身上沾满了各种金属粉末和化学药剂的味道,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在无数次失败之后,转机悄然而至。
一名弟子在一次清理废弃样本时,偶然发现,一块被认为失败的、因为过于柔软而无法使用的秘银-精铜合金样本,在沾染了另一种实验中产生的、含有某种晶体残留的废液后,其表面竟然在净化阵法的微弱能量场下,散发出了一层淡淡的荧光。
这个偶然的发现,立刻引起了石齐的高度重视!
他们立刻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复现和研究。
经过数十次试验,他们终于确定,那种晶体废液中的某种成分,似乎能像催化剂一样,渗入秘银-精铜合金的微观晶格缝隙中,极大地提升了其对能量的传导性和共鸣性,同时又保持了其原有的韧性!
根据这个惊人的发现,石齐大胆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合金制造工艺——三元浸润法。
他们先将秘银和精铜以特定比例熔炼,铸造成型,形成一个具备良好韧性和基础导能性的基体;
然后,再将这个基体长时间浸泡在含有第三种关键元素的、处于特定能量场(由赵文小组提供的简易激励器驱动)的溶液中,让第三种元素缓慢地、均匀地渗透进基体的微观结构中,完成最终的赋能。
经过数日的紧张等待,第一块采用三元浸润法制造的合金板,被送到了法则刻印机前。
这块合金板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暗银色,表面仿佛有流光在转动,触手温润,既坚且韧。
石齐将其命名为——玄铁。
寓意其玄奥莫测,坚如钢铁。
公输墨再次亲自上阵。
这一次,他的神情比上次更加凝重。他知道,这块玄铁合金,承载着整个材料学小组的心血和希望。
法则刻印机1型-改进型也己经完成初步优化。
赵文小组为其提供了更稳定的能源,公输墨则改进了控制杠杆的机械结构,使其操控精度提升了数倍。
能量束再次启动,聚焦,然后,如同一支神来之笔,落在了玄铁合金板上。
“滋——”
声音比上次更加轻微,更加悦耳。
没有青烟,没有焦痕。
能量束所过之处,留下的是一道光滑、流畅、闪烁着淡淡银辉的刻痕。能量在其中流动,几乎没有任何衰减!
公-输墨的心神与机器仿佛融为一体。
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在费力地推动杠杆,而是在真正地书写。
他一口气,将那个能量汇聚符文完整地刻画了出来。
当能量束离开合金板的瞬间,奇迹发生了!
那个被铭刻上去的符文,猛然绽放出一圈柔和而明亮的光晕!
整个研究室的空气似乎都被它引动,一缕缕肉眼不可见的能量,开始向着这块小小的合金板汇聚!
赵文的晶体列阵感应器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指针剧烈地摆动,几乎要冲破刻度的极限!
“天啊……这……这能量波动……比上次强了至少百倍!”赵文的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变了调。
这块铭刻了符文的玄铁合金板,己经不再是一件简单的实验品。
它是一件真正的、虽然极其简陋,但功能完整的——法器雏形!
它能够主动、持续地从周围环境中汲取能量,并将其储存在符文结构中!
清玄在静室中感知到了这股清晰的法则波动,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三大难题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材料学,终于被凡人的智慧攻破了。
有了玄铁合金作为基石,符文武装的实现,才真正从可能,变成了现实。
他推开门,来到研究室。看着那块散发着光晕的玄铁板,以及周围激动得无以复加的格物师们,他知道,是时候将下一步的任务布置下去了。
“石先生,祝贺你们。”清玄对石齐说道。
“玄铁的诞生,是我等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接下来,你们需要做的,是优化它的配方,降低成本,为量产做好准备。”
然后,他转向公输墨和赵文:“现在,我们有了纸和笔。那么,我们便可以开始尝试,制造第一件真正的符文武装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边挂着的一面秦军制式圆盾上。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便是它。”清玄指着那面盾牌,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
“我们要为它铭刻上坚固符文,让它成为大秦第一面,能够抵挡法则与刀剑的——玄铁符文盾!”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他的手指,落在了那面普通的盾牌上。
他们仿佛己经看到,这面盾牌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在遥远的西域战场上,绽放出令整个世界为之颤抖的、属于法则的光芒。